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由外汇管理机关给予警告
- B.强制收兑
- C.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 D.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正确
- B.错误
- A.咨询公司对外提供服务所取得的外汇
- B.进口计算机软件所需的外汇
- C.中国居民到外国旅行观光所需外汇
- D.对外担保履约用汇
- A.股份公司成立1年内,发起人持有的股份
- B.发生质押的股票
- C.境外公司的股权应在境外公开合法证券交易市场挂牌交易
- D.境外公司的股权最近1年交易价格稳定
- A.境外法人作为投资汇人的收入
- B.境外投资企业汇回的外汇利润
- C.行政、司法机关收入的各项外汇罚没款
- D.对外索赔收入的外汇
- A.董事人数不足公司章程所定人数的1/2时
- B.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到股本总额的1/3时
- C.持有公司股份5%的股东请求时
- D.监事会提议召开时
- A.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 B.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 C.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 D.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 A.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
- B.制订公司的财务制度
- C.要求董事和经理纠正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 D.监督董事、经理在执行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
- A.业务发展目标
- B.募股资金运用
- C.发行定价及股利分配政策
- D.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情况
- A.研究有关职工奖惩、工资制度的会议
- B.研究有关企业发展规划、生产经营活动方案的会议
- C.研究有关劳动保护和劳动保险问题的会议
- D.研究有关企业合并、解散的会议
- A.拟订公司重大收购、回购本公司股票方案
- B.对增加公司注册资本做出决议
- C.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 D.管理公司信息披露事项
- A.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
- B.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之间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
- C.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转变为有限合伙人
- D.有限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
- A.基金最低募集数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
- B.基金存续期不少于5年
- C.基金持有人不少于1 000人
- D.基金托管人为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具有开展基金托管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
- A.破产财产的管理所需要的费用
- B.清算组聘任工作人员的费用
- C.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
- D.破产企业留守人员的工资
- A.合伙人甲向李某借款1万元,将其对该合伙企业出资的,价值1万多元电脑多媒体设备质押给李某
- B.聘请合伙企业人以外的人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
- C.合伙人甲向合伙人乙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出资份额
- D.合伙人可以经营与本企业相竞争的业务
- A.特殊普通合伙企业同普通合伙企业一样,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 B.一个合伙人或者数个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合伙企业债务的,应当承担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任,其他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
- C.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合伙企业债务以及合伙企业的其他债务,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 D.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合伙企业债务,以合伙企业财产对外承担责任后,该合伙人应当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对给合伙企业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 A.制定清算方案
- B.分配清算财产
- C.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目录
- D.全面清查企业的财产、债权、债务
- A.以无形资产对外投资
- B.以部分资产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
- C.将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使用
- D.接受非国有单位以实物资产偿还债务
- A.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
- B.公司在报纸上登载其减少注册资本公告至少3次的有关证明
- C.公司清偿债务的说明
- D.公司债务担保情况的说明
- A.1个月
- B.3个月
- C.6个月
- D.1年
- A.2倍;8倍
- B.8倍;2倍
- C.3倍;9倍
- D.9倍,3倍
- A.处于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B.处于5 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C.予以警告,并处于3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D.予以警告,并处于2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 A.不得少于15日,并不得超过30日
- B.不得少于15日,并不得超过60日
- C.不得少于30 日,并不得超过60日
- D.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90日
- A.丁的行为是合法行使权利的行为
- B.丁侵犯了甲的著作权
- C.丁侵犯了乙的著作权
- D.丁侵犯了丙的著作权
- A.处分合伙企业不动产
- B.改变合伙企业名称
- C.合伙人之间转让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
- D.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
- A.有偿转让
- B.抵押
- C.出租
- D.出借
- A.买卖合同成立时
- B.买卖合同生效时
- C.标的物交付时
- D.买方付清标的物价款时
- A.因意思表示不真实,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 B.因买主恶意取得,是无效的民事行为
- C.因行为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无效的民事行为
- D.因显失公平,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 A.经济法是调整一切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B.专利权只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不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 C.经济决策行为、提供劳务行为以及完成一定工作行为,都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 D.权利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而不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 A.只有中国企业甲有权向审批机关申请解散该合作企业
- B.中国内地企业甲与中国香港企业乙均有权向审批机关申请解散该合作企业
- C.中国企业甲、中国香港企业乙和新加坡企业丙均有权向审批机关申请解散该合作企业
- D.无须再报审批机关批准,该企业依法自动解散
- A.必须经股东大会做出决议
- B.必须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审核
- C.必须向证券交易所报告
- D.必须与保荐人协商
- A.处以所得收入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 B.处以所得收入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 C.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 D.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 A.国务院
- B.当地民政部门
- C.当地人民政府
- D.企业上级主管部门
- A.国有企业
- B.国有大中型企业
- C.国有大型企业
- D.国有重点大型企业
- A.合法行为
- B.逃汇行为
- C.套汇行为
- D.扰乱金融行为
- A.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30日内
- B.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45日内
- C.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30 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45日内
- D.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60 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90日内
- A.债务人
- B.债权人
- C.债务人或者债权人
- D.占债务人出资额1/10以上的出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