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出售无形资产发生的净损失
- B.计提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
- C.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支付的手续费
- D.出售短期债券投资发生的净损失
- A.用盈余公积分配现金股利
- B.将提取的法定公益金用于集体福利设施支出
- C.用长期借款自建固定资产
- D.股东大会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 A.营业费用
- B.管理费用
- C.财务费用
- D.制造费用
- A.坏账准备
- B.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 C.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 D.关联交易差价
- A.支付离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费
- B.支付职工医疗卫生费
- C.交纳职工的医疗保险费
- D.交纳离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费
- A.本月上交本月的应交增值税
- B.本月上交上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
- C.结转本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 D.结转本月多交的增值税
- A.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毁损净损失
- B.由于核算差错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 C.由于定额内损耗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 D.由于收发计量原因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 E.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 A.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可计提坏账准备
- B.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转入其他应收款,并按照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 C.已到期的应收票据不能收回,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坏账准备
- D.企业不应对预付账款和应收票据计提相应坏账准备
- A.处置固定资产
- B.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 C.固定资产改扩建
- D.固定资产大修理
- A.销售商品的价款
- B.增值税销项税额
- C.代购货方垫付的包装费
- D.支付的运杂费
- A.管理费用
- B.营业外收入
- C.营业外支出
- D.长期待摊费用
- A.现金
- B.融资租入设备
- C.经营租入设备
- D.已贴现应收票据
- A.总账
- B.日记账
- C.年度财务报告
- D.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 A.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 B.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 C.期末,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与有关总分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 D.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 A.金额是否正确
- B.项目是否齐全
- C.科目是否正确
- D.书写是否正确
- A.管理费用
- B.委托加工物资
- C.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D.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 A.32
- B.38
- C.70
- D.87
- A.作为固定资产入账
- B.作为当期费用入账
- C.作为递延资产入账
- D.作为无形资产入账
- A.将购入原材料用于在建工程
- B.将购入的原材料用于对外投资
- C.将自产的产成品用于在建工程
- D.将自产的产成品用于对外投资
- A.209 000
- B.214 000
- C.234 000
- D.175 000
- A.研发费用
- B.宣传费用
- C.取得时发生的支出
- D.研制时发生的材料费用
- A.3.6
- B.6
- C.3.48
- D.5.8
- 39
-
某企业2005年度利润总额为2 000万元,其中包括来自收到的国库券利息收入50万元,全年计税工资为500万元,实发工资为700万元,企业所得税率为33%,该企业 2005年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 A.709.5
- B.660
- C.726
- D.643.5
- A.应收股利
- B.应收利息
- C.应收账款
- D.短期投资成本
- A.入库单
- B.实存账存对比表
- C.出库单
- D.领料单
- A.1 170
- B.1 000
- C.2 340
- D.11 700
- A.项目收益性
- B.项目重要性
- C.项目流动性
- D.项目时间性
- A.不计提坏账准备
- B.计提坏账准备1 800元
- C.冲减坏账准备4 200元
- D.计提坏账准备2 200元
- A.5年
- B.15年
- C.25年
- D.永久
- A.53.5
- B.58.5
- C.40
- D.48.5
- A.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 B.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股利”科目
- C.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 D.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 A.31 200
- B.36 300
- C.30 900
- D.36 000
- A.年初未分配利润
- B.利润总额
- C.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 D.应付普通股股利
- A.计算差错造成的存货盘亏
- B.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盘亏
- C.管理不善造成的固定资产盘亏
- D.未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