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计划手段
- B.经济调控手段
- C.法律调控手段
- D.综合协调手段
- E.行政调控手段
- A.合伙制
- B.合作制
- C.租赁制
- D.有限责任公司
- E.股份有限公司
- A.以质取胜
- B.外贸出口市场多元化
- C.出口信贷
- D.科技兴贸战略
- E.大经贸战略
- A.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范围的
- B.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 C.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 D.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 E.一方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提出异议的
- A.经营决策
- B.管理决策
- C.业务决策
- D.确定型决策
- E.风险型决策
- A.双方或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该期限为1年
- B.双方或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该期限为6个月
- C.双方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该期限为1年
- D.双方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该期限为6个月
- E.一方当事人为公民,另一方当事人为法人,该期限为6个月
- A.0.33
- B.0.3
- C.0.18
- D.0.17
- E.0.27
- A.交通运输业
- B.邮电运输业
- C.金融保险业
- D.科技教育行业
- E.公用事业
- A.集中存款准备金
- B.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 C.组织商业银行问的资金清算
- D.为商业银行贷款提供担保
- E.为商业银行联系客户
- 10
-
( )均为要约邀请。
- A.寄送的价目表
- B.拍卖公司
- C.招标公告
- D.投标行为
- E.招股说明书
- A.管理层次越宽
- B.管理层次越少
- C.管理人员的数量就越少
- D.可以节约大量的管理成本
- E.管理成本较高
- A.总裁作出所有决策,尽管缺少相关信息
- B.总裁努力获得相关信息,以求更好地决策
- C.总裁可将决策权分配给掌握信息和知识的下属
- D.总裁可以提出辞职,让别人来决策
- E.总裁可以漠不关心,任由事态反展
- A.效率
- B.效果
- C.经济价值
- D.管理绩效
- E.人际关系
- A.独立的原则
- B.自愿的原则
- C.一裁终局的原则
- D.强制执行力原则
- E.胁迫原则
- A.推销观念以市场为出发点
- B.营销观念以市场为出发点
- C.推销观念以推销和促销为手段
- D.营销观念以整合营销为手段
- E.营销观念认为企业目标是通过顾客满意获得利润
- A.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
- B.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 C.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
- D.产品投入使用时,科学技术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
- E.产品投入使用时,科学技术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
- A.工资
- B.成就
- C.成长
- D.挑战性的工作
- E.奖金
- A.计划
- B.组织
- C.指挥
- D.协调
- E.控制
- A.有效市场理论
- B.预期理论
- C.市场分割理论
- D.流动性偏好理论
- E.偏好利率结构理论
- A.教育
- B.沟通
- C.回避
- D.谈判
- E.强制
- A.它属于一种非诉的特别程序
- B.支付令异议的提出,可以是口头或者书面的
- C.支付令异议的提出,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 D.债务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异议,支付令即失去效力
- E.债务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异议,法院需审查异议是否有理由,再决定支付令是否失去效力
- A.原油
- B.天然气
- C.煤炭
- D.矿泉水
- E.盐
- A.法定的权力
- B.奖励的权力
- C.处罚的权力
- D.感召的权力
- E.专长的权力
- A.生产观念
- B.产品观念
- C.推销观念
- D.市场营销观念
- E.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 A.联邦基金利率
- B.市场利率
- C.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 D.实际利率与市场利率
- E.计划(官方)利率
- A.提高对质量取胜意义的认识,树立民族精神意志
- B.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使企业转变到以质量求生存发展的轨道上来
- C.与商检、质检、生产等部门协同配合,加快建立健全出口商品的科研开发体系,质量监督保证体系
- D.完善出口商品质量许可制度
- E.建立和完善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制度
- A.一是作为国内金属铸币流通的准备金
- B.作为国际收支的准备金
- C.作为银行券的发行准备
- D.防止货币贬值,保持币值稳定
- E.对经济稳定的制约作用
- A.短期赊销
- B.分期付款
- C.信用卡结算
- D.银行汇票结算
- E.银行本票结算
- A.市场交易规则
- B.商品定价规则
- C.产量分配规则
- D.市场竞争规则
- E.市场进入规则
- A.提高顾客感知到的产品价值
- B.降低产品销售价格
- C.使顾客的购买更加便利
- D.降低顾客对产品功能的期望
- E.提高顾客对产品功能的期望
- A.地位及职位
- B.保健因素
- C.激励因素
- D.公司政策
- E.表扬赞赏
- A.对外贸易
- B.对外技术交流
- C.对外资金交流
- D.建立经济特区
- E.劳务合作
- A.财政拨款
- B.政府采购
- C.财政贴息
- D.信用贷款
- E.资金优抚
- 34
-
关税分为( )。
- A.最惠国税率
- B.协定税率
- C.特惠税率
- D.普通税率
- E.待定税率
- A.告知当事人提起上诉
- B.报请第二人民法院处理
- C.按审判监督程序处理
- D.不予处理
- A.独资经营的私人银行
- B.官办商业银行
- C.股份制银行
- D.保险公司
- E.投资银行或证券公司
- A.债权或资产
- B.债务凭证
- C.书面契约
- D.货币资金
- A.不用通知其他合伙人
- B.只告知合伙企业负责人即可
- C.应当通知其他合伙人
- D.转让双方协商一致即可
- A.6日内
- B.1个月内
- C.3日内
- D.10日内
- A.收集信息一确定组织目标一分解战略目标一综合平衡一编制并下达执行计划
- B.确定组织目标一收集信息一分解战略目标一综合平衡一编制并下达执行计划
- C.收集信息一分解战略目标一确定组织目标一综合平衡一编制并下达执行计划
- D.收集信息一综合平衡一分解战略目标一确定组织目标一编制并下达执行计划
- A.发行股票
- B.发行政府债券
- C.政策性贷款
- D.国家发行扶贫资金
- A.控制工作要具有整体性
- B.控制工作要具有过程性
- C.控制工作要具有全员性
- D.控制工作要具有系统性
- A.管理跨度
- B.组织结构
- C.管理层次
- D.组织部门
- A.外在
- B.内在
- C.正强化
- D.负强化
- A.银行信用
- B.商业信用
- C.消费信用
- D.国家信用
- A.印花税
- B.城市维护建设费
- C.保险公司的营业税
- D.证券交易印花税
- A.地位及职位
- B.保健因素
- C.激励因素
- D.公司政策
- A.生产观念
- B.产品观念
- C.推销观念
- D.市场营销观念
- A.商品经济一定是市场经济
- B.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 C.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过渡到商品经济
- D.市场经济是基础和前提
- A.世界银行
-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C.国际金融公司
- D.国际清算银行
- A.扩大生产规模,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 B.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 C.创造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
- D.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52
-
主币的特点是( )。
- A.名义价值和货币金属价值不一致
- B.它必须是现实的,但可以是不足值的
- C.名义价值和实际价格不一致
- D.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一致
- A.开发营销市场
- B.维持营销市场
- C.重振营销市场
- D.确认有限的有利于企业的营销机会和不利于企业的环境威胁
- A.国防费
- B.行政费
- C.文教科卫事业费
- D.社会保障费
- A.直线职权
- B.参谋职权
- C.曲线职权
- D.决策职权
- A.0.33
- B.0.3
- C.0.34
- D.0.4
- A.公司债务
- B.期货与期权
- C.互换
- D.上限和下限
- A.保管业务
- B.信用业务
- C.结算业务
- D.兑换业务
- A.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
- B.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 C.商品市场与劳务市场
- D.消费者市场和组织市场
- A.市场细分
- B.选择目标市场
- C.市场定位
- D.营销管理
- A.决策、组织、领导、控制
- B.计划、决策、领导、激励
- C.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 D.计划、组织、决策、控制
- A.营销分析
- B.制定企业发展战略
- C.制定营销计划
- D.执行营销计划
- A.1993年9月2日
- B.1993年12月1日
- C.1994年9月2日
- D.1998年12月1日
- A.工商执照费
- B.车船使用税
- C.城镇土地使用费
- D.高速公路使用费
- A.销售管理
- B.品牌管理
- C.需求管理
- D.渠道管理
- A.董事会制度
- B.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 C.股东大会制度
- D.法人治理结构
- A.价格机制
- B.竞争机制
- C.供求机制
- D.激励机制
- A.外国政府贷款
- B.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 C.外国商业银行贷款
- D.出口信贷
- A.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
- B.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 C.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 D.未满20周岁的未成年人
- A.工商执照费
- B.公路管理费
- C.桥梁通过费
- D.公民旅游费
- A.个别品牌
- B.统一品牌
- C.中间商品牌
- D.分类品牌
- A.卢桑斯
- B.伯法
- C.马斯洛
- D.梅奥
- A.国家党政机关
- B.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
- C.社会公共设施
- D.企业的生产性基本建设
- 74
-
企业效率是指( )。
- A.企业产出与投入之比
- B.企业销售总额
- C.企业目标的达成度
- D.企业的管理水平
- A.粗放型增长方式
- B.集约型增长方式
- C.粗放和集约并重
- D.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A.裁定驳回起诉
- B.按撤诉处理
- C.缺席判决
- D.拘传到庭
- A.法约尔
- B.泰勒
- C.韦伯
- D.西蒙
- A.愿望竞争者
- B.属类竞争者
- C.产品形式竞争者
- D.品牌竞争者
- A.委托代理
- B.法定代理
- C.指定代理
- D.表见代理
- A.10月1日至下一年的9月30日止
- B.1月1日起至同年度的12月30日止
- C.4月1日至下一年的3月31日止
- D.7月1日起至下一年的6月30日止
- A.直接信用
- B.间接信用
- C.信托信用
- D.租赁信用
- A.决策理论学派
- B.管理过程学派
- C.管理科学学派
- D.系统管理理论学派
- A.社会性和集中性
- B.个体性和分散性
- C.微观性和分散性
- D.地域性和分散性
- A.0.18
- B.0.08
- C.0.02
- D.0.1
- 85
-
市场营销的核心是( )。
- A.促销
- B.预测
- C.交换
- D.物流
- A.5
- B.8
- C.10
- D.2
- A.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
- B.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
- C.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力或者承担义务
- D.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
- A.商业银行
- B.中央银行
- C.政策性银行
- D.投资银行
- A.无法判定
- B.间接标价法
- C.应付标价法
- D.直接标价法
- A.处分合伙企业的动产
- B.处分合伙企业的不动产
- C.以合伙企业的名义为他人提供担保
- D.改变合伙企业的名称
- A.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 B.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 C.总预算和单位预算
- D.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 A.社会所有制
- B.国家所有制
- C.企业法人所有制
- D.股份所有制
- A.横向一体化战略
- B.纵向一体化战略
- C.相关多元化战略
- D.非相关多元化战略
- A.不正当竞争行为
- B.变相行贿行为
- C.正当的促销交易行为
- D.降价排挤行为
- A.古典管理思想一行为管理思想一定量管理思想一系统管理思想和权变管理思想
- B.行为管理思想一古典管理思想一定量管理思想一系统管理思想和权变管理思想
- C.定量管理思想一古典管理思想一行为管理思想一系统管理思想和权变管理思想
- D.古典管理思想一定量管理思想一行为管理思想一系统管理思想和权变管理思想
- A.产业市场
- B.中间商市场
- C.非营利组织市场
- D.技术与信息市场
- A.调节经济
- B.弥补财政赤字
- C.收入再分配
- D.稳定货币流通
- A.现货交易
- B.期货交易
- C.期权交易
- D.互换交易
- A.开发市场营销
- B.刺激市场营销
- C.协调市场营销
- D.维持市场营销
- A.赤字财政政策
- B.平衡财政政策
- C.盈余财政政策
- D.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 A.先外币、后本币
- B.先长期、后短期
- C.先贷款、后存款
- D.先小额、后大额
- A.法人
- B.法人代表
- C.其他经济组织
- D.公民
- 103
-
国民经济的财政负担率是指( )。
- A.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
- B.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 C.财政支出占GNP的比重
- D.财政支出 GDP的比重
- A.全部社会
- B.非物质生产部门
- C.与物质生产有直接联系的
- D.与非物质生产有直接联系的
- 105
-
市场体系的核心和主体是( )。
- A.劳动力市场
- B.商品市场
- C.金融市场
- D.生产要素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