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当事人就撤销合同之诉主张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B.可撤销合同被撤销后,赔偿损失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合同订立时起算
- C.权利人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则诉讼时效期间不开始计算
- D.权利人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不再受法律保护
- A.甲银行请求乙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的请求权
- B.张某请求贾某支付房租的请求权
- C.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 D.王某请求丙企业偿还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 A.若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应当主动审查是否超过两个月
- B.若已过两个月,胜诉权消灭,但实体权利不消灭
- C.可以因主客观原因中断、中止或延长
- D.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
- A.乙公司享有撤销权
- B.构成表见代理
- C.在甲公司追认前,乙公司可以催告甲公司在1个月内进行追认
- D.甲公司一旦拒绝追认,则该合同就转化为无效合同
- A.甲属于无权代理
- B.甲属于滥用代理权
- C.丙可以催告乙在1个月内予以追认
- D.若经丙催告乙未作表示的,视为予以追认
- A.金融中介
- B.金融市场
- C.金融工具
- D.由汇率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
- E.金融制度和调控机制
- A.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 B.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
- C.提取现金数量
- D.物价水平
- E.收入水平
- A.支付中介
- B.信用中介
- C.宏观调控
- D.信用创造
- E.基础货币投放
- A.完整性
- B.统一性
- C.公开性
- D.年度性
- E.灵活性
- A.外国人与中国公民在诉讼中享有同等的诉讼权利
- B.诉讼开始后,原告不得变更诉讼请求
- C.合议庭由3个以上的单数的审判人员组成
- D.一审简易程序采用独任制审理
- A.资源税
- B.车船税
- C.增值税
- D.土地使用税
- E.企业所得税
- A.2010年1月1日
- B.2010年6月1日
- C.2010年12月1日
- D.2010年12月20日
- A.甲银行依据与乙公司的约定,从乙公司的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 B.张某欠李某10万元,李某向张某送交主张权利的文书,张某予以签收
- C.丙银行向丁公司发出信件主张权利,该信件达到丁公司的
- D.除另有规定外,赵某下落不明,王某在赵某住所地的县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
- A.2009年1月1日
- B.2010年1月1日
- C.2010年1月21日
- D.2011年7月20日
- A.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为20年
- B.可以适用诉讼时效期间的延长
- C.不适用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中止
- D.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
- A.流动性
- B.期限性
- C.风险性
- D.收益性
- A.它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
- B.不同社会的信用反映了不同社会的经济关系
- C.它是双方面的价值运动
- D.它是一种债权关系
- A.反映
- B.配置
- C.补偿
- D.聚敛
- A.信用创造
- B.信用中介
- C.并购重组
- D.支付中介
- A.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 B.财政收入的管理权限
- C.取得财政收入的依据
- D.取得财政收入的稳定程度
- A.银元本位制
- B.银两本位制
- C.平行本位制
- D.双本位制
- A.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 B.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 C.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 D.增值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
- A.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
- B.政府收入的多少
- C.政府级次的设置
- D.市场经济的需要
- A.营利性
- B.提供公平服务
- C.法治性
- D.效益性
- A.增加税收
- B.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 C.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 D.提高再贴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