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整存整取
- B.定活两便
- C.个人通知
- D.存本取息
- A.汇总结算的款项
- B.银行汇票结算的款项
- C.商业汇票结算的款项
- D.银行本票结算的款项
- A.依法管理原则
- B.合理、适度竞争原则
- C.自我约束和外部强制相结合
- D.社会经济效益原则
- A.2.5%
- B.3%
- C.3.5%
- D.4%
- A.83.93%
- B.13.33%
- C.80%
- D.13.99%
- A.国家开发银行
- B.中国进出口银行
- 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 D.中国农业银行
- A.10天内
- B.2个月内
- C.3个月内
- D.6个月内
- A.正比
- B.反比
- C.有时正比有时反比
- D.不相关
- A.直接发行
- B.间接发行
- C.代理发行
- D.公开发行
- A.1次
- B.2次
- C.3次
- D.只要账户上有钱就可以随便支取
- A.负债
- B.资产
- C.所有者权益
- D.收入
- A.买卖
- B.借款
- C.债权、债务
- D.抵押
- A.20%
- B.40%
- C.50%
- D.100%
- A.普通工商企业
- B.地方政府
- C.中央政府
- D.商业银行
- A.大额支付系统
- B.小额批量支付系统
- C.电子银行
- D.系统内联行
- A.50%
- B.75%
- C.100%
- D.200%
- A.M和V
- B.P
- C.V
- D.P和T
- A.发行普通股
- B.收益留成
- C.发行优先股
- D.发行资本性债券
- A.供给
- B.需求
- C.结构
- D.预期
- A.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
- B.资本规模
- C.资本风险
- D.负债规模
- A.转移风险
- B.信用中介
- C.资本聚集
- D.支付中介
- A.法定盈余公积
- B.任意盈余公积
- C.资本公积
- D.法定公益金
- A.证券市场的实体
- B.中介机构
- C.政府所属的监管机构
- D.自律性组织
- A.借:单位活期存款——承兑申请人户 贷:应解汇款
- B.借:银行存款 贷:应解汇款
- C.借:贴现资产 贷:单位活期存款——承兑申请人户
- D.借:贴现负债 贷:单位活期存款——承兑申请人户
- A.汇款
- B.信用证
- C.光票托收
- D.跟单托收
- A.利润
- B.资本
- C.使用价值
- D.商品
- A.出票人
- B.背书人
- C.原记载人
- D.付款人
- A.金融服务
- B.有价证券投资
- C.贸易信用
- D.官方储备
- A.100%
- B.80%
- C.15%
- D.8%
- A.股票总市值
- B.股指期货
- C.股票发行量
- D.股票价格指数
- A.支付结算类
- B.担保类
- C.承诺类
- D.交易类
- A.10 000
- B.9 977
- C.8 000
- D.5 238
- A.国防
- B.环保
- C.医疗
- D.防疫
- A.会计本身
- B.会计事务所
- C.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
- D.会计业务
- A.20%
- B.30%
- C.40%
- D.50%
- A.对议付行或受益人不具有追索权
- B.可对议付行行使追索权
- C.可对受益人行使追索权
- D.对开证申请人不具有追索权
- A.中央银行
- B.商业银行
- C.非银行金融机构
- D.存款人
- A.中外合资银行
- B.侨资银行
- C.外资银行
- D.城市商业银行
- A.证券承销商
- B.证券经纪商
- C.证券自营商
- D.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 A.存放同业款项
- B.同业存放款项
- C.同业拆入
- D.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A.存款
- B.贷款
- C.证券
- D.现金
- A.交易性
- B.预防性
- C.消费性
- D.投机性
- A.54000元
- B.4500元
- C.375元
- D.6000元
- A.降低利息率
- B.降低贴现率
- C.提高利息率
- D.增加货币供应量
- A.投资银行
- B.发行银行
- C.商业银行
- D.存款保险机构
- A.法定准备金和业务库存现金
- B.超额准备金和同业拆借资金
- C.超额准备金和业务库存现金
- D.法定准备金和中央银行介人资金
- A.证券承销商
- B.证券经纪商
- C.证券自营商
- D.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 A.银行自身信用
- B.货币购买力需求相对过多
- C.货币购买力需求相对过少
- D.产品成本提高造成物价上涨
- A.等于票面金额
- B.高于票面金额
- C.低于票面金额
- D.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而定
- A.会计主体
- B.会计凭证
- C.会计要素
- D.会计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