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减少
- B.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提高
- C.应付账款减少
- D.营业成本减少
- A.0.8
- B.1.2
- C.1.5
- D.4.0
- A.资产负债表
- B.工资表
- C.生产作业计划表
- D.利润表
- A.1.36
- B.2
- C.1.46
- D.1.58
- A.20%
- B.30%
- C.35%
- D.50%
- A.过程有偏
- B.过程无偏
- C.充足状态
- D.不足状态
- A.环境
- B.机器
- C.原料
- D.市场需求
- A.不足
- B.正常
- C.充足
- D.过剩
- A.不足
- B.正常
- C.充足
- D.过剩
- A.明确技术改造目标
- B.调查企业生产技术历史和现状
- C.提出改造方案
- D.可行性研究
- A.提高技术水平
- B.扩大再生产
- C.提高经济效益
- D.提高企业地位
- A.1.07
- B.1.00
- C.1.18
- D.1.41
- A.因技术改造需新追加的投资额
- B.技术改造中拆除的旧设备、旧设施等造成的损失金额
- C.技术改造的贷款利息
- D.拆除的固定资产回收利用的价值
- A.400
- B.470.5
- C.486.4
- D.498.6
- A.500
- B.515
- C.530
- D.535
- A.旧的生产能力的消失
- B.新技术的适应成本
- C.设备改造费用
- D.技术改造的时间成本
- A.收现能力提高
- B.销售额减少
- C.利润率提高
- D.资产流动性增强
- A.存货周转率
- B.资产负债率
- C.总资产周转率
- D.主营业务毛利率
- A.2.72
- B.2.86
- C.3.09
- D.4.76
- A.10.0%
- B.12.3%
- C.19.2%
- D.20.0%
- A.确定投资方向阶段
- B.编制投资计划书阶段
- C.项目的初步选择阶段
- D.项目拟定阶段
- E.项目的评价和决策阶段
- A.已获利息倍数
- B.速动比率
- C.产权比率
- D.资产负债率
- E.流动比率
- A.演讲法
- B.案例研究法
- C.情景模拟法
- D.行为示范法
- E.师带徒
- A.界定
- B.测量
- C.重复
- D.改进
- E.分析
- A.产生机会成本
- B.降低偿债能力
- C.增加管理成本
- D.增加信用风险
- E.降低整体资产收益率
- A.银行贷款
- B.可转换债
- C.认股权证
- D.可分离交易债券
- E.上市融资
- A.奖金可永久使用
- B.不稀释原股东股权
- C.资本成本低
- D.有抵税作用
- E.筹资风险小
- A.进取战略
- B.紧随战略
- C.保持地位战略
- D.冒险战略
- E.自行开发战略
- A.企业决策效率低下或经常出现决策失误
- B.企业沟通渠道不畅
- C.企业组织职能难以正常发挥
- D.企业财务报表出现重大异常
- E.企业缺乏创新
- A.探测性市场调查
- B.描述性市场调查
- C.因果性市场调查
- D.预测性市场调查
- E.连续性市场调查
- A.计划职能
- B.组织职能
- C.生产职能
- D.协调职能
- E.激励职能
- A.行业特点
- B.人员素质
- C.工作性质
- D.环境特征
- E.资本结构
- 33
-
企业生命周期包括( )。
- A.创业阶段
- B.集体化阶段
- C.规范化阶段
- D.集约化阶段
- E.精细化阶段
- A.发展资金自我积累
- B.组织结构垂直管理
- C.筹资渠道自主选择
- D.投资项目任意获得
- E.法人财产依法所有
- A.工艺专业化布置
- B.对象专业化布置
- C.混合式布置
- D.灵活式布置
- E.固定布置
- A.产品标准
- B.技术标准
- C.管理标准
- D.工作标准
- E.基础标准
- A.产生机会成本
- B.降低付现能力
- C.降低流动比率
- D.降低速运比率
- E.降低整体资产的收益率水平
- A.核心层
- B.紧密层
- C.半紧密层
- D.协作层
- E.组织层
- A.用无毒、无害原料替代有毒、有害原料
- B.改革工艺和设备
- C.改进运行操作管理
- D.回收废物、废热作为能量利用
- E.向员工免费提供洗涤用品
- A.决策的代价越高越不适合集权
- B.决策的影响面越广越不适合集权
- C.组织的规模越大越不适合集权
- D.主管人员的素质与集权分权无关
- E.环境的变化程度越快越大越不适合集权
- A.数据的离散程度
- B.质量控制水平
- C.质量管理有效性
- D.产品效益水平
- A.股利收人
- B.利息收入
- C.营业外收支净额
- D.其他业务利润
- A.合资企业式联盟
- B.股权参与式联盟
- C.功能协议式联盟
- D.框架协议式联盟
- A.上品使用不当
- B.产品过期销售
- C.产品存在缺陷
- D.产品被假冒
- A.集权型
- B.分权型
- C.网络型
- D.直线型
- A.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
- B.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
- C.与自然资源、人口资源相联系
- D.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联系
- A.市场需求预测
- B.市场供给预测
- C.市场营销组合预测
- D.收入预测
- A.正比关系
- B.反比关系
- C.非线性关系
- D.互相决定关系
- A.工艺专业化布置
- B.对象专业化布置
- C.混合式布置
- D.固定布置
- A.紧随战略
- B.进取战略
- C.冒险战略
- D.保持低位战略
- A.使用寿命
- B.设计寿命
- C.技术寿命
- D.经济寿命
- A.成长能力弱
- B.对债权人权益的保证程度低
- C.营运能力低
- D.长期偿债能力强
- A.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 B.企业领导超越自我的需要
- C.企业组织本身发展过程中的矛盾
- D.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 A.政府干预
- B.内部管理
- C.协议买卖
- D.行业规范
- A.收集数据、分析因素
- B.评价候选方案
- C.确定选址目标
- D.选定最终厂址
- A.复杂程度
- B.饱和程度
- C.难易程度
- D.内容和形式的变化
- A.同定布置
- B.工艺专业化布置
- C.对象专业化布置
- D.混合类型布置
- A.直线制
- B.职能制
- C.矩阵制
- D.事业部制
- 59
-
工作分析的主体是( )。
- A.进行工作分析的管理者和有关人员
- B.企业内部各个职位
- C.与各个职位有关的情况信息
- D.工作说明书
- A.净利润总额
- B.利润总额
- C.息税前利润总额
- D.营业利润总额
- A.5
- B.10
- C.30
- D.40
- A.每股收益最大化
- B.利润最大化
- C.股东财富最大化
- D.企业价值最大化
- A.社会制度的两重性
- B.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 C.生产目的的两重性
- D.企业属性的两重性
- A.技术标准
- B.管理标准
- C.工作标准
- D.方法标准
- 65
-
清洁生产的目标是( )。
- A.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
- B.提高生产效率
- C.保持生产工具干净
- D.提高产品质量
- A.有利于安全生产保证
- B.有利于企业内部各项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 C.有利于合理利用空间
- D.有利于减少运输空间
- A.财务管理侧重现金流管理
- B.财务管理因为时滞原因不能及时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 C.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 D.企业财务管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 A.计算流水线节拍
- B.进行工同期化
- C.确定各工序的工作地数
- D.计算流水线所需工人人数
- A.企业领导
- B.安检员
- C.安检部门
- D.群众
- A.进行市场调查,首先要明确市场调查的目标
- B.调查对象是调查总体中的一个一个具体单位,是调查实施中需要具体回答各个调查项目的承担者和信息源
- C.市场调查问卷的设计是市场调查中的重要环节,是市场调查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调查能否达到预期目的
- D.调查项目的含义要明确、肯定,尽可能做到项目之间相互独立,避免取得的资料相互影响
- A.计量值控制图
- B.直方控制图
- C.计数值控制图
- D.排列控制图
- A.企业的装备更新
- B.企业科学化管理的实施
- C.新投入的增加
- D.企业科学技术的运用
- A.产品数量少,对质量要求较高
- B.测量对象是连续体
- C.企业希望增加检验工作量
- D.检验项目较少、周期短
- A.比例性原则
- B.节奏性原则
- C.连续性原则
- D.准时性原则
- A.5
- B.10
- C.60
- D.65
- A.传统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偏紧,现代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宽松
- B.传统企业与现代企业一脉相承,传统氽业是现代企业的基础,现代企业是传统企业的继承和发展
- C.传统企业和现代企业都是经济组织,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 D.现代企业实行扁平式管理是对传统企业的继承
- A.精细节拍流水线
- B.粗略节拍流水线
- C.快速节拍流水线
- D.慢速节拍流水线
- A.信用条件
- B.信用标准
- C.信用记录
- D.收账政策
- A.15日
- B.1个月
- C.45日
- D.2个月
- A.跟踪观察法
- B.参与性观察法
- C.痕迹观察法
- D.遥感观察法
- A.环境保护
- B.节约能源
- C.安全生产、改善工作条件
- D.产品安全
- A.全面深入
- B.调查数据河直接由计算机处理
- C.可控性强
- D.避免遗漏
- A.社会效益
- B.经济效益
- C.管理能力的提高
- D.文化效益
- A.制定工作计划
- B.明确岗位责任
- C.明确领导关系
- D.提高员工素质
- A.工作制度
- B.基本制度
- C.领导制度
- D.责任制度
- A.维持企业现有利润额
- B.维持现有企业规模
- C.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市场占有率
- D.保持现有市场占有率
- A.创业阶段
- B.集体化阶段
- C.正规化阶段
- D.精细化阶段
- A.降低损耗
- B.减少投入、增加产出
- C.促进技术创新
- D.增加员工积极性
- A.表层技术改造
- B.内层技术改造
- C.深层技术改造
- D.核心技术改造
- A.企业技术改造方式的选择
- B.企业技术改造成本的估计
- C.企业技术改造的技术选择问题
- D.企业技术改造目的的分析
- A.对现场和设备认真维护,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
- B.把工作场所打扫干净,设备异常马上修理,使之恢复正常
- C.把要与不要的人、事、物分开
- D.要求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遵守纪律
- A.直线制
- B.职能制
- C.事业部制
- D.矩阵制
- 93
-
质量的相对性是指( )。
- A.汇集了价值的表现,价廉物美实际上是反映人们的价值取向,物有所值
- B.在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范畴内,组织的相关方对组织的产品、过程或体系都可能提出要求
- C.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产品、过程和体系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
- D.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也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同一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
- A.企业价值管理
- B.企业资金收支
- C.企业生产经营
- D.企业财务会计
- A.缩短产品加工路线
- B.增强车间之间的联系
- C.对产品品种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
- D.管理工作简单
- A.连续性原则
- B.节奏性原则
- C.比例性原则
- D.柔性原则
- A.自行研制开发
- B.引进开发
- C.委托开发
- D.合作开发
- A.检验缺陷
- B.制造缺陷
- C.告知缺陷
- D.指示缺陷
- A.新产品创意构想
- B.调查研究并提出新产品开发整体设想
- C.新产品的设计与试制
- D.构建新产品开发组织
- A.产权比率
- B.流动比率
- C.资产负债率
- D.速动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