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财政税收模拟题(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我国营业税采用()税率。

  • A.分行业定额税率
  • B.累进税率
  • C.超率累进税率
  • D.分行业比例税率
3

下列所得不适用20%的比例税率的有()。

  • A.财产租赁所得
  • B.财产转让所得
  • C.稿酬所得
  • D.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4

进口实行从价定率的应税消费品,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及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消费税税额,其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是()。

  • A.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
  • B.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增值税
  • C.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 D.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5

下列货物不应按13%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是()。

  • A.食用植物油
  • B.速冻食品
  • C.冷气、暖气
  • D.化肥
8

下列不属于税基式减免手段的是()。

  • A.起征点
  • B.免征额
  • C.项目扣除
  • D.减半征收
10

下列关于税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一般情况下,实际税率往往低于名义税率
  • B.一般情况下,实际税率往往高于名义税率
  • C.在比例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等于平均税率
  • D.在累进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大于平均税率
12

下列关于累进税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全额累进税率计算较为简单
  • B.全额累进税率下税收负担不够合理
  • C.全额累进税率下税收负担比较合理
  • D.超额累进税率下税收负担比较合理
13

制约一国财政收入规模大小的根本的因素是()。

  • A.生产发展水平
  • B.价格总水平
  • C.税收制度
  • D.分配政策
14

在我国造成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有()。

  • A.由于税法规定两者不一致造成的
  • B.由于价格和价值背离,引起税负转移或转嫁造成的
  • C.由于税收优惠造成的
  • D.由于税率差异造成的
15

当物价上涨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时,财政收入会出现()。

  • A.名义增长实际也增长
  • B.名义正增长,而实际为负增长
  • C.只有名义增长,而实际不增不减
  • D.不确定变化
17

以财政收入的形式为标准分类,可将财政收入分为()。在我国财政统计工作中经常采用的就是这种分类方法,也将这种分类方法称为按财政收入项目分类的方法。

  • A.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
  • B.强制性财政收入和非强制性财政收入
  • C.公有经济收入和非公有经济收入
  • D.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18

从动态的角度看,财政收入是()。

  • A.征税的过程
  • B.用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
  • C.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过程
  • D.一定量的社会产品
19

用收费形式组织财政收入,主要是基于社会成员的()。

  • A.强制性原则
  • B.自愿性原则
  • C.效率性原则
  • D.专门性原则
20

下面选项中,错误的是()。

  • A.现金补贴的影响涉及许多商品
  • B.实物补贴主要体现在农副产品价格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上
  • C.实物补贴是从补贴接受者手中转移给最终受益者
  • D.一般称实物补贴为“明补”
21

当前,我国在财政补贴上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加大补贴力度
  • B.调整补贴重点
  • C.减少补贴项目
  • D.改革补贴方式
22

财政补贴与社会保障支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 A.与价格的关系不同
  • B.对象不同
  • C.主体不同
  • D.目的不同
23

美国实行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是()。

  • A.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
  • B.分散管理模式
  • C.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
  • D.社会管理模式
24

从世界各个国家来看,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主要是()。

  • A.政府预算支出
  • B.社会保障收费
  • C.社会保障税
  • D.企业捐助
25

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

  • A.社会保险
  • B.社会救济
  • C.社会福利
  • D.社会优抚
26

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主要来源于()。

  • A.自身积累
  • B.政府预算投资
  • C.吸收存款
  • D.商业银行的存款
27

不属于国家支援农业的方法的是()。

  • A.财政投资
  • B.轻税
  • C.信贷支援
  • D.提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28

非政府投资的主体主要是()。

  • A.具有独立商品生产者身份的企业
  • B.非政府组织
  • C.事业单位
  • D.社会团体
29

建立财政投融资制度,较为成功的做法是发展()。

  • A.国有商业银行
  • B.国有股份制银行
  • C.政策性银行
  • D.私营银行
30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属于()。

  • A.积累性支出
  • B.消费性支出
  • C.补偿性支出
  • D.转移性支出
31

改革开放以来,在行政经费中业务费的变化趋势是()。

  • A.呈现大幅度增长
  • B.呈现小幅度增长
  • C.有升有降,但基本保持原来的规模
  • D.呈下降趋势
32

解决财政各项支出之间的矛盾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 A.量入为出
  • B.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 C.财政分配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 D.提高效率
33

在我国经常居于财政支出首位的是()。

  • A.行政经费支出
  • B.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
  • C.基本建设支出
  • D.国家物资储备支出
34

我国财政部门在编制每年收支预算时,作为支出类级科目的划分标准的是()。

  • A.按支出的具体用途
  • B.按国家职能
  • C.按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
  • D.按经济性质
35

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财政应采取的政策是()。

  • A.财政平衡政策
  • B.财政结余政策
  • C.稳健财政政策
  • D.财政赤字政策
36

行政事业单位的投资不包括()。

  • A.公共部门征用土地支出
  • B.办公经费支出
  • C.建造办公楼
  • D.购买交通工具
38

充分就业目标中的“就业”是指()。

  • A.国家安排工作
  • B.国家单位就业
  • C.一切用自己的劳动来维持自己生活的活动
  • D.劳动
39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 A.国家
  • B.国有企业
  • C.主管部门
  • D.个人
40

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

  • A.物质条件
  • B.政治条件
  • C.直接条件
  • D.间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