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A.将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
- B.将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
- C.将自产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 D.销售代销货物
- A.城市维护建设税
- B.印花税
- C.城镇土地使用税
- D.车辆购置税
- A.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 B.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 C.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 D.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 A.从中国境内取得的利润
- B.将财产租给中国境内租用者而取得的租金
- C.转让中国境内的房屋取得的收益
- D.提供在中国境内使用的专利权而取得的服务费
- A.税务
- B.人民银行
- C.证券监管
- D.保险监管
- A.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 B.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 C.再审程序中,不停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 D.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只要一方当事人为公民的,申请执行的期限为1年
- A.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 B.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 D.显失公平的合同
- A.适用于由商品交易产生的劳务供应
- B.适用于商品代销
- C.适用于异地之间款项结算
- D.适用于每笔的结算起点100000元
- A.代理他人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
- B.超越代理权的代理
- C.代理双方当事人进行同一民事行为
- D.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 A.办理货款收取
- B.办理现金缴存
- C.办理货款支付
- D.办理现金支取
- A.增值税
- B.土地增值税
- C.营业税
- D.房产税
- A.为减少本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
- B.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为避免本公司被兼并
- C.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
- D.为了抑制本公司的股票价格暴跌
- A.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
- B.授权批准控制
- C.财产保全控制
- D.内部报告控制
- A.公司某职员与公司发生的劳动合同纠纷
- B.甲、乙两企业间的货物买卖合同纠纷
- C.甲、乙两人的遗产继承纠纷
- D.对工商吊销营业执照不服而产生的纠纷
- A.境内有无住所
- B.境内工作时间
- C.取得收入的工作地
- D.境内居住时间
- A.未使用的房屋、建筑物
- B.季节性停用和修理停用的机器设备
- C.已在成本中一次性列支而形成的固定资产
- D.破产企业的固定资产
- A.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减除摊销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B.利息、租金,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C.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D.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A.企业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
- B.企业领取的工商营业执照
- C.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
- D.企业填制的限额领料单
- A.会计制度健全,年应纳税销售额100万元的零售企业
- B.会计制度健全,年应纳税销售额120万元的批发企业
- C.会计制度健全,年应纳税销售额160万元的生产企业
- D.会计制度健全,年应纳税销售额180万元的生产企业
- A.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采用价税合并定价并合并收取的,以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为计税销售额
- B.纳税人以价格折扣方式销售货物,不论折扣额是否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均以扣除折扣额以后的销售额为计税销售额
- C.纳税人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以扣除旧货物折价款以后的销售额为计税销售额
- D.纳税人采取以物易物方式销售货物,购销双方均应作购销处理,以各自发出的货物核算计税销售额并计算销项税额,以各自收到的货物核算购货额并计算进项税额
- A.2年
- B.1年
- C.3年
- D.4年
- A.10年
- B.15年
- C.25年
- D.30年
- A.公司成立之日起3年内
- B.公司成立之日起5年内
- C.任职期满后3年内
- D.任职期间内
- A.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
- B.向购买方收取的价外基金
- C.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款
- D.向购买方收取的消费税税款
- A.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
- B.由持有股份最多的股东推举产生
- C.由董事会以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选举产生
- D.由董事会以出席会议董事的过半数选举产
- A.处于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B.处于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C.予以警告,并处于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D.予以警告,并处于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 A.合伙协议约定退伙的事由出现
- B.未履行出资义务
- C.执行合伙事务时有不当行为
- D.个人丧失偿债能力
- A.同时履行抗辩权
- B.先履行抗辩权
- C.不安抗辩权
- D.解除合同
- A.400元
- B.940元
- C.3840元
- D.4800元
- A.逾期1年以上的并入销售额缴纳增值税
- B.该押金收入为不含税收入
- C.不缴纳增值税
- D.无论是否返还均并入销售额
- A.1.2%
- B.4%
- C.12%
- D.20%
- A.暂扣纳税人营业执照
- B.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 C.依法拍卖纳税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货物,以拍卖所得抵缴税款
- D.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 A.股票交付之日起
- B.质押合同签订之日起
- C.向工商部门办理登记之日起
- D.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
- A.受理纳税申报
- B.税务代理
- C.核定纳税人应纳税额
- D.询问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 A.3846.15元
- B.4000元
- C.6000元
- D.10200元
- A.945万元
- B.975万元
- C.1020万元
- D.1023万元
- A.1.5
- B.2.25
- C.3
- D.3.75
- A.汇兑结算方式
- B.信用证结算方式
- C.托收承付结算方式
- D.委托收款结算方式
- A.出席董事的过半数通过
- B.出席董事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 C.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
- D.全体董事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 A.市场价格
- B.评估价格
- C.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最低计税价格”
- D.同类车辆中的最高计税价格
- A.省级税务机关
- B.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指定的企业
- C.地方税务局指定的企业
- D.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指定的企业
- A.自期满之日起3日内申报纳税
- B.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申报纳税
- C.自期满之日起7日内申报纳税
- D.自期满之日起10日内申报纳税
- A.10万元
- B.20万元
- C.30万元
- D.40万元
- A.一并征收营业税
- B.一并征收增值税
- C.一并征收消费税
- D.从高税率计算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