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我国支付结算实行集中统一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 B.中国人民银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根据统一的支付结算制度制定实施细则,报总行批准后执行
- C.中国人民银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根据需要可以制定单项支付结算办法,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备案
- D.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总行可以根据统一的支付结算制度,结合本行情况,制定具体管理实施办法,报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后执行
- A.书面通知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 B.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
- C.扣押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货物
- D.依法拍卖或者变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 A.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补缴税款,并加收滞纳金
- B.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 C.因纳税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5年
- D.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5年
- A.信用卡透支利息,自签单日或银行记账日起15日内按日息万分之五计算
- B.信用卡透支利息,自签单日或银行记账日起超过15日按日息万分之十计算
- C.信用卡透支利息,自签单日或银行记账日起超过30日或透支金额超过规定限额的,按日息万分之十五计算
- D.信用卡透支计息不分段,按最后期限或者最高透支额的最高利率档次计息
- A.外资银行
- B.非银行金融机构
- C.非金融机构
- D.境外金融机构的驻华代表机构
- A.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 B.个人独资企业
- C.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 D.合伙企业
- A.向扣缴义务人追缴税款
- B.向纳税人追缴税款
- C.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 D.对纳税人处未缴税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 A.未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
- B.未填明“现金”字样以及代理付款人的银行汇票
- C.已经承兑的商业汇票
- D.已经承兑的支票
- A.夫妻关系
- B.直系血亲关系
- C.近姻亲关系
- D.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 A.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 B.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 C.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 D.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 A.在民族自治地方,会计记录可以使用当地通用的民族文字而不使用中文
- B.在我国境内的某德国外商投资企业,其会计记录可以使用德文而不使用中文
- C.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企业的会计记录中也不能不使用中文
- D.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
- A.汇款人名称
- B.委托日期
- C.汇出地点、汇出行名称
- D.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 A.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 B.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 C.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要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 D.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要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 A.花卉、茶的种植
- B.中药材的种植
- C.远洋捕捞
- D.海水养殖
- A.某单位会计人员甲因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被罚款2万元
- B.某国有企业会计人员乙因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被给予行政处分
- C.某国有企业会计人员丙因为贪污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现已刑满释放
- D.某单位会计人员丁在2007年5月因为有严重违纪行为,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A.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B.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 C.财产租赁所得
- D.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 A.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 B.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
- C.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 D.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 A.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
- B.纳税人的住宅
- C.纳税人的货物存放地
- D.与纳税人进行某项商品交易的相对方的住宅
- A.接受捐赠收入
- B.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 C.财政拨款
- D.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政府性基金
- A.在办理支付结算时;票据和结算凭证的金额不得更改
- B.结算凭证的收款人名称被更改的无效
- C.结算凭证的签发日期如果被更改,银行不予受理
- D.对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金额、出票或签发日期以及收款人名称以外的其他记载事项,原记载人可以更改,更改时应当由原记载人在更改处签章证明
- A.3个工作日
- B.5个工作日
- C.3日
- D.5日
- A.公司盖章
- B.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盖章
- C.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签名加盖章
- D.公司盖章加公司法定代表人盖章
- A.汇兑结算方式
- B.信用证结算方式
- C.托收承付结算方式
- D.委托收款结算方式
- A.查定征收
- B.查验征收
- C.代收代缴
- D.定期定额征收
- A.国家税务总局指定的企业
- B.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机关指定企业
- C.地方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指定的企业
- D.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机关指定企业
- A.3年
- B.5年
- C.10年
- D.20年
- A.14720元
- B.16928元
- C.17037元
- D.20220元
- A.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营运许可证
- B.土地使用证、专利证、特殊行业经营许可证、房屋产权证
- C.商标注册证、卫生许可证、土地使用证、营运许可证
- D.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专利证、土地使用证
- A.90
- B.51
- C.63
- D.35.7
- A.房产产权出典的,出典人为房产税的纳税人
- B.房产产权属于个人所有的,个人为房产税的纳税人
- C.房产产权属于集体所有的,集体单位为房产税的纳税人
- D.房产产权属于国家所有的,其经营管理单位为房产税的纳税人
- A.3360
- B.4800
- C.3460
- D.4660
- A.120
- B.105
- C.180
- D.15
- A.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外的所得
- B.非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 C.非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 D.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 A.劳动报酬所得
- B.稿酬所得
- C.保险赔款
- D.彩票中彩所得
- A.利息收入
- B.股权转让收入
- C.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 D.接受捐赠收入
- A.受托方以委托方名义购进原材料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 B.委托方提供原材料,受托方代垫辅助材料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 C.受托方提供原材料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 D.委托方向受托方购买原材料,并要求受托方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 A.汽车租赁业
- B.汽车维修业
- C.文化体育业
- D.建筑修理业
- A.税率
- B.税目
- C.课税对象
- D.计税依据
- A.将外购的货物分配给股东
- B.将外购的货物用于投资
- C.将外购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
- D.将外购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 A.原始凭证
- B.企业的生产计划
- C.明细账
- D.年度会计报表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 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 C.财政部颁发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 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
- A.董事长张某
- B.总经理王某
- C.总会计师李某
- D.财务部经理赵某
- A.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B.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 C.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时效的进行
- D.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
- A.判决书作出之日起10日内
- B.判决书作出之日起15日内
- C.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
- D.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
- A.自愿原则
- B.一裁终局
- C.两审终审制
- D.仲裁组织依法独立行使仲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