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流动比率
- B.资本风险比率
- C.成本率
- D.固定资本比率
- A.节约业务管理费开支
- B.降低存款利率
- C.减少营业外支出
- D.搞好债券投资的最佳组合,增加债券利息收入
- A.国家信用
- B.消费信用
- C.银行信用
- D.质押贷款
- A.该比率已控制在银行财务制度规定的最高限额指标内
- B.该比率超过了银行财务制度规定的最高限额指标
- C.针对该指标该行应拿出较大比率的资本金用于购置本行固定资产
- D.针对该指标银行应拿出较大比率的资本金用于购买国库券
- A.0.98
- B.2.39
- C.9.67
- D.10.2
- A.504
- B.3 024
- C.6 048
- D.6 456.61
- A.1 001.25
- B.1 201.5
- C.12 015
- D.12 585
- A.525
- B.756
- C.1 682.1
- D.1 869
- A.发行优先股会影响原有股东对商业银行的控制权
- B.发行优先股超过一定限度会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誉
- C.发行优先股会加重商业银行负担,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的灵活性
- D.不可能发行可转为普通股的优先股,集资形式不灵活
- A.25万
- B.50万
- C.100万
- D.1亿
- A.国家资本
- B.法人资本
- C.个人资本
- D.外商资本
- A.信用中介
- B.支付中介
- C.信用创造
- D.金融服务
- A.储户是银行的债务人
- B.储户是银行的债权人
- C.银行是储户的债权人
- D.银行是储户的债务人
- A.25.00
- B.15.75
- C.3.15
- D.1.58
- A.M1
- B.M2
- C.M3
- D.M4
- A.78.75
- B.45.00
- C.37.80
- D.22.50
- A.112.50
- B.45.00
- C.32.50
- D.24.45
- A.金融债券
- B.商业票据
- C.企业债券
- D.M2
- A.130 799.37
- B.134 334.41
- C.120 048.33
- D.1 27 415.41
- A.60 945.97
- B.50 616.89
- C.46 251.35
- D.64 089.62
- A.多计资产或收益
- B.少计资产或收益
- C.多计负债或费用
- D.少计负债或费用
- E.多计资产或费用
- A.机构
- B.业务
- C.技术
- D.设备
- E.高级管理人员
- A.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
- B.调节政府收支不平衡的手段
- C.筹集巨额资金的重要手段
- D.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 E.是现代经济中最主要的信用形式
- A.价值尺度
- B.贮藏手段
- C.支付手段
- D.世界货币
- E.流通手段
- A.实收股本
- B.优先股
- C.可转换债券
- D.公开储备
- E.长期次级债务
- A.依法管理原则
- B.适度竞争原则
- C.统一监管原则
- D.安全性原则
- E.效益性原则
- A.金融机构往来支出
- B.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C.现金
- D.向中央银行借款
- E.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
- A.活期存款账户
- B.定期存款账户
- C.证券账户
- D.资金账户
- E.结算账户
- A.基本存款账户
- B.临时存款账户
- C.活期存款账户
- D.一般存款账户
- E.专用存款账户
- A.银行信贷原因
- B.国际收支原因
- C.市场因素
- D.国家财政原因
- E.经济结构原因
- A.国内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 B.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
- C.不利于与其他国家发展对等经贸关系
- D.本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下降
- E.国际资信水平下降
- A.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 B.国家开发银行
- C.中国进出口银行
- D.浦东发展银行
- E.深圳发展银行
- A.备用金存款计息
- B.通知存款计息
- C.专项存款计息
- D.保证金存款计息
- E.透支利息计算
- A.国际金融领域的协调
- B.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
- C.金融行业的自律
- D.市场约束
- E.金融从业人员教育
- A.制定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的规章制度和办法
- B.执行有关银行问同业拆借市场管理规定的行为
- C.执行有关外汇管理规定的行为
- D.执行看关反洗钱规定的行为
- E.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管
- A.光票托收
- B.汇票托收
- C.跟单托收
- D.附单托收
- E.信汇托收
- A.沟通资金供求双方的金融中介
- B.金融市场
- C.金融调控机构
- D.金融监管机构
- E.金融资本
- A.票据市场
- B.同业拆借市场
- C.回购市场
- D.证券投资基金
- E.可转让大额存单市场
- A.高于名义利率
- B.低于名义利率
- C.高于实际利率
- D.低于实际利率
- A.会计主体假定
- B.持续经营假定
- C.会计分期假定
- D.货币计量假定
- A.财政收支
- B.商品流通
- C.银行信贷
- D.资本市场
- A.托收承付结算每笔的金额起点是1 000元
- B.使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收款单位和付款单位可以是任何单位和个人
- C.代销、寄销、赊销商品的款项,不得办理托收承付的结算
- D.验单付款的承付期是10天
- A.印钞厂
- B.银行
- C.财政
- D.政府
- A.承兑业务
- B.担保业务
- C.承诺业务
- D.代理业务
- A.调节性
- B.短期性
- C.弥补性
- D.自主性
- A.交易性
- B.预防性
- C.消费性
- D.投机性
- A.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
- B.信用货币
- C.贵金属货币
- D.作为货币的价值与作为普通商品价值相等的货币
- A.国家征信
- B.个人征信
- C.金融征信
- D.社会征信
- A.经营租赁
- B.金融租赁
- C.杠杆租赁
- D.服务租赁
- A.514 194
- B.504 194
- C.497 750
- D.487 750
- A.对外发放的贷款和收回的贷款
- B.取得或收回权益性证券的投资
- C.权益性资本取得的现金
- D.购买或收回债券投资
- A.商品货币
- B.代用货币
- C.信用货币
- D.电子货币
- A.全面风险管理原则
- B.垂直管理原则
- C.集中管理原则
- D.独立性原则
- A.信用风险
- B.操作风险
- C.市场风险
- D.利率风险
- A.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 B.欧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欧元挂钩
- C.人民币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人民币挂钩
- D.英镑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英镑挂钩
- A.存放同业款项
- B.同业存放款项
- C.同业拆人
- D.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A.各项利息支出
- B.业务管理费
- C.营业支出
- D.各项利息支出+业务管理费
- A.累计利息总数
- B.应付利息数
- C.累计存款余额与利率的乘积
- D.每次存款余额与其实际存期的乘积
- A.3 900
- B.15 600
- C.31 200
- D.62 400
- A.股票
- B.定期存单
- C.公债
- D.证券投资基金
- A.固定资本比率
- B.成本率
- C.流动比率
- D.资本风险比率
- A.增加税收
- B.发行国债
- C.挤占银行信贷资金
- D.增加货币发行
- A.安全性
- B.流动性
- C.效益性
- D.谨慎性
- A.证券公司
- B.商业银行
- C.人民银行及派出分支机构
- D.证券交易所
- A.83.93%
- B.13.33%
- C.80%
- D.13.99%
- A.货币流通速度
- B.利率
- C.物价水平
- D.货币供给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比较
- A.增加
- B.减少
- C.不变
- D.不可预测
- A.转账卡
- B.贷记卡
- C.借记卡
- D.储值卡
- A.100%
- B.50%
- C.75%
- D.20%
- A.全部流动资金
- B.流动与固定资产之和
- C.随时可用的资金
- D.一定时期的可用资金
- A.上涨
- B.下降
- C.不变
- D.没影响
- A.现金发行
- B.现金投放
- C.现金归行
- D.现金回笼
- A.基准风险
- B.重新定价风险
- C.期权风险
- D.利率变动风险
- A.现金发行
- B.现金投放
- C.现金归行
- D.现金回笼
- A.4.08%
- B.4%
- C.0.333%
- D.16.33%
- A.提高信用贷款的比例
- B.发行可转换债券
- C.向中央银行借款
- D.减持国库券
- A.短期投资
- B.长期投资
- C.抵押放款
- D.拆放同业
- A.现金资产
- B.流动资产
- C.固定资产
- D.央行存款
- A.商业银行
- B.储蓄银行
- C.养老基金
- D.信用合作社
- A.贸易收支
- B.劳务收支
- C.转移收支
- D.资本与金融项目
- A.发起人
- B.管理人
- C.经理人
- D.托管人
- A.操作风险
- B.市场风险
- C.利率风险
- D.国家风险
- A.借款人
- B.存款人
- C.贷款人
- D.担保人
- A.信用风险
- B.操作风险
- C.法律风险
- D.声誉风险
- A.支付的货币形式不同
- B.支付工具的不同
- C.支付的地域不同
- D.付款主体的不同
- A.债务资本
- B.二级资本
- C.附属资本
- D.核心资本
- A.再贷款
- B.再贴现
- C.转抵押
- D.在公开市场上出售证券
- A.即期汇票的跟单托收
- B.远期汇票的跟单托收
- C.运输单据的跟单托收
- D.保险单的跟单托收
- A.商品
- B.货币
- C.证券
- D.资本
- A.本身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
- B.是货币形式发展最原始的形式
- C.是一种价值符号
- D.有充足的金银货币或等值的金银条块作为保证
- A.即期汇率
- B.远期汇率
- C.交割汇率
- D.套算汇率
- A.当期的收入
- B.过去的收入
- C.恒久性收入
- D.未来的收入
- A.浮息贷款
- B.准备金贷款
- C.中长期贷款
- D.抵押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