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保险专业代理机构
- B.保险兼业代理机构
- C.保险监督管理机构
- A.在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时,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提供救济;
- B.在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时,向依法接受其人寿保险合同的保险公司提供救济;
- C.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 D.保险保障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 A.通过加大案件治理、完善流程操作、改进业务管理、加强内审(稽核)检查及采取得当措施自查发现、主动揭露和暴露案件的。
- B.案发前发现内控中存在问题并及时提示风险、提出整改要求,或曾主动反映、举报案件线索的。
- C.案发后及时主动追缴资金和积极赔偿损失的,根据挽回损失程度相应减轻有关人员责任。在受到胁迫情况下行为失当,事后积极补救的。
- D.有重大立功表现和其他可从轻处理情节的。
- A."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对于向客户直接销售的业务不得提取佣金,不得向无保险中介资格的机构支付佣金,不得向未与其签订委托代理协议的保险代理机构和个人支付佣金。"
- B.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未遵守本通知及中国保监会相关规定的,中国保监会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等法律、规章,追究该机构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 C.保险公司总公司可以授权计划单列市分支机构履行本通知规定的省级分公司职责,并向当地保监局报送相关报表。
- D."保险公司总公司应当在每季度结束后15日内向中国保监会报送中介业务统计报表,其总经理应当在该报表上签字,并对该报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E.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应当在每季度结束后10日内向当地保监局报送中介业务统计报表,其总经理应当在该报表上签字,并对该报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A."在业务流程中,关联岗位员工发现异常情况或案件线索,经反映举报并采取后续措施发现的案件。在业务流程中,通过流程监督机制或IT系统预警功能发现异常情况或案件线索,经向相关部门负责人或本机构负责人报告并采取后续措施发现的案件。"
- B.业务流程或工作部门的负责人,在日常管理监督或通过岗位轮换、强制休假等措施发现异常情况或案件线索,经向本机构负责人报告并采取后续措施发现的案件。
- C.在本机构组织的检查或在本机构内审(稽核)监察部门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或案件线索,经本机构采取后续措施发现的案件。
- D.在上级机构组织的检查或在上级机构内审(稽核)监察部门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或案件线索,责成或会同该机构采取后续措施发现的案件。
- E.保险机构按照保监会或其派出机构的部署,在组织开展全面自查或专项自查中发现异常情况或案件线索,经该机构采取后续措施发现的案件。
- F.作案嫌疑人迫于内部监督检查、信访举报核查、岗位轮换、强制休假等措施的压力,在作案行为未暴露前,主动向本机构坦白交代发现的案件。
- A.受到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纪律处分的人员3年内不得担任保险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不得享受奖励薪贴或者加薪,不得变相升职或安排同等职务(级)的岗位
- B.受到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职)等纪律处分的人员2年内不得晋升职务(级),不得享受奖励薪贴或者加薪
- C.受到经济处分的人员1年内不得享受奖励薪贴或者加薪
- D.发生与所在单位经营管理有关的刑事案件,发案机构的相关高级管理人员在人民法院尚未做出生效判决或者上级机构作出责任追究决定之前,原则上应暂缓提拔任用
- A.保险机构受到停业整顿、吊销业务许可证的保险行政处罚;
- B.保险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营销服务部负责人受到保险业市场禁入的保险行政处罚;
- C.保险机构受到其他金融监管机构作出的单次罚款金额在200万元以上的行政处罚;
- D.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重大行政处罚
- A.保险公司
- B.代理合作机构
- C.营销员
- D.保监会
- A.公平竞争
- B.合理竞争
- A.2006年9月1日
- B.2006年9月30日
- C.2006年10月31日
- D.2006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