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发行优先股会影响原有股东对商业银行的控制权
- B.发行优先股超过定限度会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誉
- C.发行优先股会加重商业银行负担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的灵活性
- D.不可能发行可转为普通股的优先股集资形式不灵活
- A.25万
- B.50万
- C.100万
- D.1亿
- A.国家资本
- B.法人资本
- C.个人资本
- D.外商资本
- A.信用中介
- B.支付中介
- C.信用创造
- D.金融服务
- A.市场利率
- B.名义利率
- C.固定利率
- D.官定利率
- A.600
- B.850
- C.1020
- D.1275
- A.300000
- B.600000
- C.900000
- D.120000
- A.15.6
- B.67.5
- C.90.0
- D.270.0
- A.3
- B.6
- C.12
- D.24
- A.借:贷款一本金1000000 贷:现金1000000
- B.借:单位活期存款100000 贷:贷款一本金100000
- C.借:贷款一本金1000000 货:单位活期存款1000000
- D.借:现金1000000 贷:贷款——本金1000000
- A.流动性比例低于监管要求
- B.不良贷款率符合监管要求
- C.贷款拨备率符合监管要求
- D.拨备覆盖率低于监管要求
- A.基本存款
- B.一般存款
- C.临时存款
- D.专用存款
- 13
-
该行贷款拨备为( )
- A.2.0%
- B.2.5
- C.20%
- D.25.0%
- A.2.0%
- B.2.5%
- C.20.0%
- D.250%
- 15
-
该行不良贷款率为( )
- A.2.0%
- B.2.5%
- C.20.0%
- D.25.0
- A.期限较长
- B.利率较高
- C.科率较低
- D.条件优惠
- E.审查较严格
- A.美国
- B.加拿大
- C.日本
- D.法国
- E.英国
- A.逐笔结息法
- B.积数计算法
- C.余额表计息
- D.分账户计息
- E.分段计息法
- A.发行普通股
- B.国家财政拨款
- C.发行资本性债券
- D.利润留存收益
- E.发行优先股
- A.政府提供资金
- B.金融市场筹资
- C.国际金融机构筹资
- D.吸收存款
- E.中央银行拨款
- A.交易所交易市场
- B.场外交易市场
- C.同业拆借市场
- D.票据市场场内交易市场
- A.看涨期权
- B.看跌期权
- C.买进期权
- D.卖出期权买空
- A.违章建筑物
- B.土地所有权
- C.公益设施
- D.交通工具
- E.机器设备
- A.基层社员为合作社最终所有者
- B.在管理方式上实行一人一票
- C.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 D.主要为社员提供服务
- E.盈利主要用于积累
- A.委托人
- B.汇款人
- C.收款人
- D.汇出行
- E.汇人行
- A.减少黄金储备
- B.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C.增加外汇储备
- D.卖出有价证劵
- E.提高再贴现率
- A.实收资本
- B.资本公积金
- C.盈余公积金
- D.未分配利润
- E.利润分配
- A.银行保函以促使申请人履行合同为目的
- B.国际保函开立银行的责任是第一性的
- C.未发生违约银行无须承担责任
- D.银行保函主要是独立性保函
- E.未发生违约银行也承担责任
- A.长期信贷市场
- B.同业拆借市场
- C.证券回购市场
- D.股票市场
- E.可转让大额存单市场
- A.中信银行
- B.中国工商银行
- C.中国建设银行
- D.中国农业银行
- E.交通银行
- A.以外币表示的国外资产
- B.可以兑换成其他支付于段的外币资产
- C.在国际上能得到偿还的货币债权
- D.以黄金储备为基
- E.与特别提款权无关
- A.以蓝字借记“短期贷款”科目同时以红字借记“逾期贷款”科目
- B.以蓝字借记“逾期贷款”科目同时以红字借记“短期贷款”科目
- C.采用蓝字反向记账方法借记“逾期贷款”科目贷记“短期贷款”科目
- D.采用蓝字反向记账方法借记“短期贷款”科目贷记“逾期贷款”科目
- E.以红字借记“逾期贷款”科目同时以蓝字借记“短期贷款”科目
- A.建立评估机制
- B.建立监管评估的范围
- C.制定监管措施
- D.鼓励银行持续改善内部管理
- E.独立的法人操作风险管理部门
- A.全面风险管理
- B.资产风险权数
- C.内部评级
- D.市场纪律
- A.先收款后记账
- B.先记账后收款
- C.先借后货他行票据收妥抵用
- D.先内后外
- A.10
- B.5
- C.2
- D.1
- A.可以自由支配
- B.经人民银行审批可以使用
- C.经银监会审批可以使用
- D.不得投入使用
- A.上海证券交易所
- B.深圳证券交易所
- C.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 D.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 A.调节性
- B.短期性
- C.弥补性
- D.自主性
- A.债权人
- B.投资人
- C.中介人
- D.债务人
- A.商业银行
- B.储蓄银行
- C.养老基金
- D.信用合作社
- A.增加200万元
- B.减少200万元
- C.增加400万元
- D.不变
- A.资本成本
- B.可用资本成本
- C.资金成本
- D.可用资金成本
- A.1250
- B.1500
- C.1750
- D.2000
- A.金融租赁
- B.经营租赁
- C.杠杆租赁
- D.则务租赁
- A.1944年
- B.1945年
- C.1946年
- D.1947年
- A.黄金储备
- B.美元储备
- C.特别提款权
- D.其他债权
- A.谨慎性
- B.实质重于形式
- C.相关性
- D.重要性
- A.金融服务
- B.有价证券投资
- C.贸易信用
- D.官方储备
- A.资产类
- B.负债类
- C.损益类
- D.资产负债共同类
- A.各项存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100%
- B.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
- C.核心资不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
- D.附属资本余额/各项贷款余额×100%
- A.经纪商
- B.交易商
- C.做市商
- D.发行商
- A.贷款损失准备与各项贷款余额
- B.贷款损失准备与不良贷款余额
- C.各项贷款氽额与贷损失准备
- D.不良贷款余额与贷款损失准备
- A.调剂头寸
- B.投资
- C.补充资本
- D.固定资产贷款
- A.代用货币
- B.信用货币
- C.商品货币
- D.电子货币
- A.国家开发银行
- B.中国进出口银行
- C.中国农业发展银
- D.中国农业业银行
- A.借:单位活期存款—承兑申请入户 贷:应解汇款
- B.借:银行存款 贷:应解汇款
- C.借:贴现资产 贷:单位活期存款—承兑申请入户
- D.借:贴现负债 贷:单位活期存款—承兑申请入户
- A.会计主体
- B.会计分期
- C.持续经营
- D.货币计量
- A.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 B.土地使用权
- C.土地所有权
- D.机器、交通工具
- A.结构型
- B.成本推进型
- C.需求拉上型
- D.抑制型
- A.提高利率
- B.降低利率
- C.提高再贴现率
- D.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 A.现货交易
- B.远期交易
- C.期权交易
- D.信用交易
- A.良币驱逐劣币
- B.劣币驱逐良币
- C.货币价值不足
- D.不具有普遍可接受性
- A.45
- B.450
- C.495
- D.1250
- A.13.50
- B.135.00
- C.81.00
- D.320.00
- A.上涨
- B.下降
- C.不变
- D.没影响
- A.1次
- B.2次
- C.3次
- D.主要账户上有钱就可以随便支取
- A.T+0
- B.T+1
- C.T+2
- D.T+3
- A.转移风险
- B.信用中介
- C.资本聚集
- D.支付中全
- A.固定资本比率
- B.成本率
- C.流动比率
- D.资木风险比率
- A.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于所属经济体系
- B.市场风险是各种非系统性因素带来的
- C.市扬风险可以通过分散化予以消除
- D.市场风险相比于信用风险而言更难以分析和控制
- A.当期收入
- B.前期收入
- C.恒久性收入
- D.名义收人
- A.固定汇率制
- B.浮动汇率
- C.钉住汇率制
- D.联系汇率制
- A.新加坡
- B.纽约
- C.香港
- D.伦敦
- A.经营品种繁多
- B.经营过程复杂
- C.经营对象与货币有关
- D.经营周期不定
- A.官方汇率
- B.开盘汇率
- C.套算汇率
- D.实际汇率
- A.自主性交易
- B.自发性兖易
- C.调整性交易
- D.弥补性交易
- A.基本存款账户
- B.一般存款账户
- C.临时存款账户
- D.专用存款账户
- A.中央银行
- B.商业银行
- C.社会大众
- D.其他金融机构
- A.一元多头式监管体制
- B.二元多头式监管体制
- C.集权式监管体制
- D.跨国式监管体制
- A.全面风险管理原则
- B.垂直管理原则
- C.集中管理原则
- D.独立性原则
- A.增加
- B.减少
- C.不变
- D.无影响
- A.贷款业务
- B.投资业务
- C.担保业务
- D.财务胸时考投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