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A. 发出商品
- B. 制造费用
- C. 生产成本
- D. 委托加工物资
- A. 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
- B. 购买原材料
- C. 分配股利或利润支付的现金
- D. 购买无形资产
- A. 销售费用
- B. 营业外收入
- C. 营业税金及附加
- D. 所得税费用
- A. 生产车间设备租赁费
- B. 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
- C. 生产车间财产保险费
- D. 生产车间耗用直接材料
- A. 按销售品种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
- B. 按产品品种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
- C. 按费用项目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
- D. 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
- A. 配备了适用的会计软件和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 B. 配备了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
- C. 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与手工会计核算同时运行2个月以上
- D. 建立了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
- A. 转销到期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
- B. 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 C. 收回应收账款
- D. 收回已转销的坏账
- A. 直线法
- B. 工作量法
- C. 年数总和法
- D. 双倍余额递减法
- A. 企业盘点现金,发生现金的盘亏
- B. 存货盘点,发现存货盘亏,由管理不善造成的
- C. 固定资产盘点,发现固定资产盘亏,盘亏的净损失
- D. 存货盘点,发现盘盈的净收益
- A. 住房公积金
- B.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 C. 职工因工出差的差旅费
- D. 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 A. 库存现金
- B. 银行存款
- C. 财务费用
- D. 应付利息
- A. 以资本公积弥补亏损
- B. 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 C. 用以后5年税前利润弥补
- D. 用5年后的税后利润弥补
- A. 实收资本
- B. 应付职工薪酬
- C. 库存股
- D. 盈余公积
- A. 超标的业务招待费
- B. 计提的坏账准备
- C. 矿产资源补偿费
- D. 管理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
- A. 超标的业务招待费
- B. 公司债券的利息收入
- C. 国债利息收入
- D. 公司债券转让净收益
- A. 由出具单位在凭证上更正并由经办人员签名
- B. 由出具单位在凭证上更正并由出具单位负责人签名
- C. 由出具单位重开
- D. 由出具单位在凭证上更正
- A. 会计要素
- B. 会计原则
- C. 会计等式
- D. 复式记账法
- A. 2 490
- B. 2 256
- C. 2 106
- D. 2 340
- A. 10 000
- B. 13 000
- C. 8 000
- D. 11 000
- A. 81
- B. 72.5
- C. 75
- D. 85
- A. 管理费用
- B.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 C. 营业税金及附加
- D. 委托加工物资
- A. 在途物资
- B. 主营业务成本
- C. 发出商品
- D. 库存商品
- A. 五五摊销法
- B. 分次摊销法
- C. 一次转销法
- D. 计划成本法
- A. 以自产产品对外投资
- B. 将自产产品对外捐赠
- C. 将自产产品用于集体福利设施建设
- D. 外购的原材料发生非正常损失
- A. 计入“应付股利”科目核算
- B. 计入“应收股利”科目核算
- C. 备查登记
- D. 不进行会计处理,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 A. 财务费用
- B. 应付票据
- C. 应付利息
- D. 管理费用
- A. 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
- B. 产品发出时
- C. 开出销售发票时
- D. 全部货款收到后
- A. 发出商品时
- B. 签订代销协议时
- C. 收到代销款时
- D. 收到代销清单时
- A.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B. 营业外支出
- C. 利润分配
- D. 主营业务收入
- A. 90
- B. 110
- C. 140
- D. 200
- A. 货币资金
- B. 交易性金融资产
- C. 其他应收款
- D. 长期借款
- A. 200
- B. 250
- C. 270
- D. 580
- A. 营业外收入
- B. 盈余公积
- C. 资本公积
- D. 未分配利润
- A. 制造费用比率
- B. 直接材料成本比率
- C. 直接人工成本比率
- D. 产值成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