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夫妻关系
- B.直系血亲关系
- C.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 D.配偶亲关系
- A.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 B.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
- C.工资、成本费用、财务成果核算
- D.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
- A.应税收入
- B.应税财产
- C.应税行为
- D.任何行为
- A.税种、税目
- B.应纳税项目或者应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项目
- C.计税依据
- D.扣除项目及标准
- A.工资、奖金收入
- B.稿费、演出费等劳务收入
- C.个人债权或产权转让收益
- D.债券、期货、信托等投资的本金和收益
- A.实施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 B.两者在根本目的上一致
- C.两者在作用上互相补充
- D.两者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
- A.财政预算外资金、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期货交易保证金和信托基金专用存款账户,可以支取现金
- B.单位银行卡账户的资金必须由其基本存款账户转账存入
- C.基本建设资金、更新改造资金、政策性房地产开发资金、金融机构存放同业资金账户需要支取现金的,应在开户时报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批准
- D.收入汇缴账户除向其基本存款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用存款户划缴款项外,只收不付,不得支取现金
- A.直接申报
- B.邮寄申报
- C.数据电文申报
- D.上门申报
- A.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
- B.执业谨慎,信誉至上
- C.遵纪守法,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 D.保密守信,不为利益所诱惑
- A.停业理由
- B.停业时间
- C.停业前的纳税情况
- D.发票的领、用、存情况
- A. 2 000
- B. 2 500
- C. 1 000
- D. 1 500
- A.会计凭证
- B.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 C.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 D.年度财务预算
- A.单位负责人
- B.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 C.其他会计人员
- D.出纳人员
- A.处以3 000元以上100 000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B.处以3 000元以上50 000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C.予以警告,并处以3 000元以上100 000元以下的罚款
- D.予以警告,并处以5 000元以上100 000元以下的罚款
- A.查账征收
- B.查定征收
- C.查验征收
- D.定期定额征收
- A.临时存款账户
- B.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 C.专用存款账户
- D.一般存款账户
- A.银行汇票
- B.支票
- C. 银行本票
- D.商业承兑汇票
- A.城市信用合作社
- B.农村信用合作社
- C.银行
- D.个体工商户
- A.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
- 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 C.诚信为本、依法治国、民主理财、科学决策、奉献社会
- D.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 A. 6个月
- B. 2个月
- C. 3个月
- D. 1个月
- A. 2 000元以上50 000元以下
- B. 2 000元以上20 000元以下
- C. 3 000元以上20 000元以下
- D. 5 000元以上50 000元以下
- A.单位负责人
- B.经办人员
- C.审计部门
- D.原开出单位
- 44
-
(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以善恶、是非、诚实虚伪等范畴为评价标准,借助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的约束力量实现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总和。
- A.道德
- B.制度
- C.规范
- D.准则
- A.支款凭证
- B.进账单
- C.个人身份证
- D.解讫通知
- A.原始凭证
- B.发票
- C.记账凭证
- D.增值税专用发票
- A.复业登记
- B. 报验登记
- C.开业税务登记
- D.变更税务登记
- A.票据的出票日期使用阿拉伯数字填写
- B.中文大写金额数字书写中使用繁体字
- C.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前面,均应填写人民币符号
- D.将出票日期2月12日写成零贰月壹拾贰日
- A.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告终止之日起15日内
- B.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告终止之日起30日内
- C.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告终止之日起60日内
- D.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告终止之日起90日内
- A.必要
- B.首要
- C.初级
- D.被动
- A.会计学历教育
- B.会计继续教育
- C.会计自我教育
- D.会计职业荣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