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2 500
- B.5 000
- C.7 500
- D.10 000
- A.2 500
- B.5 000
- C.7 500
- D.10 000
- A.1所做的交易属于看跌期权,期权费为2 500元
- B.1所做的交易属于卖出期权,期权费为500元
- C.1所做的交易属于买进期权,期权费为2 500元
- D.1所做的交易属于卖出期权,期权费为7 500元
- A.不同证券价格的波动幅度
- B.证券行情变化趋势
- C.利率水平
- D.期权合同有效期长短
- A.64 000
- B.60 000
- C.40000
- D 34000
- A.2 000
- B.3 000
- C.5 000
- D.10 000
- A.100 000
- B.84 000
- C.70 000
- D.64 000
- A.保证金空头交易
- B.保证金多头交易
- C.看涨期权交易
- D.看跌期权交易
- A.法规允许买卖原则
- B.减少风险原则
- C.易于拍卖原则
- D.抵押物次选原则
- A.担保贷款
- B.短期贷款
- C.质押贷款
- D.信用贷款
- A.技术性能
- B.现值大小
- C.市场变化
- D.可售程度
- A.2500
- B.5000
- C.10 000
- D.30 000
- A.获取利润
- B.增加资产的流动性
- C.提高资产的安全性
- D.调节货币供应量
- A.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 B.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 C.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债券及外汇
- D.再贴现
- A.资产
- B.负债
- C.中间
- D.表外
- A.为执行货币政策而开展的业务
- B.为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业务
- C.为政府部门提供服务的业务
- D.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业务
- A.增加普通准备金
- B.减少未分配利润
- C.减少长期次级债务
- D.减少信用贷款
- A.1.5
- B.2.5
- C.2.8
- D.6.0
- A.3.13%
- B.4.38%
- C.7.50%
- D.10.00%
- A.再贴现
- B.转贴现
- C.转抵押
- D.同业拆借
- E.回购协议
- A.期限长
- B.期限短
- C.风险大
- D.风险小
- E.收益高
- A.2.5
- B.3.0
- C.3.5
- D.6.0
- A.信用贷款
- B.担保贷款
- C.消费贷款
- D.票据贴现
- E.委托贷款
- A.政策性银行
- B.外资银行
- C.汽车金融公司
- D.保险公司
- E.基金管理公司
- A.监管人员的工资等行政支出
- B.各种检查的费用
- C.被监管当局承担的为配合监管而支出的成本
- D.监管削弱竞争导致静态低效率
- E.监管妨碍创新导致动态低效率
-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B.金融企业服务质量
- C.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 D.国家金融法规
- E.存款种类的多少
- A.货币流通速度
- B.商品数量
- C.商品价格
- D.到期应支付的总额
- E.赊销商品价格总额
- A.以外币表示的国外资产
- B.可以兑换成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币资产
- C.在国际上能得到偿还的货币债权
- D.以国际信誉为基础
- E.与特别提款权相关联
- A.按原存款期限办理转期续存
- B.所生利息并人本金
- C.按转存日利率重新起息
- D.不开新存单
- E.重新开存单
- A.再贷款
- B.再贴现
- C.再抵押
- D.再回购
- E.在公开市场上出售证券
- A.质地均匀
- B.便于分割和携带
- C.体积小、价值高
- D.内在价值稳定
- E.国家能以政治强权筹造和推行
- A.资本相对过剩
- B.利用国际金融资源措施的普及化
- C.汇率与利率的变化
- D.通货膨胀
- E.国际投机者的恶性投机
- A.受信人相同
- B.关系人不同
- C.流动性不同
- D.期限的伸缩性不同
- E.付息方式和利率水平不同
- A.银行汇票起点金额为1万元
- B.银行汇票的付款人是银行汇票的出票银行
- C.银行汇票不能用于支取现金
- D.单位和个人的各种款项结算,均可使用银行汇票
- E.背书可以附有条件
- A.信息披露
- B.审计检查
- C.资本监管
- D.风险评级
- E.公众监督
- A.三日
- B.五日
- C.十日
- D.十五日
- A.基金会
- B.储金会
- C.基金管理公司
- D.结算中心
- A.信用合作社
- B.投资基金
- C.资产管理公司
- D.信托公司
- A.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
- B.资本规模
- C.资本风险
- D.负债规模
- A.定期储蓄存款
- B.活期储蓄存款
- C.结息日
- D.存入日
- A.货币流通速度
- B.GDP增长率
- C.失业率
- D.汇率
- A.商业信用
- B.银行信用
- C.国家信用
- D.消费信用
- A.增加200万元
- B.减少200万元
- C.增加400万元
- D.不变
- A.活期存款利率
- B.定期存款利率
- C.定活两便存款利率
- D.通知存款利率
- A.普通股和优先股
- B.国家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和外资股
- C.A种股票和B种股票
- D.上市股票和非上市股票
- A.T+0
- B.T+1
- C.T+2
- D.T+3
- A.全面风险管理原则
- B.集中管理原则
- C.垂直管理原则
- D.独立性原则
- A.自主性交易
- B.自发性交易
- C.调整性交易
- D.弥补性交易
- A.M0
- B.M1
- C.M0和M1
- D.M2
- A.盈利
- B.增加资产
- C.减少资产
- D.调节货币供应量
- A.会计凭证
- B.会计分期
- C.会计分录
- D.会计主体
- A.关键货币
- B.美元
- C.基础货币
- D.世界货币
- A.国有商业银行
- B.股份制商业银行
- C.政策性银行
- D.中央银行
- A.注册资本
- B.二级资本
- C.从属资本
- D.一级资本
- A.国库券
- B.金融债券
- C.银行承兑汇票
- D.股票
- A.主体
- B.经营机构
- C.服务机构
- D.监管机构
- A.市价委托
- B.限价委托
- C.柜台委托
- D.自动委托
- A.直接标价法
- B.间接标价法
- C.欧元标价法
- D.美元标价法
- A.增加
- B.减少
- C.先减后增
- D.先增后减
- A.国际之间
- B.国际市场上
- C.海外市场上
- D.全球一体化市场上
- A.支票
- B.现金
- C.存款
- D.贷款
- A.资产业务
- B.负债业务
- C.表外业务
- D.特别业务
- A.贷款期限
- B.贷款风险程度
- C.贷款风险的性质
- D.贷款风险的表现形式
- A.上涨
- B.下降
- C.不变
- D.没影响
- A.客观性原则
- B.可比性原则
- C.清晰性原则
- D.相关性原则
- A.持有经济实力最强国家的货币作为外汇储备
- B.持有与本国贸易关系最密切国家的货币作为外汇储备
- C.持有尽可能多的外汇储备
- D.使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 A.定期存款
- B.活期存款
- C.定活两便存款
- D.通知存款
- A.汇款人
- B.汇出行
- C.汇人行
- D.收款人
- 79
-
第 23 题 某银行上年末的有关财务指标为:营业支出4 800万元(其中,业务管理费为80元),营业收入6 400万元(其中,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380万元),经计算该银行上年的成本率为( )。
- A.73.75%
- B.75.00%
- C.78.41%
- D.79.73%
- A.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 B.票据结算和非票据结算
- C.同城结算和异地结算
- D.国际结算和国内结算
- A.营业成本/(全部存款资金一法定准备金)
- B.(利息成本+营业成本)/全部存款资金
- C.(利息成本+营业成本)/(全部存款资金一支付准备金)
- D.(利息成本+营业成本)/(全部存款资金一法定准备金一支付准备金)
- A.限定使用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名单
- B.调整黄金官价
- C.适当削减特别提款权的作用
- D.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融资
- A.受益凭证
- B.存托凭证
- C.股权凭证
- D.基金债券
- A.转贴现
- B.再贴现
- C.转贷款
- D.再贷款
- A.关注贷款
- B.次级贷款
- C.可疑贷款
- D.损失贷款
- A.跑马式通货膨胀
- B.结构型通货膨胀
- C.开放型通货膨胀
- D.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 A.不确定性
- B.可测性
- C.可控性
- D.相关性
- A.清算
- B.交割
- C.过户
- D.对冲
- A.结算业务凭证
- B.现金收、付传票
- C.转账借、贷方传票
- D.特种转账借、贷方传票
- A.贷款期限
- B.贷款风险程度
- C.贷款风险的性质
- D.贷款风险的表现形式
- A.外国金融债券
- B.欧洲金融债券
- C.美元债券
- D.美国债券
- A.出票人
- B.背书人
- C.原记载人
- D.付款人
- A.金融债券是商业银行中长期资金的重要来源
- B.发行金融债券要受发行机构信用等级的约束
- C.金融债券利率高于同期储蓄存款利率
- D.金融债券会受到金融企业原有存贷关系的束缚
- A.等于面值金额
- B.高于面值金额
- C.低于面值金额
- D.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而定
- A.现金发行
- B.现金投放
- C.现金归行
- D.现金回笼
- A.1944年
- B.1945年
- C.1946年
- D.1947年
- A.可以自由支配
- B.经人民银行审批可以使用
- C.经银监会审批可以使用
- D.不得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