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 001.25
- B.1 201.5
- C.12 015
- D.12 585
- A.收缩高风险资产规模
- B.扩大贷款规模
- C.发行优先股
- D.增加长期次级债务
- A.525
- B.756
- C.1 682.1
- D.1 869
- A.75.75
- B.78.00
- C.41.40
- D.34.35
- A.67.50%
- B.69.51%
- C.72。l2%
- D.74.26%
- A.2.21%
- B.2.53%
- C.3.83%
- D.4.39%
- A.借记“单位活期存款”科目——丙袜业公司,贷记“单位活期存款”科目——甲时装商店
- B.借记“单位活期存款”科目——甲时装商店,贷记“单位活期存款”科目——丙袜业公司
- C.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科目,贷记“同业拆借”科目
- D.借记“单位活期存款”科目——甲时装商店,贷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科目
- A.银行汇票结算
- B.银行本票结算
- C.汇兑结算
- D.托收承付结算
- A.3
- B.6
- C.12
- D.24
- A.临时存款账户
- B.专用存款账户
- C.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 D.基本存款账户
- A.借:贷款——本金 1000000 贷:现金 1000000
- B.借:单位活期存款 1 000000 贷:贷款——本金 1 000000
- C.借:贷款——本金 1 000000 贷:单位活期存款 1000000
- D.借:现金 1000000 贷:贷款——本金 1000000
- A.基本存款
- B.一般存款
- C.临时存款
- D.专用存款
- A.现金
- B.转账支票
- C.委托收款
- D.银行本票
- A.1 210
- B.2 130
- C.2 180
- D.3 160
- A.2 160
- B.3 030
- C.2 060
- D.3 150
- A.直接标价法
- B.国际标准标价法
- C.一揽子标价法
- D.美元标价法
- E.间接标价法
- A.美国
- B.加拿大
- C.日本
- D.法国
- E.英国
- A.1 060
- B.2 030
- C.2 150
- D.3 060
- A.支票
- B.银行本票
- C.银行汇票
- D.商业本票
- E.商业汇票
- A.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
- B.中央银行间接调控利率
- C.降低或提高市场利率水平
- D.国有商业银行直接调控利率
- E.中央银行直接调控利率
- A.能立即形成购买力,流动性强
- B.具有收益性
- C.主要流转于银行体系之内
- D.可以来源于银行贷款派生机制
- E.货币量代号是Mo
- A.出票金额
- B.出票日期
- C.收款人名称
- D.付款人名称
- E.出票人签章
- A.借记“活期存款”科目
- B.贷记“活期存款”科目
- C.借记“现金”科目
- D.贷记“现金”科目
- E.借记“定期存款”科目
- A.做市商
- B.交易商
- C.经纪商
- D.批发商
- E.零售商
- 25
-
国际信用的形式有( )。
- A.国际贸易信用
- B.国际商业信用
- C.国际银行信用
- D.国际间政府信用
- E.国际金融机构信用
- A.发行普通股
- B.国家财政拨款
- C.发行资本性债券
- D.利用留存收益
- E.发行优先股
- A.银行利率
- B.中央银行的监管
- C.回购期限
- D.市盈率
- E.股市行情
- A.价值尺度
- B.储藏手段
- C.支付手段
- D.世界货币
- E.流通手段
- A.营业利润
- B.利润总额
- C.净利润
- D.利息收入
- E.手续费收入
- A.安全性目标
- B.相对性目标
- C.效率性目标
- D.结构型目标
- E.公平性目标
- A.利率风险
- B.汇率风险
- C.流动性风险
- D.价格波动风险
- E.信用风险
- A.25%
- B.50%
- C.75%
- D.100%
- A.持有经济实力最强国家的货币作为外汇储备
- B.持有与本国贸易关系最密切国家的货币作为外汇储备
- C.持有尽可能多的外汇储备
- D.使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 A.经常
- B.资本与金融
- C.结算或平衡
- D.权益
- A.基本存款账户
- B.一般存款账户
- C.专业存款账户
- D.临时存款账户
- A.0.5
- B.1
- C.10
- D.50
- A.担保贷款
- B.抵押贷款
- C.保证贷款
- D.质押贷款
- A.金融租赁
- B.杠杆租赁
- C.经营租赁
- D.财务租赁
- A.贸易收支
- B.劳务收支
- C.转移收支
- D.错误与遗漏
- A.专业经理人
- B.专业托管人
- C.专业监管者
- D.专业持有人
- A.13.50
- B.135.00
- C.81.00
- D.320.00
- A.信用风险
- B.利率风险
- C.流动性风险
- D.市场风险
- A.资本市场
- B.股票市场
- C.同业拆借市场
- D.长期信贷市场
- A.上海证券交易所
- B.深圳证券交易所
- C.中国银行问市场交易商协会
- D.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 A.特别凭证
- B.特殊凭证
- C.特定凭证
- D.一般凭证
- A.费米悖论
- B.克鲁格曼悖论
- C.芝诺悖论
- D.特里芬难题
- 47
-
回购协议的实质是( )。
- A.买卖证券融资
- B.购买资产
- C.抵押证券融资
- D.回购资金
- A.外汇静态含义
- B.外汇动态含义
- C.国际储备静态含义
- D.国际储备动态含义
- A.会计主体
- B.持续经营
- C.货币计量
- D.会计分期
- A.借款人能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 B.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 C.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但是只要执行担保就不会出现损失
- D.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 A.合约标准化
- B.灵活性
- C.逐日盯市制
- D.直接清算制
- A.10%
- B.20%
- C.30%
- D.40%
- A.操作风险
- B.利率风险
- C.汇率风险
- D.国家风险
- A.不能转账
- B.不能取现
- C.可以取现可以转账
- D.不能转账可以取现
- A.5%
- B.10%
- C.15%
- D.20%
- A.普通股和优先股
- B.国家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和外资股
- C.A种股票和B种股票
- D.上市股票和非上市股票
- A.66
- B.68
- C.72
- D.74
- A.信用风险
- B.国家风险
- C.转移风险
- D.市场风险
- A.年化收益率
- B.月化收益率
- C.债券收益率
- D.存款利息率
- A.各项存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X l00%
- B.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X l00%
- C.核心资本余额÷各项存款余额X l00%
- D.附属资本余额÷各项贷款余额X l00%
- A.45
- B.37.5
- C.25
- D.12.5
- A.中央银行
- B.储蓄银行
- C.贴现银行
- D.投资银行
- A.全面风险管理原则
- B.垂直管理原则
- C.集中管理原则
- D.独立性原则
- A.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
- B.存入日挂牌公告的该档次定期存款利率计付
- C.支取目挂牌公告的定期存款利率计付
- D.定活两便储蓄存款的规定办理
- A.客户从其他金融企业划入款项
- B.归还中央银行贷款
- C.支付同业往来利息
- D.调增法定存款准备金
- A.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
- B.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存款
- C.向同业的拆借
- D.在同业的存款
- A.贝壳
- B.金币
- C.交子
- D.人民币
- A.借:定期储蓄存款 利息支出 贷:库存现金
- B.借:定期储蓄存款 应付利息 利息支出
- C.借:定期储蓄存款 应付利息 贷:库存现金
- D.借:活期储蓄存款 应付利息 贷:库存现金
- A.谨慎性
- B.实质重于形式
- C.相关性
- D.重要性
- A.资产业务
- B.负债业务
- C.中间业务
- D.表外业务
- A.关注类贷款
- B.次级类贷款
- C.可疑类贷款
- D.损失类贷款
- A.贷款业务
- B.投资业务
- C.担保业务
- D.财务顾问与投资咨询
- A.政府债券
- B.金融债券
- C.公司债券
- D.次级债券
- A.借:单位活期存款贷:利息收入
- B.借:贷款损失准备贷:利息收入
- C.借:应收利息 贷:利息收入
- D.借:应收利息贷:单位活期存款
- A.交易动机货币需求
- B.预防动机货币需求
- C.投机性货币需求
- D.消费性货币需求
- A.商业银行
- B.储蓄银行
- C.养老基金
- D.信用合作社
- A.对外发放的贷款和收回的贷款
- B.取得或收回权益性证券的投资
- C.权益性资本取得的现金
- D.购买或收回债券投资
- A.4%
- B.6%
- C.8%
- D.10%
- A.固定资本比率
- B.成本率
- C.流动比率
- D.资本风险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