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测试题(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5

下列关于税率的表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

  • A.一般情况下,实际税率往往低于名义税率
  • B.一般情况下,实际税率往往高于名义税率C在比例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等于平均税率
  • D.在累进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大于平均税率
  • E.税率表示征税的深度
6

下列关于超额累进税率的表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

  • A.计算方法比较复杂
  • B.累进幅度比较缓和
  • C.累进幅度比较急剧
  • D.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一致
  • E.边际税率大于平均税率
7

下列关于比例税率的表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

  • A.比例税率的基本特点是税率不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变动而变动
  • B.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纳税人相对直接负担越轻
  • C.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纳税人相对直接负担越重
  • D.纳税人相对直接负担保持不变
  • E.纳税人的绝对直接负担保持不变
9

下列关于累进税率的表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

  • A.全额累进税率计算较为简单
  • B.全额累进税率下税收负担不够合理
  • C.全额累进税率下税收负担比较合理
  • D.超额累进税率下税收负担比较合理
  • E.税率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加而提高
11

该单位的人均支出水平为( )。

  • A.4.95万元
  • B.4.5万元
  • C.3.3万元
  • D.1.95万元
13

该单位的人员经费支出项目中有( )。

  • A.工资
  • B.职工福利费
  • C.会议费
  • D.电话费
14

该单位的公用经费支出项目中有( )。

  • A.公务费
  • B.业务费
  • C.社会保障费
  • D.设备购置费
15

稿酬所得应纳的所得税额为(  )。

  • A.800元
  • B.560元
  • C.1320元
  • D.896元
16

该纳税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归属于(  )。

  • A.地方财政
  • B.中央财政
  • C.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成
  • D.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成
18

股息收入应纳的所得税额为(  )

  • A.600元
  • B.420元
  • C.990元
  • D.896元
19

养老金储备主要来自_______。

  • A.个人缴费
  • B.雇佣单位缴费
  • C.政府拨款
  • D.贷款
20

应纳工资薪金所得税额为(  )。

  • A.0元
  • B.60元
  • C.132元
  • D.660元
22

公用支出包括( )。

  • A.公务费 
  • B.设备购置费 
  • C.修缮费  
  • D.业务费  
  • E.其他费用
23

事业单位收入有( )。

  • A.财政补助收入    
  • B.上级补助收入   
  • C.事业收入
  • D.经营收入      
  • E.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24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包括( )。

  • A.结余
  • B.固定基金
  • C.专用基金
  • D.事业基金
  • E.固定资产
25

我国现行税制的纳税期限有( )。

  • A.按期纳税
  • B.按次纳税
  • C.按年计征,分期预缴
  • D.按人头纳税
26

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按取得途径分为( )。

  • A.自行开发创造
  • B.从外部购入
  • C.接受捐赠
  • D.投资者投入
  • E.租入
27

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B.财产转让所得以每次转让财产的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C.县级人民政府颁发的技术发明奖免征个人所得税
  • D.军人的转业费免征个人所得税
  • E.发行的建设债券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
28

下列属于从量税的有( )。

  • A.资源税
  • B.车船税
  • C.增值税
  • D.营业税
29

房产税的计税依据有( )。

  • A.计税余值     
  • B.房产原值    
  • C.房产租金  
  • D.房产数量     
  • E.房产现值
30

按照纳税环节的多少,可将税收课征制度划分为( )。

  • A.一次课征制   
  • B.二次课征制   
  • C.多次课征制
  • D.重复课征制   
  • E.销售课征制
31

下列所得中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有( )。

  • A.工资、薪金所得
  • B.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 C.对其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 D.财产转让所得
  • E.红利所得
32

下列关于税收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税收的无偿性是针对具体纳税人而言的
  • B.税收的无偿性是针对全体纳税人而言的
  • C.税收不具有直接偿还性
  • D.税收的强制性是由税收的无偿性决定的
  • E.税收的固定性是由税收的强制性决定的
33

按照纳税环节的多少,可将税收课征制度划分为( )。

  • A.一次课征制   
  • B.二次课征制   
  • C.多次课征制
  • D.重复课征制   
  • E.销售课征制
34

基础设施部门具有的特点包括(  )。

  • A.投资额大
  • B.建设周期长
  • C.投资回收快
  • D.见效快
  • E.易产生较大的直接经济效益
35

财政收入划分的依据主要有( )。

  • A.财政收入的形式       
  • B.征收依据的权力   
  • C.财政收入的来源      
  • D.财政收入管理权限的划分     
  • E.中央政府的政策意图
36

我国传统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 A.社会化程度低,覆盖面缺损   
  • B.就业与保障分离
  • C.社会保障企业化        
  • D.对传统体制的严重依附性
  • E.资金来源的专门性
37

按财政支出在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财政支出的类别有(  )。

  • A.补偿性支出   
  • B.积累性支出    
  • C.消费性支出
  • D.生产性支出   
  • E.非生产性支出
38

我国财政支出的组成部分包括(  )。

  • A.国有企业的经营支出    
  • B.国有企业的投资支出
  • C.全部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  
  • D.公共预算支出
  • E.预算外资金支出
3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进行财政资源配置主要的原因是( )。

  • A.市场对于公共产品的提供是无能为力的
  • B.社会运行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计划
  • C.市场效率是低下的
  • D.市场配置有一定的盲目性
  • E.政府配置是最有效率的
40

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  )。

  •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 B.受益的非排他性
  • C.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 D.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 E.外部效应性
41

通过变动财政收支及其平衡状态即可有效地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关系,这种财政政策手段是( )。

  • A.税收   
  • B.公债   
  • C.政府开支   
  • D.国家预算
4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比用行政法律手段更加直接有效
  • B.经济手段可通过影响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利益来诱导其经济行为
  • C.行政手段在调解经济过程中往往扭曲了市场的作用
  • D.法律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的特征
43

目前,我国政府实际上将( )作为政府财政经济政策的一个首要目标。

  • A.充分就业  
  • B.物价水平稳定  
  • C.经济增长 
  • D.国际收支平衡
44

政府有意识地运用财政政策手段来调节社会总供给,这种财政政策手段称为( )。

  • A.自动稳定财政政策     
  • B.相机抉择财政政策
  • C.微观调节财政政策     
  • D.短期调节财政政策
46

行政单位的支出不包括( )。

  • A.经常性支出        
  • B.专项支出    
  • C.自筹基本建设支出     
  • D.经营支出
47

行政单位的应缴预算款不论是否达到缴款额度,在( )均应清理结缴。

  • A.每月月初   
  • B.每月月末   
  • C.每季度初  
  • D.每季度末
48

下列不属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原则的是( )。

  • A.依法理财的原则
  • B.勤俭节约的原则
  • C.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相结合的原则
  • D.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原则
49

( )是构成各级总决算的基础。

  • A.单位决算
  • B.单位预算
  • C.单位支出
  • D.单位收入
51

( )是构成各级总决算的基础。

  • A.单位决算
  • B.单位预算
  • C.单位支出
  • D.单位收入
52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编制的本级决算草案,报本级政府审定后,由本级政府提请( )审查和批准。

  • A.人民政府           
  • 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 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D.上级人民代表大会
53

对决算的审查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即政策性审查和技术性审查。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政策性审查的是( )。

  • A.收支审查  
  • B.结余审查 
  • C.资产负债审查 
  • D.决算真实性审查
55

现行预算收入的缴库方式中的主要方式是( )。

  • A.集中缴库  
  • B.就地缴库  
  • C.自收汇缴  
  • D.委托缴库
5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项目支出预算的编制原则的是( )。

  • A.综合预算原则  
  • B.追踪问效原则
  • C.科学论证、合理排序原则  
  • D.政事分开原则
60

税收征收管理简称_______。

  • A.税收征收
  • B.税收管理
  • C.税收收管
  • D.税收征管
61

我国失业保险的对象是_______。

  • A.城镇企事业单位的职工
  • B.农村待业人员
  • C.城镇待业人员
  • D.毕业大学生
62

下列不属于按税法内容分类的是( )。

  • A.税收实体法
  • B.税收程序法
  • C.税收处罚法
  • D.税收征收管理法
63

下列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为20年的是( )。

  • A.飞机
  • B.电子设备
  • C.房屋
  • D.轮船
64

_______是目前我国税制体系中的主体税种。

  • A.关税
  • B.营业税
  • C.消费税
  • D.增值税
66

房产税的征收方法是( )。

  • A.按月计算分期缴纳   
  • B.按年计算分期缴纳
  • C.按季计算分期缴纳   
  • D.按日计算分期缴纳
67

从价计征方程式的计税依据是( )。

  • A.房屋原值  
  • B.房屋净值  
  • C.市场价格  
  • D.计税余值
69

增值税属_______。

  • A.中央专有税
  • B.地方专有税
  • C.主要收入归中央的共享税
  • D.主要收入归地方的共享税
70

下列货物不应按13%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是( )。

  • A.食用植物油
  • B.速冻食品
  • C.冷气、暖气
  • D.进口的化肥
71

下列货物适用17%税率的是( )。

  • A.生产销售啤酒
  • B.生产销售居民用煤气
  • C.生产销售石油液化气
  • D.生产销售暖气
72

通过直接缩小计税依据的方式进行的减税免税形式为( )。

  • A.税基式减免  
  • B.税额式减免  
  • C.税率式减免  
  • D.扣除式减免
74

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 )。

  • A.纳税人   
  • B.征税对象   
  • C.税率   
  • D.计税依据
75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即属于( )。

  • A.实体法  
  • B.程序法   
  • C.基本法   
  • D.行政法
76

税法中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人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 )。

  • A.纳税人   
  • B.负税人   
  • C.扣缴义务人 
  • D.担保人
78

从动态的角度看,财政收入是( )。

  • A.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过程    
  • B.用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
  • C.征税的过程          
  • D.一定量的社会产品
79

从历史来看,世界各国政府的主要财政目标是( )。

  • A.保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 B.保证财政支出持续稳定增长
  • C.增加财政结余          
  • D.压缩政府开支
80

财政收入划分以_______为主要形式。

  • A.税种
  • B.收费
  • C.利润上缴
  • D.发行债券
81

国家机关为居民或团体提供特殊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即是( )。

  • A.税收收入  
  • B.事业收入   
  • C.规费收入  
  • D.服务收入
82

下面选项中,错误的是( )。

  • A. 现金补贴的影响涉及许多商品
  • B. 实物补贴主要体现在农副产品价格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上
  • C. 实物补贴是从补贴接受者手中转移给最终受益者
  • D. 一般称实物补贴为“明补”
83

下列不属于社会保障资金的主要筹资方式的有( )。

  • A.现收现付制   
  • B.完全基金制    
  • C.部分基金制   
  • D.社会融资制 
84

当前,我国在财政补贴上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 A.加大补贴力度       
  • B.调整补贴重点    
  • C.减少补贴项目       
  • D.改革补贴方式
85

一国居民的基本社会保障是( )。

  • A.社会救济   
  • B.社会福利    
  • C.社会保险   
  • D.社会优抚
86

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 )。

  • A.社会保险   
  • B.社会救济    
  • C.社会福利   
  • D.社会优抚
87

下面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 A. 行政经费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  
  • B. 国防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
  • C. 司法机关的经费不属于行政管理经费 
  • D. 国防支出对于国家的存在是十分重要的
88

我国未来的养老保险制度应该是( )。

  • A.单一的社会养老保险        
  • B.企业兴办的养老保险
  • C.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 D.多层次的养老保险
89

改革开放以来,在行政经费中业务费的变化趋势是( )。

  • A.呈现大幅度增长         
  • B.呈现小幅度增长
  • C.有升有降,但基本保持原来的规模 
  • D.呈下降趋势
90

国家所有的出版权、商标权、专利权属于国有资产中的_______。

  • A.有形资产
  • B.非经营性资产
  • C.开发性资产
  • D.无形资产
91

下列支出项目中,属于补偿性支出的是( )。

  • A.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      
  • B.企业挖潜改造支出
  • C.抚恤和社会救济费支出     
  • D.国家物资储备支出
92

在安排财政支出时,应按照科学的支出顺序安排财政资金的使用,相应的支出原则是( )。

  • A.量入为出原则             
  • B.量出为入原则
  • C.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原则        
  • D.厉行节约、讲求效益原则
93

经费支出最主要的内容是( )。

  • A.职工福利费 
  • B.离退休人员费用 
  • C.工资  
  • D.扩大的综合定额
94

我国财政用于各项事业费支出中数额最大的一项是( )。

  • A.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           
  • B.地质勘探费
  • C.工、交、商业等部门事业费        
  • D.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
95

财政直接调节居民收入水平,除运用税收手段外,还使用( )。

  • A.利率手段         
  • B.平价政策
  • C.投资手段         
  • D.转移支付
96

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下列各项中,属于最典型的社会公共需要的是(  )。

  • A.电讯    
  • B.公共卫生     
  • C.价格补贴   
  • D.高等教育
97

国家通过财政对_______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将_______配置到社会公共需要的各个方面,使其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 A.国民生产总值;各种生产要素
  • B.一部分社会产品;一部分资源
  • C.社会总产品;各类资源
  • D.国民收入;一部分生产要素
98

充分就业中的“就业”是指( )。

  • A.在国有企业中的就业
  • B.国家安排的就业
  • C.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的就业
  • D.一切用自己的劳动来维持自己生活的活动
99

财政的性质属于(  )。

  • A.上层建筑范畴
  • B.政治范畴
  • C.分配范畴
  • D.法律范畴
100

国家财政属于_______。

  • A.交换范畴
  • B.生产范畴
  • C.分配范畴
  • D.消费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