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会计账簿漏记、重记、错记
- B.财产物资的自然损耗、收发计量错误
- C.财产物资的毁损、被盗
- D.未达账项
- A.财产清查
- B.平行登记
- C.成本计算
- D.复式记账
- A.增值税
- B.营业税
- C.企业所得税
- D.个人所得税
- A.交易性金融资产
- B.应付票据
- C.实收资本
- D.应收账款
- A.会计凭证
- B.会计账簿
- C.会计报表
- D.会计报表附注
- A.收入
- B.资产
- C.负债
- D.所有者权益
- A.“制造费用”
- B.“管理费用”
- C.“应付账款”
- D.“生产成本”
- A.两栏式账簿
- B.三栏式账簿
- C.多栏式账簿
- D.数量金额式账簿
- A.交易性金融资产
- B.实收资本
- C.固定资产清理
- D.货币资金
- A.职工医药费
- B.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 C.职工食堂炊事用具的购置
- D.职工食堂的修理支出
- A.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
- B.代销商品登记簿
- C.受托加工材料登记簿
- D.材料采购明细账
- A.提取坏账准备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 B.发生坏账损失时,借记“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应收账款”账户
- C.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又收回时,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 D.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又收回时,借记“应收账款”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同时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应收账款”账户
- A.贷方登记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 B.借方登记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金额和冲减的坏账准备金额
- C.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
- D.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
- A.减少登记总账的工作量
- B.总账可以比较详细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
- C.有利于查账
- D.均只适用于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
- A.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 B.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
- C.可以是一个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 D.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 38
-
会计账簿的作用有( )。
- A.是系统、全面地归纳积累会计资料的工具
- B.是编制财务报告和分析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
- C.是保证财产物资安全完整的重要手段
- D.是重要的经济档案
- A.固定资产
- B.无形资产
- C.交易性金融资产
- D.委托加工物资
- A.购入固定资产123 000元,货款暂欠
- B.从银行提取现金3 000元
- C.收到投资者投入的存款140 000元
- D.用银行存款支付前欠货款43 000元
- A.筹建期间的借款利息计入管理费用
- B.筹建期间的借款利息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 C.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借款利息计入财务费用
- D.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利息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 A.现收
- B.现付
- C.银收
- D.银付
- A.借记“预收账款”5 000元
- B.借记“预收账款”23 400元
- C.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 400元
- D.贷记“主营业务收入”20 000元
- A.便于查账
- B.防止遗漏
- C.防止隔页
- D.保持账簿记录的连续性
- A.收款凭证
- B.付款凭证
- C.转账凭证
- D.收款凭证或付款凭证
- A.固定资产卡片
- B.银行对账单
- C.生产经营计划
- D.总分类账
- A.现金日记账
- B.原始凭证
- C.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 D.银行对账单
- A.会计职能
- B.会计主体
- C.会计内容
- D.会计对象
- A.管理费用
- B.财务费用
- C.生产成本
- D.销售费用
- A.15%
- B.20%
- C.25%
- D.30%
- A.长期借款
- B.应付债券
- C.长期应付款
- D.应付账款
- A.实物计量单位
- B.劳动计量单位
- C.货币计量单位
- D.时间计量单位
- A.登记明细账的依据不同
- B.登记总账的依据不同
- C.登记日记账的依据不同
- D.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不同
- 54
-
会计对象是( )。
- A.经营过程
- B.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 C.会计主体
- D.社会再生产资金中的数量方面
- A.资产类
- B.负债类
- C.所有者权益类
- D.损益类
- A.一次凭证
- B.累计凭证
- C.记账编制凭证
- D.汇总原始凭证
- A.累计凭证
- B.单式凭证
- C.外来凭证
- D.汇总凭证
- A.资产、费用和利润
- B.负债、收入和利润
- C.资产、费用和权益
- D.收入、费用和利润
- A.资产和负债的同时增加
- B.资产和所有者权益的同时增加
- C.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 D.以上都不对
- A.月末
- B.年末
- C.预先安排好
- D.财产保管员变动
- A.同级财政部门
- B.同级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
- C.同级审计部门
- D.上级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
- 62
-
( )不属于企业存货。
- A.库存商品
- B.在售产品
- C.接受外单位委托代销的商品
- D.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