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被追索人已清偿的全部金额及利息
- B.被追索人发出追索通知书的费用
- C.持票人取得有关拒绝证明的费用
- D.持票人因票据金额被拒绝支付而导致的利润损失
- A.汇票上未记载付款日期
- B.汇票上未记载出票日期
- C.汇票上未记载收款人名称
- D.汇票金额的中文大写和数码记载不一致
- A.正确
- B.错误
- A.申请复议
- B.向税务机关申请暂缓执行
- C.向政府主管部门反映并请其出面调解
- D.向人民法院起诉
- A.对省级以下各级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作出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上一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 B.对省级税务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必须向国家税务总局申请行政复议
- C.对国家税务总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国家税务总局申请行政复议
- D.纳税人选择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的裁决为终局裁决
- A.旧房产的评估价格
- B.支付评估机构的费用
- C.建造旧房产的重置成本
- D.转让环节缴纳的各种税费
- A.进口的天然气
- B.专门开采的天然气
- C.煤矿牛产的天然气
- D.与原油同时开采的天然气
- A.无息、贴息贷款合同
- B.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 C.工商营业执照
- D.外国政府向我国政府提供优惠贷款所书立的合同
- A.城镇职工按规定第一次购买公有住房免征契税
- B.某人中奖获得一套市场价格为60万元的住房,应以60万元为计税依据缴纳契税
- C.在股权转让中,单位承受企业股权,企业土地、房屋权属不发生转移,不征收契税
- D.甲向乙无偿赠送一套市场价格为60万元的住房,同时乙向甲赠送一幅市场价格为 20万元的书画作品,乙应以40万元为计税依据缴纳契税
- A.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 B.稿酬所得
- C.劳务报酬所得
- D.偶然所得
- A.跨省使用的牟船,纳税地点为车船的登记地
- B.车船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未缴纳车船税的,使用人应当代为缴纳车船税
- C.纳税人在购买机动车交强险时缴纳车船税的,不再向地方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D.已办理退税的被盗抢车船失而复得的,纳税人应当从公安机关出具相关证明的当月起计算缴纳车船税
- A.资源税
- B.车船税
- C.城镇土地使用税
- D.公民个人所得税
- A.将原有房产用于生产经营,从生产经营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 B.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从办理验收手续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 C.购置存量房,自权属登记机关签发房屋权属证书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 D.购置新建商品房,自权属登记机关签发房屋权属证书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 A.寺庙内宗教人员的宿舍用地
- B.国家机关职工家属的宿舍用地
- C.个人所有的居住房屋及院落用地
- D.国有油田职工和家属居住的简易房屋用地
- A.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 B.城市房地产的出租
- C.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 D.城市企业房地产的交换
- A.纳税人违反“三税”有关税法规定而加收的滞纳金和罚款
- B.纳税人被查补的“三税”税额
- C.出口产品退还的增值税、消费税
- D.纳税人依法减免的“三税”税额
- A.在旅游景点经营索道取得收入
- B.交通部门有偿转让高速公路收费权取得收入
- C.图书馆从事图书和资料的借阅业务取得收入
- D.将货物在装卸现场之间进行装卸和搬运取得收入
- A.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 B.劳动者不能胜任丁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 C.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 D.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 A.纳税人变更法定代表人
- B.纳税人变更经营范围
- C.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个体工商户停业
- D.纳税人到外县进行临时生产经营活动
- A.赵某到某公司应聘,提议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B.王某在某公司连续工作满10年,要求与该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C.李某在某国有企业连续工作满10年,距法定退休年龄还有12年,在该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主张企业有义务与自己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D.杨某在与某公司连续订立的第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公司提出续订时,杨某要求与该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A.抢险救灾
- B.抢修公共设施
- C.商场为保证春节市场供应要求员工加班
- D.公交公司在奥运期间要求员工加班
- A.商业汇票的付款人为承兑人
- B.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应当自出票口起一个月向付款人提示承兑
- C.汇票未按照规定期限提示承兑的,持票人丧失对其前于的追索权
- D.商业汇票提示付款期限为自汇票到期日起6个月
- A.汇兑结算方式
- B.信用证结算方式
- C.托收承付结算方式
- D.委托收款结算方式
- A.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以开采或者生产的数量为课税数量
- B.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自用的,以自用数量为课税数量
- C.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资源税的,以收购未税矿产品的数量为课税数量
- D.纳税人不能准确提供应税产品销售数量的,以应税产品的产量为课税数量
- A.查账征收
- B.查定征收
- C.查验征收
- D.定期定额征收
- A.加收滞纳金
- B.追征税款
- C.取消税收优惠
- D.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 A.全额累进税率
- B.定额税率
- C.超额累进税率
- D.超率累进税率
- A.省城的国有企业
- B.县城的私营企业
- C.农村的个体工商户
- D.工矿区的事业单位
- A.32元
- B.128元
- C.600元
- D.2400元
- A.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 B.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 C.超率累进税率
- D.比例税率
- A.支付银行加收的罚息
- B.固定资产购建支出
- C.支付的税收滞纳金
- D.支付违法经营的罚款
- A.7万元
- B.8.75万元
- C.11.55万元
- D.21.25万元
- A.10%
- B.15%
- C.20%
- D.25%
- A.货物价款
- B.由买方负担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劳务费
- C.进口关税
- D.由买方负担的除购货佣金以外的佣金和经纪费
- A.某金融机构从事货物期货
- B.某电子公司将境内新建一栋房产赠送他人
- C.某房地产公司在境内新建一栋写字楼后销售
- D.某工业企业有偿转让商标权给另一企业在境内使用
- A.2500
- B.3000
- C.3166.67
- D.3500
- A.按照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购进免税农产品的进项税额
- B.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
- C.购进货物用于集体福利进项税额
- D.购进货物非正常损失的进项税额
- A.土地使用税
- B.房产税
- C.车辆购置税
- D.增值税
- A.将自产的货物分配给投资者
- B.典当业销售死当物品
- C.银行销售金银
- D.邮局销售邮票、信封
- A.会计机构内部稽核制度的规定
- B.会计机构内部牵制制度的规定
- C.会计岗位责任制度的规定
- D.会计监督制度的规定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 B.《进出口关税条例》
- C.《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 A.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 B.年度预算
- C.辅助账
- D.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A.旧家技术监督局
- B.国务税务总局
- C.财政部
- D.信息产业部
- A.双方协商的一致之日
- B.执行之日
- C.送达之日
- D.作出之日
- A.发生争议时
- B.当事人权利被侵害时
- C.法律行为佳效时
- D.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
- A.授权性规范
- B.禁止性规范
- C.义务性规范
- D.任意性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