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出具申请书
- B.支付相应结算费用
- C.及时履行承兑赎单手续
- D.核实密押印鉴
- A.核实所受单据形式上与申请书指示的一致性
- B.如遇对方拒绝承兑汇票,明示代收行是否制作拒绝证书
- C.承担一部分连带付款责任
- D.调查付款人的资金信誉
- A.信汇
- B.电汇
- C.脱手
- D.信用证
- A.委托人
- B.保兑人
- C.授信人
- D.受票人
- A.可以受理,但要处以罚款
- B.不予受理,并要处罚
- C.不予受理
- D.告知持票人该笔款项仍应由出票人承担付款责任
- A.借记“单位话期存款”科目——丙袜业公司,贷记“单位活期存款”科目——甲时装商店
- B.借记“单位活期存款”科目——甲时装商店,贷记“单位活期存款”科目——丙袜业公司
- C.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科目,贷记“同业拆借”科目
- D.借记“单位活期存款”科目——甲时装商店,贷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科目
- A.临时存款账户
- B.专用存款账户
- C.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 D.基本存款账户
- A.银行汇票结算
- B.银行本票结算
- C.汇兑结算
- D.托收承付结算
- A.3.13%
- B.4.38%
- C.7.50%
- D.10.00%
- A.增加普通准备金
- B.减少未分配利润
- C.减少长期次级债务
- D.减少信用贷款
- A.1.5
- B.2.5
- C.2.8
- D.6.0
- A.2.5
- B.3.0
- C.3.5
- D.6.0
- A.基础头寸减少、不影响可用头寸
- B.基础头寸增加、不影响可用头寸
- C.基础头寸减少、可用头寸减少
- D.基础头寸增加、可用尖寸增加
- A.当日客户贷款即转行内存款
- B.当日客户贷款提款额
- C.现金收支变化数
- D.同城票据清算轧差数
- A.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存款
- B.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
- C.业务库存现金
- D.在其他银行的同业存款
- A.3010
- B.2610
- C.1810
- D.1410
- A.25.00
- B.15.75
- C.3.15
- D.1.58
- A.储户是银行的债务人
- C.银行是储户的债权人
- B.储户是银行的债权人
- D.银行是储户的债务人
- A.112.50
- B.45.00
- C.32.50
- D.24.45
- A.78.75
- B.45.00
- C.37.80
- D.22.50
- A.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增加
- B.降低本国对国际资源的利用效率
- C.增加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 D.增加偿付外债压力
- E.降低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
- A.国内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 B.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
- C.不利于与其他国家发展对等经贸关系
- D.本币在过际上的地位下降
- E.国际资信水平下降
- A.风险监测
- B.风险控制
- C.风险分析
- D.风险评估
- E.风险防范
- A.资产负债比例
- B.核心负债比例
- C.流动性比例
- D.速动性比例
- E.流动性缺口率
- A.信息披露
- B.审计检查
- C.资本监管
- D.风险评级
- E.公众监督
- A.银行汇票
- B.定额银行本票
- C.委托收款
- D.托收承付
- E.汇兑
- A.政府债券
- B.公司债券
- C.金融债券
- D.银行本票
- E.股票
- A.自主审查和决定贷款
- B.决定贷款金额和期限
- C.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
- D.为委托人垫付资金E.根据合同规定,采取使贷款免受损失的措施
- A.再贷款
- B.再贴现
- C.再抵押
- D.冉回购
- E.在公开市场上出售证券
- A.期限固定
- B.不办理提前支取
- C.到期前可流通转让
- D.可分段计息
- E.不计逾期利息
- A.提高银行盈利水平
- B.提高资本收益率
- C.保护存款人利益
- D.保护债权人利益
- E.维持国际间银行业公平竞争
- A.低价
- B.平价
- C.溢价
- D.高价
- E.折价
- A.商业承兑
- B.政府承兑
- C.银行承兑
- D.交易商承兑
- E.市场承兑
- A.财务公司
- B.投资银行
- C.商业银行
- D.政策性银行
- E.典当行
- A.转贴现利率
- B.再贷款利率
- C.再贴现利率
- D.同业拆借利率
- E.优惠贷款利率
- A.对外租赁
- B.内部租赁
- C.金融租赁
- D.经营租赁
- E.杠杆租赁
- A.信用是商品经济过度扩张的重要条件
- B.信用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
- C.信用是加重国民经济结构失衡的条件
- D.信用可以促进利润的平均化
- E.信用为许多投机行为提供了条件
- A.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B.在公开市场卖出有价证券
- C.增加再贴现票据融资
- D.减少外汇储备
- E.增加黄金储备
- A.投机动机
- B.流通动机
- C.保值动机
- D.交易动机
- E.预防动机
- A.1944年
- B.1945年
- C.1946年
- D.1947年
- A.可转换债券支付对方债务
- B.私人现金支付对方债务
- C.企业现金支付对方债务
- D.国际储备支付国际间债务
- A.开证行
- B.议付行
- C.保兑行
- D.偿付行
- A.直接标价法
- B.间接标价法
- C.欧元标价法
- D.美元标价法
- A.资本流出,本币汇率下跌
- B.资本流入,本币汇率上升
- C.资本流出,本币汇率上升
- D.资本流入,本币汇率下跌
- A.外汇投机者的收益
- B.银行外汇业务的收入
- C.金融市场的溢价
- D.银行客户的收益
- A.金融监管成本指金融监管带来的直接物质损耗和间接效率损失
- B.金融监管人员的工资等行政支出属于直接成本
- C.被监管机构如商业银行为配合监管而提供报表属于间接成本
- D.间接成本的表现方式一般较为隐蔽
- A.1O0%
- B.50%
- C.75%
- D.20%
- A.10%
- B.25%
- C.50%
- D.60%
- A.狭义金融监管
- B.金融宏观调控
- C.广义金融监管
- D.银行内部控制
- A.全面风险管理原则
- B.集中管理原则
- C.垂直管理原则
- D.独立性原则
- A.信用风险
- B.操作风险
- C.市场风险
- D.利率风险
- A.申请转汇,但不得申请撤销
- B.申请退汇,但不得申请转舡
- C.申请撤销,也可以申请转汇
- D.申请进汇,也可以申请转汇
- A.信用风险
- B.利率风险
- C.市场风险
- D.流动性风险
- A.仅限同城内
- B.仅限异地间
- C.同城、异地均可
- D.仅限同一票据交换
- A.6.41%
- B.8.93%
- C.11.37%
- D.15.85%
- A.13.33%
- B.13.99%
- C.80.00%
- D.83.93%
- A.活期存款
- B.定期存款
- C.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D.现金
- A.进账单
- B.现金收、付传票
- C.转账借、贷方传票
- D.特种转账借、贷方传票
- A.客观性原则
- B.相关性原则
- C.可比性原则
- D.重要性原则
- A.缺乏流动性的资产
- B.不良资产
- C.文物资产
- D.银行资产
- A.一级分类制度
- B.四级分类制度
- C.五级分类制度
- D.人绒分类制度
- A.四级
- B.五级
- C.十二级
- D.二十一级
- A.转账卡
- B.贷记卡
- C.借记卡
- D.储值卡
- A.贷款
- B.国库券
- C.现金
- D.资本
- A.高盈利性资产
- B.高流动性资产
- C.高衍生性资产
- D.高风险性资产
- A.8%
- B.25%
- C.60%
- D.75%
- A.浮息贷款
- B.准备金贷款
- C.中长期贷款
- D.抵押贷款
- A.流动性
- B.安全性
- C.盈利性
- D.流动性
- A.利随本清
- B.按月结息
- C.按季结息
- D.按年结息
- A.T+O
- B.T+1
- C.T+2
- D.T+3
- A.远期交易比期货交易的规范陛更强
- B.远期交易比期货交易的信用风险小
- C.远期交易比期货交易的交易成本低
- D.期货交易可以看做是标准化的远期交易
- A.向中央银行借款
- B.发行金融债券
- C.同业拆借
- D.回购
- A.证券承销商
- B.证券经纪商
- C.证券自营商
- D.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 A.500
- B.50
- C.5
- D.20
- A.国有商业银行
- B.股份制商业银行
- C.政策性银行
- D.中央银行
- A.中国证崎会
- B.中国银监会
- C.中国人民银行
- D.国务院货币政策委员会
- A.即期市场和远期市场
- B.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 C.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
- D.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 A.保全资产
- B.资产证券化
- C.企业重组
- D.清算资产
- A.金融租赁公司
- B.财务公司
- C.投资银行
- D.合作银行
- A.利率风险
- B.金融危机风险
- C.非系统性风险
- D.系统性风险
- A.做市商
- B.经纪商
- C.中间商
- D.服务商
- A.存款
- B.贷款
- C.支付
- D.结算
- A.76
- B.92
- C.98
- D.102
- A.储蓄中介
- B.支付中介
- C.信用中介
- D.征信中介
- A.225.00
- B.18.50
- C.22.50
- D.135
- A.信贷资金供给
- B.信贷资金需求
- C.信贷资金结构
- D.信贷资金规模
- A.出口信贷
- B.延期付款
- C.按揭贷款
- D.补偿贸易
- A.增加税收
- B.发行国债
- C.挤占银行信贷资金
- D.增加货币发行
- A.银行信用和债券发行
- B.现金投放和现金同笼
- C.加速资本周转和节约流通费用
- D.形成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 A.财政收支
- B.商品流通
- C.银行信贷
- D.资本市场
- A.108000
- B.90000
- C.60000
- D.13500
- A.跑马式通货膨胀
- B.结构型通货膨胀
- C.开放型通货膨胀
- D.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 A.国家征信
- B.个人征信
- C.金融征信
- D.社会征信
- A.财政赤字规模
- B.金融市场规模
- C.商业银行信贷能力
- D.市场利率
- A.货币流通速度
- B.GDP增长率
- C.失业率
- D.汇率
- A.交易动机货币需求
- B.预防动机货币需求
- C.投机性货币需求
- D.消费性货币需求
- A.M和V短期内稳定
- B.T和P短期内稳定
- C.P和V短期内稳定
- D.T和V短期内稳定
- A.现金投放
- B.现金发行
- C.现金归行
- D.现金回笼
- 99
-
商品货币是一种( )。
- A.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
- B.信用货币
- C.贵金属货币
- D.作为货币的价值与作为普通商品价值相等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