四川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0
收藏   分享
  • 卷面总分:300分
  • 试卷类型:模拟考试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50次
  • 作答时间:150分钟
试卷简介

四川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本试卷总分300分,共有2类型题目。

  • 选择题
  • 非选择题
试卷预览
1

(24分)课程变化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四川军政府令:“前清小学教科书,凡有尊儒崇满清及不合共和国宗旨等课,分别订正。”9月又饬废止读经,禁用清朝会典律系等为教科书。高初等小学加授缝纫课,高小改中国文为国文,中国史为本国史,格致课改为理科,增设英语,又饬注意体操、音乐、图画、手工等科。(据贾大泉《四川通史》卷七)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12年四川小学课程指导思想的突出变化,并分析其积极作用。(6分)

材料二

(2)图4所示教材出现在新中国哪一时期?(2分)当时教材所呈现的特色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4分)

材料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高中历史教材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表述为三个方面: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疯狂的殖民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大多表述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相关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并推动其进行民主化改革和法制化建设。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和科学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革命推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密切了国际交流,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据高中历史教材整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个时期高中历史教材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体现了何种不同的历史观?

(4分)说明现行高中教材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时代要求?(8分)

1

(28分)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6分)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6分)

材料三

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1215年   《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1265年    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

1628年   《权利请愿书》

1689年   《权利法案》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1721年    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32年    《议会改革法案》

19世纪50年代 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

19世纪中叶   两党制度形成

  1.   第二次议会改革

19世纪晚期 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

  1. 第三次议会改革

1911年    《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

1948年     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度

(2)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4分)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8分)

(3)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任选其一结合史实予以说明。(4分)

1

(28分)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是中国经济创新驱动的内在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与中国相关的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4分)

材料二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承接了发达国家纺织、钢铁、家电等制造业产业转移。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我国企业主要以贴牌或组装加工等方式参与国际竞争,赚取微薄利润,绝大部分利润被品牌持有者获得。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正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换。

(2)联系材料一、二,结合你对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理解,说明培育和发展我国自主品牌的必要性。(6分)

材料三当前,一些外国用户在接受中国品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有人认为,语言、品牌故事等文化因素难以为外国用户所理解和认同是一个重要原因。

(3)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增进外国用户对中国品牌的理解和认同。(8分)

材料四 L公司是中国一著名空调企业,注重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是其多年来坚持追求的目标。该企业每年的研发经费达20亿元,其空调的变频控制器、DSP芯片等核心技术不断实现突破;企业已开发出400个系列、7000多个品种规格的产品。其品质超越了发达国家在节能环保、售后服务等方面严苛的技术要求;企业“对用户负责,才能对品牌负责”的营销理念,赢得了巨大的市场回报,自主品牌出口占其整体出口的30%,覆盖100多个国家;企业连续5年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展示企业形象,宣示与全球顶尖品牌一起,服务全球消费者。

(4)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L公司的做法对中国自主品牌的建设的启示。(10分)

1

据表1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 D.农业用地有所减少
5

6月8日当地地方时15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

  • A.东北方向
  • B.东南方向
  • C.西北方向
  • D.西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