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第 12 题下列有关成本分析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采用对比分析法时,应当注意对比指标的可比性
  • B.产值成本率越高,表明企业经济效益越好
  • C.销售收入成本率越高,表明企业经济效益越差
  • D.成本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经济效益越好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第 49 题甲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公司的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商品售价不含增值税,商品销售成本随销售同时结转。2008年11月1日,公司“库存商品”账面余额为230万元,“原材料”账户的账面余额为2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为1万元(均为原材料计提的)。2008年11月发生的有关采购与销售业务如下:

(1)11月1日,从A公司采购材料一批,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100万元,增值税为17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2)11月6日,向B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200万元,增值税为34万元,该批商品实际成本为140万元,款项尚未收到。

(3)11月8日,向C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100万元,增值税为17万元,该批商品实际成本为70万元,款项尚未收到。

(4)销售给B公司的部分商品由于存在质量问题,11月20日B公司要求退回11月6日所购商品的50%,经过协商,甲上市公司同意了B公司的退货要求,并按规定向B公司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红字),发生的销售退回允许扣减当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该批退回的商品已验收入库。

(5)销售给C公司的商品由于存在质量问题,C公司要求在价格上给予5%的折让,甲公司同意并办妥手续,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6)11月30日,经过减值测试,企业的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116万元。其他存货没有发生减值。

要求:

(1)编制甲上市公司上述除业务(6)外的会计分录。

(2)计算甲上市公司2008年11月30日原材料应确认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

(“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和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第 50 题甲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假定运费不考虑增值税。2007年12月1日有关账户的期初余额如下:

在途物资4000元

预付账款-D企业8000元

委托加工物资-B企业2000元

周转材料-包装物5000元

原材料800000元

(注:“原材料”账户期初余额中包括上月末材料已到但发票账单未到而暂估入账的6000元)

2007年12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事项:

(1)1日对上月末暂估入账的原材料进行会计处理。

(2)3日在途材料全部收到,验收入库。

(3)8日从A企业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50000元,增值税为8500元,另外A企业还代垫运费500元。全部货款已用转账支票付讫,材料验收入库。

(4)10日收到上月委托B企业加工的包装物,并验收入库,入库成本为2000元。

(5)13日持银行汇票200000元从C企业购人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150000元,增值税为25500元,另支付运费5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甲工业企业收回剩余票款并存入银行。

(6)18日收到上月末估价入账的材料发票账单,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5000元,增值税为850元,开出银行承兑汇票承付。

(7)22日收到D企业发运来的材料,并验收入库。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8000元,增值税为1360元,对方代垫运费640元。为购买该批材料上月曾预付货款8000元,收到材料后用银行存款补付余款。

(8)31日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12月份基本生产车间领用材料360000元,辅助生产车间领用材料2000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材料30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材料10000元。

(9)31日结转本月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的成本6000元。

要求:编制甲工业企业上述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分录(“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第 51 题华西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假设不考虑其他税费),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原材料包括A、B两种,A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千克200元,B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千克170元。按每笔业务结转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于月末一次结转。发出原材料按每笔业务结转原材料的计划成本及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该企业2008年10月原材料的月初余额为370 000元(A、B材料各占1 000千克),材料成本差异额月初余额为7 000元(贷方余额)。

该企业本月发生如下业务:

(1)8日,从外地采购A材料1 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210000元,销货方代垫运杂费2 000元(不考虑增值税),材料尚未收到。根据货款、增值税及代垫运杂费的金额,该企业签发一张为期3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

(2)16日,本月8日从外地购人的A材料已运到,验收时实际数量为920千克,经查实短缺的80千克材料为定额内合理损耗。

(3)18日,从本市购入B材料1 5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260 000元,企业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款及增值税,材料已验收入库。

(4)20日,从外地购入B材料8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128 000元,材料已经验收入库,货款及增值税已通过银行汇出。

(5)25日,企业从外地购人A材料500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但发票等单据尚未收到,货款未付。

(6)31日,本月25日购入并验收入库的材料,发票等单据仍未收到。

(7)结转本月收入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

(8)本月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耗用A材料1000千克,车间一般耗用B材料200千克,管理部门耗用B材料300千克。

(9)本月在建工程领用B材料2 000千克,该材料的增值税应由在建工程负担,按材料实际成本和规定的增值税税率17%计算。

(10)本月销售A材料200千克,每千克售价220元(不含应向购买者收取的增值税),销售价款及收取的增值税已收存银行。

(11)本月用A材料600千克向抚顺公司投资,取得抚顺公司10%的股权,不具有重大影响,材料的公允价值为每千克220元。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

要求:

(1)根据资料计算原材料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2)根据资料编制(1)~(11)经济业务有关的会计分录(“应交税费”科目应列出明细科目及专栏)。

(3)计算原材料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