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企业代收的增值税
- B.企业代收的消费税
- C.旅行社代客户购买机票收取的票款
- D.提供工业性作业收入
- A.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 B.转让无形资产收入
- C.罚款净收入
- D.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
- A.企业销售产品发生的运杂费
- B.业务招待费
- C.广告费
- D.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 A.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交所得税
- B.按会计利润计算所得税费用
- C.当期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即为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
- D.按会计利润计算应交所得税
- A.股票发行费
- B.技术开发费
- C.产品展览费
- D.咨询费
- A.出售无形资产收取的价款
- B.出售固定资产收取的价款
- C.出售原材料收取的价款
- D.销售商品代垫的运杂费
- A.管理费用
- B.营业费用
- C.营业外支出
- D.其他应收款
- A.买方获得的商业折扣
- B.买方放弃的现金折扣
- C.买方获得的现金折扣
- D.买方获得的销售折扣
- A.制造费用
- B.管理费用
- C.销售费用
- D.财务费用
- A.入库材料成本超支差异
- B.入库材料成本节约差异
- C.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 D.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
- A.分派股利
- B.弥补亏损
- C.用于集体福利设施
- D.转增资本
- A.应收票据
- B.预付账款
- C.应收账款
- D.其他应收款
- A.无形资产转让成本
- B.固定资产清理支出
- C.销售材料成本
- D.出租包装物的摊销价值
- A.退货期未满的商品销售
- B.委托方收到代销清单的商品销售
- C.已交付实物的零售商品
- D.卖方对商品质量问题仍负有责任的商品销售
- A.9 667
- B.5 800
- C.3 867
- D.7 733
- A.工程耗用原材料
- B.工程人员工资
- C.工程领用本企业的商品实际成本
- D.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生产经营而发生的费用
- A.58.5
- B.48.5
- C.40
- D.56
- A.300
- B.375
- C.400
- D.500
- A.200
- B.220
- C.400
- D.120
- A.委托代销商品
- B.委托加工物资
- C.待处理财产损失
- D.尚待加工的半成品
- A.记账凭证未错
- B.记账凭证除金额比实际多记外,其他项目未错
- C.记账凭证除金额比实际少记外,其他项目未错
- D.记账凭证除会计科目错误外,其他项目未错
- A.技术转让费
- B.无形资产摊销
- C.计提的坏账准备
- D.无形资产转让费用
- A.便于登记账簿
- B.如实完整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 C.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 D.便于会计的分工协作
- A.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
- B.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 C.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
- D.外采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
- A.金额计算正确的原始凭证
- B.填写齐全的原始凭证
- C.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
- D.盖有填制单位财务公章的原始凭证
- A.记录资产和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不同
- B.记录资产和负债的结果不同
- C.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
- D.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
- A.凭证是否符合有关的计划和预算
- B.会计科目使用是否正确
- C.凭证的内容与所附凭证的内容是否一致
- D.凭证的金额与所附凭证的金额是否一致
- 44
-
为长期持有目的,甲企业于1999年4月1 日购入乙企业同年1月1日发行、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5%、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面值100万元,实付价款101.25万元。则该债券投资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 A.98.75
- B.100
- C.106.75
- D.101.25
- A.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 B.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 C.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 D.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股利”科目
- A.先进先出法
- B.后进先出法
- C.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 D.个别计价法
- A.10 000
- B.11 700
- C.10 500
- D.12 200
- A.物资采购
- B.在途物资
- C.预付账款
- D.其他货币资金
- A.待处理财产损溢
- B.营业外支出
- C.其他应收款
- D.管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