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2.5
- B.1.5
- C.1.36
- D.1.24
- E.0.8
- 5
-
某企业有一台精密仪器原值为5000元,根据分析和预测,其逐年维持费用Yt和逐年实际残值Ln(n=1、2、3、4、5、6、7)均为下表所示:
单位: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 97~100 问题:使用年限n
1 2 3 4 5 6 7 维持费用Yt 1000 1100 1200 1300 1600 1900 2200 实际残值Ln 3500 2500 1800 1300 800 600 500 第 97 题 该精密仪器的最佳更新期为( )。
- A.2
- B.1.73
- C.1.58
- D.1.24
- E.1
- A.资产负债表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恒等式编制的
- B.表的左边为资产项,是按资产变现能力的大小排序的
- C.它是一张静态的会计报表
- D.它是一张动态的会计报表
- E.表的右边是按需偿还的先后顺序排列的
- 8
-
某公司经过化简的2010年度资产负债表(单位:千万元)如下: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 93~96 问题:项目 年初数 年末数 项目 年初数 年末数 银行存款 70 80 流动负债 100 110 应收账款 100 110 长期负债 110 120 存贷 80 90 负债合计 210 230 流动资产合计 250 280 股东权益 2.40 270 长期资产 200 220 资产合计 450 500 负债与权益合计 450 500 第 93 题 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 )。
- A.某一特定日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状况的会计报表
- B.某一会计期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状况的会计报表
- C.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
- D.某一特定日期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
- E.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
- A.因技术改造需新追加的投资额
- B.技术改造中拆除的旧设备、旧设施等造成的损失金额
- C.技术改造的贷款利息
- D.拆除的固定资产回收利用的价值
- A.1800
- B.6000
- C.6125
- D.8000
- A.总投资与总产量
- B.总产量与经济效益
- C.总投资与经济效益
- D.总投资与投资回收期
- A.6000
- B.6250
- C.6300
- D.6350
- A.访问的灵活性强
- B.访问中可以使用辅助工具
- C.准确性较强
- D.调查成本低
- E.调查时间短
- A.可以同时对较多的人进行培训,成本低
- B.易操作
- C.贴近受训人员工作和生活实际
- D.互动性强
- E.培训者能对授课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 A.逻辑性原则
- B.准确性原则
- C.统一性原则
- D.适用性原则
- E.系统性原则
- A.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
- B.提高设备功率、速度、刚度
- C.将通用设备改装成高效、专用设备
- D.改进安全、保护装置及环境污染系统
- E.使用技术性能更完善、经济效益更好的新型设备
- A.演讲法
- B.案例研究法
- D.行为示范法
- E.师带徒
- A.能够为企业带来新鲜空气
- B.为员工提供了晋升的机会和空间
- C.可以招到更优秀的人才
- D.有助于企业挑选和培养管理者和接班人
- E.可以使企业快速招到所需要的人才
- A.银行贷款
- B.可转换债
- C.认股权证
- D.可分离交易债券
- E.上市融资
- A.新设备的添置
- B.新厂房的建造
- C.新投入的增加
- D.新管理方法的实施
- E.生产方式的革新
- A.问卷设计系统
- B.访问管理系统
- C.数据录入系统
- D.问卷统计系统
- E.结果分析系统
- A.速动比率
- B.资产负债率
- C.流动比率
- D.流动资产周转率
- E.主营业务毛利率
- A.5%
- B.10%
- C.15%
- D.20%
- A.观察法
- B.面谈法
- C.问卷法
- D.工作日志法
- A.经济原则
- B.协作原则
- C.谨慎原则
- D.预防原则
- A.新产品的开发的总体设想
- B.确定计划项目
- C.实施具体的开发过程
- D.反馈与改进
- A.40%
- B.50%
- C.60%
- D.65%
- A.股东财富最大化
- B.企业价值最大化
- C.利润最大化
- D.权益资本净利率最大化
- A.使员工符合职位要求
- B.使在岗员工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 C.使员工实现自我价值
- D.使企业培育企业文化
- A.银行借款
- B.租赁筹资
- C.商业信用
- D.吸收直接投资
- A.复杂程度
- B.饱和程度
- C.难易程度
- D.内容和形式的变化
- A.界定
- B.测量
- C.分析
- D.改进
- A.创意构思
- B.开发决策
- C.设计
- D.试制
- A.集体化阶段
- B.创业阶段
- C.规范化阶段
- D.精细阶段
- A.适当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利润额
- B.企业规模有所扩大
- C.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市场占有率
- D.保持所有市场占有率
- 55
-
第 47 题 企业管理者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要素、各部门、各环节、各方面在空间和时间的联系上,在劳动分工与协作上,在上下左右的相互联系中,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体现了企业管理的( )。
- A.提高回报率
- B.改善经营业绩
- C.提高企业知名度
- D.政府扶持
- A.风险
- B.每年自由现金流量
- C.每年报酬
- D.取得报酬的时间
- A.安排零件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
- B.布置生产车间内的机器位置
- C.控制产品质量
- D.制定劳动定额
- A.利用观察法,调查人员和被调查者没有直接的接触
- B.观察法直观可靠,被调查者行为不受语言交流带来的干扰
- C.实验调查法所取得的资料的可靠性、主动性和精确度较低
- D.文案调查法收集资料多,收集过程方便、容易、迅速,时间短、费用低
- A.倾向测验
- B.知识考试
- C.情景模拟考试
- D.人格测试
- A.准备
- B.开始
- C.决策
- D.扩展
- A.确认设备是否无法使用
- B.确定设备的最佳更新期
- C.掌握新技术
- D.产能需要
- A.面试者的经验
- B.主试人员的经验
- B.面试的问题设置
- D.面试者的知识结构
- A.使用寿命
- B.经济寿命
- C.技术寿命
- D.自然寿命
- A.观察法
- B.面谈法
- C.问卷法
- D.工作日志法
- A.过剩
- B.充足
- C.正常
- D.不足
- A.可行
- B.不可行
- C.都可以
- D.无法确定
- A.固定股利政策
- B.固定鼓励比例政策
- C.剩余政策
- D.低额股利加额外鼓励政策
- A.跳跃
- B.守业与扩张相宜
- C.稳定
- D.集约
- A.国际标准
- B.合同标准
- C.企业标准
- D.经过备案的企业标准
- A.质量计划
- B.质量手册
- C.规范
- D.指南
- A.直线制
- B.直线职能制
- C.矩阵制
- D.事业部制
- A.20
- B.30
- C.40
- D.50
- A.准备
- B.调查
- C.分析
- D.反馈
- A.确定市场调查方法是确定具体实施搜集信息的手段
- B.确定调查时间是为了保证所收集的资料的统一性
- C.采用实地调查方法收集的原始资料大多是完整的、系统的
- D.调查进度的安排根据调研期限的规定进行
- A.3.83
- B.3.47
- C.3.38
- D.2.59
- A.0.5
- B.5
- C.10
- D.15
- A.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出现
- B.对传统“末端治理”的环境污染控制实践的反思
- C.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
- D.生产效率的日益低下
- A.105
- B.115
- C.125
- D.145
- A.质量检验阶段
- B.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 C.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 D.IS09000质量管理阶段
- A.改造完成后的10年
- B.改造完成后的5年
- C.改造完成后的3年
- D.整个寿命期间
- A.直线制
- B.职能制
- C.矩阵制
- D.直线职能制
- A.制定招聘决策
- B.发布招聘信息
- C.选择招聘渠道
- D.制订招聘计划
- A.企业的技术进步
- B.企业发展中的矛盾冲突
- C.企业领导层的变化
- D.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的质变
- A.有限责任制度
- B.无限责任制度
- C.合伙责任制度
- D.社会化形式
- A.(F/P,i,n-1)
- B.A×(F/A,i,n)×(1+i)
- C.A×[(F/A,i,n+1)-I]
- D.(F/P,i,n)
- A.总投资与总产量
- B.总产量与经济效益
- C.总投资与经济效益
- D.总投资与投资回收期
- A.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 B.产品的成本
- C.产品的最终用途和技术
- D.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 A.计量值控制图
- B.直方控制图
- C.计数值控制图
- D.排列控制图
- A.国际标准化组织
- B.国家标准化组织
- C.国际质量安全组织
- D.国家质量安全组织
- 99
-
工作分析的主体是( )。
- A.进行工作分析的管理者和有关人员
- B.企业内部各个职位
- C.与各个职位有关的情况信息
- D.工作说明书
- 100
-
企业的弱点表现为( )。
- A.容易产生费用浪费
- B.容易滋生机会主义行为
- C.信息传递易缺失
- D.很难实现良好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