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财务费用
- B.制造费用
- C.管理费用
- D.直接人工费用
- A.为防止篡改,文字书写要占满格
- B.数字书写一般要占格距的1/2
- C.将登记中不慎出现的空页划线注销
- D.根据红字冲账的记账凭证,用红字冲销错误记录
- A.正确
- B.错误
- A.资产
- B.负债
- C.所有者权益
- D.收入
- A.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增加
- B.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 C.一项负债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 D.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 A.企业应当严格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
- B.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支出确认为无形资产,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 C.企业应当充分披露确认为无形资产的开发支出和计入当期损益的研发支出金额
- D.无形资产应当按照预计使用寿命分期摊销,摊销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 A.总分类账户
- B.明细分类账户
- C.资产类账户
- D.一级账户
- A.职工薪酬准则所称职工,既包括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也包括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还包括在企业计划和控制下,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任命,但为其提供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
- B.职工薪酬准则所称职工薪酬包括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 C.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不同情况确认为成本或费用
- D.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同时计入当期损益
- A.权益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
- B.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总额增加
- C.资产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
- D.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总额不变
- A.职工的医疗费用
- B.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
- C.医务人员的工资
- D.集体福利设施建设
- A.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余额是否相符
- B.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是否相符
- C.有关债权债务明细账账面余额与对方单位的账面记录是否相符
- D.明细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
- A.应付职工薪酬
- B.管理费用
- C.其他应付款
- D.银行存款
- A.实际成本
- B.历史成本
- C.重置成本
- D.公允价值
- A.借:预收账款 贷:银行存款
- B.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 C.借:预收账款 贷:原材料
- D.借:银行存款 贷:原材料
- A.1000
- B.800
- C.3200
- D.3000
- A.该账户的借方归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间接费用
- B.分配给某个产品的制造费用从贷方转出
- C.本账户期末无余额
- D.本账户应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
- A.总账各账户的余额核对
- B.总账与明细账之间的核对
- C.总账与备查账之间的核对
- D.总账与日记账的核对
- A.收入-费用=利润
-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C.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 D.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
- A.银行存款
- B.其他应收款
- C.销售费用
- D.应收账款
- 33
-
限额领料单属于( )。
- A.一次凭证
- B.累计凭证
- C.记账凭证
- D.汇总凭证
- A.购买原材料用银行存款支付
- B.收到销售商品的款项
- C.购买固定资产,款项尚未支付
- D.销售商品,收到商业汇票一张
- A.2年
- B.半年
- C.1年
- D.3个月
- A.在同一个法律主体中可能存在多个会计主体,这些会计主体往往不属于法律主体
- B.会计主体可以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 C.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
- D.会计主体假设从空间上限定了会计核算的对象范围
- A.季节性停用的
- B.大修理停用的
- C.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
- D.房屋建筑物
- A.银行存款
- B.预收账款
- C.材料采购
- D.应收利息
- A.划红线注销时必须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
- B.对于错误的数字,应当全部划红线更正,不得只更正其中的错误数字
- C.对于文字错误,可只划去错误的部分
- D.对于错误的数字,可以只更正其中的错误数字
- A.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B.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C.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 D.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A.预付账款
- B.坏账准备
- C.累计折旧
- D.预收账款
- A.银行转账结算凭证
- B.领料单
- C.折旧计算表
- D.工资费用分配表
- A.300000
- B.260000
- C.280000
- D.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