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财政税收模拟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主要应当包括()。

  • A.从发展经济入手,增加财政收入的原则
  • B.从节约的角度出发,逐步减少财政收入
  • C.利益兼顾的原则。
  • D.合理负担的原则。
  • E.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
3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价格分配对财政收入增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

  • A.引发物价总水平变动的原因
  • B.现行的财政收入制度
  • C.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 D.资源配置优化的程度
  • E.宏观调控手段
4

具体来说,合理确定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重要意义在于()。

  • A.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
  • B.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影响了经济结构的优化
  • C.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影响公共需要的满足
  • D.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影响个别需求的实现
  • E.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影响财政收入的增长
5

国有资产收益,是指国家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而获得的()。

  • A.利润
  • B.股息、红利
  • C.国有资产产权变动收入
  • D.承包费、租赁费
  • E.国有企业所得税
6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主要包括()。

  • A.国家性质
  • B.经济发展水平
  • C.收入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 D.价格变动情况
  • E.社会政治制度
7

财政补贴的对象是()。

  • A.国家
  • B.主管部门
  • C.企业和居民
  • D.社会保障部门
8

下列财政收入中属于非税收入是()。

  • A.专项收入
  • B.债务收入
  • C.外事服务收入
  • D.规费收入
  • E.营业税收入
9

根据我国现行税制,按照课税对象分类,税收包括以下几大类()。

  • A.增值税类
  • B.流转税类
  • C.所得税类
  • D.资源税类采集者退散
  • E.财产税类
10

财政对盲聋哑人提供各种物质帮助,属于()。

  • A.伤残保险
  • B.社会救助
  • C.社会福利
  • D.社会优抚
11

我国未来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主要应是()。

  • A.个人交纳
  • B.企业交纳
  • C.社会捐助
  • D.财政拨款
12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主要应由()承担。

  • A.国家财政
  • B.商业银行
  • C.社会力量
  • D.农民自身
13

最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年代及国家是()。

  • A.19世纪80年代的德国
  • B.1908年的英国
  • C.1910年的法国
  • D.1935年的美国
14

在安排发展性支出时,首先应该安排的是()。

  • A.逐步提高职工生活水平
  • B.公共基础设施投资
  • C.增加国家物资储备
  • D.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的最低需要
15

政府投资主要应该投向()。

  • A.国有企业
  • B.有盈利的部门
  • C.社会基础设施
  • D.加工工业
16

办公费的定额属于()。

  • A.单项定额
  • B.扩大定额
  • C.综合定额
  • D.扩大的综合定额
17

我国财政用于各项事业费支出中数额最大的一项是()。

  • A.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
  • B.地质勘探费
  • C.工、交、商业等部门事业费
  • D.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
18

下列属于准公共需要的是()。

  • A.国防
  • B.外交
  • C.基础科学研究
  • D.高等教育
19

下列关于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将不动产无偿赠与他人,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不动产所有权转移的当天
  • B.预收性质的劳务收入,发生劳务的当天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 C.销售不动产采用预收款方式的,收到预收款的当天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 D.融资租赁业,取得收入当天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属于()。

  • A.税收法律
  • B.税收法规
  • C.税收规章
  • D.行政文件
23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下列劳务的,应缴纳增值税的是()。

  • A.提供运输服务
  • B.提供餐饮服务
  • C.提供加工、修理修配服务
  • D.提供仓储服务
24

在减免形式中,被称为“困难减免”的是()。

  • A.法定减免
  • B.特定减免
  • C.税基式减免
  • D.临时减免
25

税制诸要素中的基础性要素为()。

  • A.纳税人
  • B.征税对象
  • C.税率
  • D.计税依据
26

下列属于非强制性财政收入的是()。

  • A.所得税
  • B.流转税
  • C.国有资产收益
  • D.罚没收入
27

改革开放以来,在行政经费中业务费的变化趋势是()。

  • A.呈现大幅度增长
  • B.呈现小幅度增长
  • C.有升有降,但基本保持原来的规模
  • D.呈下降趋势
28

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是()。

  • A.税收
  • B.收费
  • C.国有资产收益
  • D.公债
29

解决财政各项支出之间的矛盾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 A.量入为出
  • B.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 C.财政分配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 D.提高效率
30

我国财政部门在编制每年收支预算时,作为支出类级科目的划分标准的是()。

  • A.按支出的具体用途
  • B.按国家职能
  • C.按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
  • D.按经济性质
31

行政事业单位的投资不包括()。

  • A.公共部门征用土地支出
  • B.办公经费支出
  • C.建造办公楼
  • D.购买交通工具
32

在我国经常居于财政支出首位的是()。

  • A.行政经费支出
  • B.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
  • C.基本建设支出
  • D.国家物资储备支出
33

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财政应采取的政策是()。

  • A.财政平衡政策
  • B.财政结余政策
  • C.稳健财政政策
  • D.财政赤字政策
34

充分就业目标中的“就业”是指()。

  • A.国家安排工作
  • B.国家单位就业
  • C.一切用自己的劳动来维持自己生活的活动
  • D.劳动
36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 A.国家
  • B.国有企业
  • C.主管部门
  • D.个人
37

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

  • A.物质条件
  • B.政治条件
  • C.直接条件
  • D.间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