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房产税
- B.土地使用税
- C.车船使用税
- D.资源税
- A.贷记“应付利息”
- B.借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 C.借记“财务费用”
- D.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 A.军人的转业费和复员费
- B.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
- C.保险赔款
- D.某省人民政府奖励获得奥运会金牌运动员的奖金
- A.合同纠纷
- B.企业间的财产产权纠纷
- C.婚姻纠纷
- D.企业对环保局的处罚不服的纠纷
- A.划线更正法
- B.差数法
- C.补充登记法
- D.红字更正法
- A.品种法
- B.分批法
- C.分步法
- D.交互法
- A.支付的安装费
- B.支付的耕地占用税
- C.进口设备的关税
- D.自营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借款利息(符合资本化条件)
- A.应收账款
- B.其他应收款
- C.转入应收账款核算的到期未收回的应收票据
- D.转入其他应收款核算的预付账款
- A.划线更正法
- B.更换记账凭证和账薄
- C.补充登记法
- D.红字更正法
- A.诉讼费
- B.业务招待费
- C.汇兑损失
- D.购货单位享受的现金折扣
- A.甲公司投资额占乙公司表决权资本30%,但乙公司向甲公司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限制
- B.甲公司投资额占乙公司表决权资本18%,但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
- C.甲公司投资额占乙公司表决权资本22%,但对其无重大影响
- D.甲公司与丙公司共同控制乙公司
- A.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 B.购买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
- C.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 D.偿还应付账款支付的现金
- A.债券发行时实际收到的金额大于债券面值的差额
- B.债券发行时实际收到的金额小于债券面值的差额
- C.期末计提的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应付利息
- D.债券的面值
- A.开发阶段耗用的材料费
- B.开发阶段人员的薪酬
- C.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
- D.研究阶段人员的人工费
- A.加工费
- B.增值税
- C.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 D.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
- A.31.2
- B.36
- C.28.2
- D.30
- A.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 B.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
- C.订本类账户和活页类账户
- D.流动类账户和非流动类账户
- A.已建立会计账册,会计记录完整的纳税人
- B.生产经营规模小,税源零星、分散的纳税人
- C.无记账条件,无法核实其销售收入的小型工商户纳税人
- D.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记账能力,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以不设置账簿的小型纳税人
- A.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 B.备用金
- C.信用卡存款
- D.银行本票存款
- A.投资收益
- B.营业外收人
- C.资本公积
- D.盈余公积
- A.借:其他业务成本 1.3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营业税1.3
- B.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3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营业税1.3
- C.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 其他业务成本 0.3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营业税1.3
- D.借:营业税金及附加0.3 其他业务成本 1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3
- A.25
- B.19
- C.18
- D.11
- A.材料采购
- B.在途物资
- C.预付账款
- D.其他货币资金
- A.在采用对比分析法时,应当注意对比指标的可比性
- B.产值成本率越高,表明企业经济效益越好
- C.销售收入成本率越高,表明企业经济效益越差
- D.成本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经济效益越好
- A.负债
- B.资产
- C.利润
- D.所有者权益
- A.20200
- B.21400
- C.23804
- D.25004
- A.344
- B.240.8
- C.206.4
- D.258
- A.40 000
- B.50 000
- C.60 000
- D.70 000
- A.发出商品
- B.营业成本
- C.库存商品
- D.存货
- A.48400
- B.48000
- C.47200
- D.40000
- A.3.9
- B.2
- C.1.3
- D.2.8
- A.其他应收款
- B.营业外支出
- C.销售费用
- D.管理费用
- A.期末存货升高,当期利润减少
- B.期末存货升高,当期利润增加
- C.期末存货降低,当期利润增加
- D.期末存货降低,当期利润减少
- A.15 000
- B.14 000
- C.11 950
- D.11 000
- A.11.95
- B.11.75
- C.i1.85
- D.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