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行标题
- B.列标题
- C.数字资料
- D.备注说明
- E.表头
- A.条形图
- B.圆形图
- C.饼图
- D.频数分布表
- E.累积频数分布图
- A.样本容量不足
- B.抽取样本时没有遵循随机原则
- C.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存在差异
- D.统计方法有误
- E.样本容量过大
- A.计量法
- B.直接观察法
- C.采访法
- D.推断法
- E.报告法
- A.时效性强
- B.快速简便
- C.针对性较强
- D.适应面广
- E.经济性
- A.引用统计数据时,一定要注明数据来源
- B.无需评估保存完好的历史资料的可用价值
- C.只要统计指标名称未变,不同时期的历史数据具有可比性
- D.对不完整的历史数据,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设法进行适当的补充
- E.在使用不同时期的统计数据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保证数据可比性
- A.全面调查
- B.连续调查
- C.非全面调查
- D.不连续调查
- E.差异调查
- A.统计报表均为全面调查
- B.抽样调查的数据质量比全面调查低
- C.普查使用的范围比较窄
- D.重点调查的适用范围很广
- E.典型调查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
- A.查阅年鉴法
- B.直接观察法
- C.采访法
- D.登记法
- E.电话访问法
- A.基本单位普查
- B.住户普查
- C.农业普查
- D.经济普查
- E.人口普查
- A.抽样调查具有周期性
- B.抽样调查具有经济性
- C.抽样调查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
- D.抽样调查可以频繁地进行
- E.抽样调查只适用于某些特定领域
- A.非全面统计报表
- B.抽样调查
- C.重点调查
- D.普查
- E.典型调查
- A.高度
- B.面积
- C.宽度
- D.中心角度
- A.组距
- B.组中值
- C.极差
- D.组数
- A.比率
- B.百分比
- C.比例
- D.频数
- A.在确定组数时,要尽量保证组间资料的差异性与组内资料的同质性
- B.第一组的下限值应比最小的观察值小一点
- C.特别需要或不得已的情况除外,最好不要使用开口组
- D.划分组数时,应尽量压缩组数
- A.组数的确定,要尽量保证组问资料的差异与组内资料的同质性
- B.对于变量值较少的离散变量.通常采用组距分组
- C.统计分组时习惯上规定“下组限不在内”
- D.组距与组数成正比关系,组数越多,组距越大
- A.20—30
- B.30—40
- C.40—50
- D.50—60
- A.50%
- B.67.5%
- C.35%
- D.85%
- A.精度
- B.广度
- C.及时性
- D.一致性
- A.80
- B.190
- C.1 50
- D.400
- A.普查
- B.重点调查
- C.抽样调查
- D.典型调查
- A.整群抽样
- B.简单随机抽样
- C.分层抽样
- D.判断抽样
- A.普查
- B.统计报表
- C.重点调查
- D.抽样调查
- A.普查
- B.重点调查
- C.统计报表
- D.典型调查
- A.非概率抽样快速简便,但费用相对较高
- B.非概率抽样不需要任何抽样框
- C.非概率抽样不能从数量上推断总体
- D.非概率抽样对探索性研究和调查的设计开发有很大帮助
- 27
-
人口普查属于( )。
- A.非全面调查
- B.全面调查
- C.重点调查
- D.抽样调查
- A.分层抽样
- B.系统抽样
- C.整群抽样
- D.判断抽样
- A.有意瞒报造成的误差
- B.填报错误造成的误差
- C.代表性误差
- D.汇总错误造成的误差
- A.分层抽样
- B.偶遇抽样
- C.滚雪球抽样
- D.判断抽样
- A.覆盖面广
- B.调查单位多
- C.时效性强
- D.周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