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应抽取的样本量为182
- B.如果依据抽样结果计算的样本标准差为10.01元,应考虑增加样本量
- C.计划的抽样误差为50000元
- D.如果依据抽样结果计算的样本标准差为9.99元,可以不增加样本量
- A.估计的全年领取的D材料价值为10748486.56元
- B.在95%的情况下,全年领取的D材料价值介于10710295.31元和10786677.81元之间
- C.实际的抽样误差为38191.25元
- D.A、B均不正确,注册会计师应当增加样本量
- A.将所验收入库的原材料单独摆放,不记入当年账内,待次年年初收到购货发票后将借贷双方一并记入次年账内
- B.在验收单上加盖暂估入库印章并以暂估价登记借贷科目,待次年年初收到购货发票后以红字冲销,重新入账
- C.根据实际情况,将所验收入库的原材料记入当年的材料明细账,待次年收到购货发票后再登记次年的应付账款明细账
- D.向邮局查询,或由财务部门向供货方发函,要求寄送购货发票
- A.与零售商场负责人沟通以确定年底监盘的具体时间和方式不妥,这将使S公司提前得知将要监盘的时间和范围
- B.要求各零售商场选择日期停止营业,进行盘点,并提前通知注册会计师前往各商场进行现场观察与抽查
- C.要求各零售商场选择日期,在下班后由各零售小组或柜台销售人员自行盘点并填写盘点清单,然后由审计小组成员将抽查到的清单与实物进行核对
- D.将所有的商品进行分类,每个工作日盘点一类,被盘点的一类商品停止销售,未被盘点的商品照常销售
- A.验收凭单
- B.付款凭单
- C.材料明细账
- D.购货发票
- A.安排鉴证小组以外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复核
- B.制定能使所有员工向更高级别管理人员反映独立性问题的政策和程序
- C.向鉴证客户的审计委员会或监事会告知服务性质和收费范围
- D.将独立性受到损害的鉴证小组成员调离鉴证小组
- A.会计师事务所的前高级管理人员是鉴证客户的能够对鉴证业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
- B.会计师事务所的签字注册会计师与鉴证客户长期交往
- C.与鉴证小组成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是鉴证客户的能够对鉴证业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
- D.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管理人员与鉴证客户长期交往
- 24
-
赊销业务发生频繁,但赊销审批制度健全,审批人员业务素质较高,严格执行既定的审批标准。开具销售发票及登记相关账簿的财务人员认真负责,入账及时,经常核对。则罗兰应当采取的主要实质性测试程序为( )。
- A.计算并比较重要客户的销售额
- B.索取全部销售凭证逐一追查至销售明细账
- C.检查大额赊销业务的收入确认是否正确
- D.分析性复核、检查、计算、函证结合进行
- A.2003年初接受委托,办理了拟设立的N公司的验资业务
- B.2005年接受委托,为N公司提供了代编会计报表的服务业务
- C.2006年接受委托,于执行年报审计的同时提供纳税鉴证
- D.2006年接受委托,在执行年度报表审计的基础上对2007年度盈利预测实施审核程序
- A.检查交易相关的凭证
- B.计算各笔短期投资的相关金额
- C.向股票交易所等外部机构函证
- D.分析性复核
- A.分析性复核与款项用途检查为主
- B.分析性复核与余额测试结合进行
- C.交易测试与检查计算结合进行
- D.检查、计算等余额测试程序为主
- A.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支出 50 贷:预计负债 50 借:预计负债 200 贷:其他应付款 200 借:其他应付款 200 贷:银行存款
- B.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支出 50 贷:预计负债 50 借:预计负债 200 贷:其他应付款 200
- C.借:营业外支出 50 贷:预计负债 50 借:预计负债 200 贷:其他应付款 200
- D.借:营业外支出 50 贷:预计负债 50 借:预计负债 200 贷:其他应付款 200 借:其他应付款
- A.如果至12月31日尚未判决,甲公司则应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确认预计负债,并记入营业外支出
- B.如果甲公司已被判决败诉,但甲公司不服正在上诉,甲公司未确认预计负债,作为或有负债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 C.如果甲公司已被判决败诉,但由上一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甲公司未确认预计负债,作为或有负债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 D.如果甲公司已被判决败诉,但经上一级人民法院裁定暂缓执行,甲公司了确认预计负债,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 A.补提坏账准备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 400 贷:坏账准备 400
- B.补提坏账准备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 400 贷:应收账款 400
- C.补提坏账准备 借:管理费用 400 贷:应收账款 400
- D.补提坏账准备 借:管理费用 400 贷:坏账准备 400
- A.母公司资产负债表“股本”项目期末数,应等于同期合并资产负债表“股本”项目期末数
- B.母公司资产负债表“盈余公积”项目期末数,应等于同期合并资产负债表“盈余公积”项目期末数
- C.母公司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期末数,可能等于同期合并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期末数
- D.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本年累计数”栏的数额应等于“未分配利润”项目“上年数”栏的数额
- A.计算将来应收金额时包括或有收益
- B.计算将来应付金额时包括或有支出
- C.已记录的或有支出没有发生时,在债务重组完成时转入营业外收入账户(债务重组日没有产生营业外支出)
- D.已记录的或有收益没有取得时。在债务重组完成时转入营业外支出账户
- A.资产负债表试算平衡表左边的“调整金额”栏中的借方合计数与贷方合计数之差,应等于右边的“调整金额”栏中的贷方合计数与借方合计数之差
- B.资产负债表试算平衡表左边的“重分类调整”栏中的借方合计数与贷方合计数之差,应等于右边的“重分类调整”栏中的贷方合计数与借方合计数之差
- C.资产负债表试算平衡表中各项目“审计前金额”栏的数额,应等于P公司提供的同期相应未经审计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的期末余额
- D.资产负债表试算平衡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报表反映数贷方”栏的数额,应等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试算平衡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的“审定金额”栏的数额
- A.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栏的数额,应等于其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栏的数额
- B.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栏的数额,应等于其补充资料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栏的数额
- C.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现金的期末余额”栏的数额,应等于同期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项目的期末数加期初数
- D.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待摊费用减少(减:增加)”栏的数额,应等于同期资产负债表“待摊费用”项目的期初数减去期末数的差额
- A.查阅以前年度审计工作底稿
- B.查阅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记录
- C.函证所有应收账款
- D.审核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相关资料
- A.检查该笔交易的披露情况
- B.重新评价交易授权等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 C.出具标准审计报告
- D.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 A.了解Q公司是否存在已经发生但未进行会计处理的交易
- B.审阅Q公司在销售业务中的各种产品质量保证
- C.审阅Q公司有关银行存款、借款的询证函和贷款凭证,以识别是否存在担保关系
- D.查阅Q公司资产负债表日前后确认的异常或重大交易
- A.提请戊公司管理当局告知B会计师事务所
- B.在戊公司管理当局拒绝告知B会计师事务所时,考虑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 C.在审计报告中指明,期初余额可能存在重大错报,由于不专门对期初余额发表意见,相关责任由B会计师事务所负责
- D.在戊公司管理当局拒绝告知B会计师事务所时,考虑解除业务约定
- A.在与B会计师事务所沟通前,应事先征得戊公司管理当局的书面同意
- B.如果戊公司不允许与B会计师事务所沟通,应询问其原因,并考虑是否接受委托
- C.如果戊公司允许与B会计师事务所沟通,应提请B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与2005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有关的重要审计工作底稿
- D.如果B会计师事务所未予答复,应考虑是否接受委托
- A会计师事务所洽谈的以下审计业务中,不必在接受业务委托前与B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沟通的有( )。
- A.甲公司拟聘请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其2005年度会计报表。B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了甲公司2005年半年度会计报表,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 B.乙公司拟聘请A会计师事务所重新审计其2005年度会计报表。此前,B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了乙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 C.丙公司拟聘请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其2005年度会计报表,此前曾有意委托B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但B会计师事务所在提出了管理建议书后中止审计。C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了丙公司2004年度会计报表,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 D.丁公司拟聘请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其2005年度会计报表。丁公司于2005年初改制设立,B会计师事务所承办了其评估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