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核实所收单据形式上与申请书指示的一致性
- B.如遇对方拒绝承兑汇票,明示代收行是否制作拒绝证书
- C.承担一部分连带付款责任
- D.调查付款人的资金信誉
- A.出具申请书
- B.支付相应结算费用
- C.及时履行承兑赎单手续
- D.核实密押印鉴
- A.委托人
- B.保兑人
- C.授信人
- D.受票人
- A.信汇
- B.电汇
- C.托收
- D.信用证
- A.3. 13%
- B.1. 38%
- C.7. 50%
- D.10.00%
- A.增加普通准备金
- B.减少未分配利润
- C.减少长期次级债务
- D.减少信用贷款
- A.2.5
- B.3.0
- C.3.5
- D.6.0
- A.1.5
- B.2.5
- C.3.5
- D.6.0
- A.基础头寸
- B.到期同业清出清入资金
- C.法定存款准备金调增调减额
- D.计提呆账准备金
- A.客户提现
- B.客户存现
- C.客户用现金还贷
- D.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
- A.550
- B.350
- C.250
- D.100
- A.改变存款结构
- B.增设网点
- C.提高存款工具流动性
- D.提高利率
- A.中央银行
- B.商业银行
- C.借款人
- D.金融同业
- A.存款结构
- B.单位成本内固定于变动成本的比重
- C.存款总量
- D.存款准备金率
- A.0. 10%
- B.1.92%
- C.2. 88%
- D.15.83%
- A.112.50
- B.45.00
- C.32.50
- D.24.45
- A.25.00
- B.15.75
- C.3.15
- D.1.58
- A.储户是银行的债务人
- B.储户是银行的债权人
- C.银行是储户的债权人
- D.银行是储户的债务人
- A.很难界定残值风险
- B.属于系统性风险
- C.有充足完备的量化数据基础
- D.存在风险与收益的准确对应关系
- E.大多是银行可控的内生风险
- A.外汇储备
- B.黄金储备
- C.战略物资储备
- D.特别提款权
- E.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 A.直接标价法
- B.国际标准标价法
- C.一篮子标价法
- D.美元标价法
- E.间接标价法
- A.银行汇票
- B.支票
- C.银行承兑汇票
- D.商业承兑汇票
- E.银行本票
- A.薪酬目标
- B.创新目标
- C.业绩目标
- D.信息目标
- E.合规性目标
- A.多计资产或收益
- B.少计资产或收益
- C.多计负债或费用
- D.少计负债或费用
- E.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预先估计入账
- A.向其他金融企业拆借的资金
- B.取得或收回权益性证券的投资
- C.购置或处置固定资产
- D.吸收权益性资本取得的现金
- E.发行债券借人的现金
- A.道德品格
- B.资本实力
- C.企业产权
- D.经营能力
- E.担保抵押品
- A.同业借款
- B.再贴现
- C.回购协议
- D.发行股票
- E.发行债券
- A.可永久使用
- B.不分散控股权
- C.发行手续简便
- D.发行费用较低
- E.不承担固定债务负担
- A.筹资人非稳定性
- B.股权所有者非固定性
- C.收益来源单一性
- D.融资关系直接性
- E.低风险性
- A.债券
- B.股票
- C.股指期货
- D.股票期权
- E.利率互换
- A.同业性
- B.市场准入性
- C.长期性
- D.大额性
- E.强制性
- A.信达资产管理公司
- B.长城资产管理公司
- C.华夏资产管理公司
- D.华融资产管理公司
- E.东方资产管理公司
- A.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
- B.借贷期限延长
- C.借贷风险降低
- D.借贷资本需求大于供给
- E.借贷风险提高
- A.做市商
- B.交易商
- C.经纪商
- D.批发商
- E.零售商
- A.转贴现利率
- B.再贷款利率
- C.再贴现利率
- D.存款准备金利率
- E.储蓄存款利率
- A.货币预期收益率
- B.固定收益债券利率
- C.预期物价变动率
- D.实际恒久收入变动率
- E.工资收入占总财富比率
- A.质地不均
- B.耐久性差
- C.内在价值不足
- D.便携性差
- E.储存性差
- A.一级储备
- B.二级储备
- C.三级储备
- D.四级储备
- A.经常项目
- B.资本与金融项目
- C.结算或平衡项目
- D.贸易项目
- A.—定数量的本币表示一定单位的外币
- B.一定数量的外币表示一定单位的本币
- C.一定数量的本币表示一定单位的黄金
- D.一定数量的本币表示一定单位的特别提款权
- A.间接投资
- B.直接投资
- C.国际借贷
- D.证券投资
- A.不利于出口
- B.不利于进口
- C.不利于出口与进口
- D.有利于进口与出口
- A.水平比较分析法
- B.历史比较分析法
- C.行业比较分析法
- D.“5C”分析法
- A.现场监管
- B.非现场监管
- C.风险评级
- D.资本监管
- A.市场风险
- B.信用风险
- C.操作风险
- D.法律风险
- A.金融风险要素与由其导致的损失难以完全预计
- B.金融风险不可测
- C.金融风险不可控
- D.金融风险与决策不相关
- A.付款人名称
- B.出票人签章
- C.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 D.收款人名称
- A.成本率
- B.流动比率
- C.营业利润率
- D.资本金利润率
- A.13.91%
- B.11.77%
- C.11.71%
- D.9.90%
- A.一笔贷款只能展期一次,展期期限最长不能超过原期的一半
- B.一笔贷款只能展期一次,但展期期限加起来不能超过原期限
- C.一笔贷款只能展期一次,展期最长不能超过原期的一半
- D.一笔贷款可以展期两次,展期期限加起来可以是原期限的两倍
- A.资产
- B.所有权益
- C.收人
- D.利润
- A.10 000
- B.1 000
- C.50
- D.1
- A.资产业务
- B.负债业务
- C.表外业务
- D.理财业务
- A.关注、次级、可疑
- B.逾期、呆滞、呆账
- C.可疑、呆滞、呆账
- D.次级、可疑、损失
- A.信托投资
- B.非自用不动产投资
- C.自用不动产投资
- D.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
- A.列宁
- B.马克思
- C.毛泽东
- D.邓小平
- A.定期存款
- B.专用存款
- C.协定存款
- D.储蓄存款
- A.存款
- B.贷款
- C.放款
- D.投资
- A.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
- B.商业银行贷款
- C.商业银行投资
- D.商业银行头寸和临时性资金余缺调剂
- A.买进期权
- B.看跌期权
- C.双向期权
- D.看涨期权
- A.折价
- B.平价
- C.等价
- D.溢价
- A.3 000
- B.28 000
- C.30 000
- D.31 000
- A.亏损2 000
- B.亏损3 000
- C.获利2 000
- D.获利3 000
- A.机构投资者
- B.证券筹资者
- C.自律性组织
- D.中介机构
- A.3.00
- B.3.03
- C.3.15
- D.3.30
- A.企业集团内部
- B.企业集团之间
- C.企业集团外部
- D.社会公众
- A.收益较低
- B.金额不统一
- C.流动性差
- D.审核手续繁琐
- A.复合式中央银行
- B.单一式中央银行
- C.准中央银行
- D.货币局
- A.每个投保的客户都能获得赔付
- B.保险理赔服务与保险费用支付同步进行
- C.通过保险能降低客户遭遇风险的可能性
- D.只有遇到风险损失的客户才有可能获得赔付
- A.兼并与收购
- B.财务顾问
- C.证券承销
- D.基金管理
- A.分业经营、综合监管
- B.分业经营、分业监管
- C.分业经营、混合监管
- D.综合经营、综合监管
- A.优惠利率
- B.基准利率
- C.市场利率
- D.实际利率
- A.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B.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 C.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D.中国人民银行
- A.信用中介服务体系
- B.信用法律制度体系
- C.信用信息供给体系
- D.信用监督管理体系
- A.利润率
- B.成本率
- C.收益率
- D.利息率
- A.转账卡
- B.贷记卡
- C.借记卡
- D.储值卡
- A.54 000
- B.13 500
- C.6 000
- D.4 500
- A.需求拉上型
- B.成本推进型
- C.结构型
- D.抑制型
- A.200
- B.400
- C.800
- D.3 200
- A.货币供应量增加
- B.货币供应量减少
- C.外汇储备增加
- D.外汇储备减少
- A.商品货币
- B.信用货币
- C.代用货币
- D.实物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