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 B.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 C.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 D.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
- E.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A.产品质量抽查制度
- B.质量听证会制度
- C.质量状况信息发布制度
- D.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 E.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 A.金钱
- B.股票
- C.支票
- D.不动产
- E.国库券
-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 B.意思表示真实
- C.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 D.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 E.必须有确定的开始时间和终止时间
- A.亲权
- B.配偶权
- C.健康权
- D.婚姻自主权
- E.肖像权
- A.期望收益法
- B.乐观决策法
- C.最小后悔值法
- D.盈亏平衡分析法
- E.悲观决策法
- A.生理需要
- B.安全需要
- C.社交需要
- D.尊重需要
- E.自我实现需要
- A.时间跨度短
- B.由组织的中层管理者制定
- C.涉及范围窄
- D.突出操作性
- E.内容具体
- A.产品质量
- B.品牌质量
- C.服务质量
- D.技术质量
- E.职能质量
- A.地理区域
- B.富裕程度
- C.人口统计
- D.消费心理
- E.消费行为
- A.注重单次交易
- B.长期销售行为
- C.高度的顾客联系
- D.产品特征导向
- E.质量是所有部门都关注的问题
- A.短期失衡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信贷资金来解决
- B.长期失衡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信贷资金来解决
- C.短期失衡由调整汇率平价来解决
- D.长期失衡由调整汇率平价来解决
- E.发行国债来解决
- A.市场营销观念
- B.生产观念
- C.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 D.推销观念
- E.产品观念
- A.银行股份
- B.借款
- C.国际财团支持
- D.业务净收益
- E.转让债权
- 15
-
票据一般包括( )。
- A.商业票据
- B.银行本票
- C.银行汇票
- D.银行债券
- E.支票
- A.定向发行
- B.私募发行
- C.配售发行
- D.公开发行
- E.公募发行
- 17
-
金融体系由( )构成。
- A.金融市场
- B.资金盈余单位
- C.资金短缺单位
- D.政府
- E.中央银行
- A.期货市场
- B.货币市场
- C.期权市场
- D.现货市场
- E.资本市场
- A.中国工商银行
- B.中国农业银行
- C.中国银行
- D.中国人民银行
- E.交通银行
- 20
-
中央银行的任务有( )。
- A.信用中介
- B.支付中介
- C.制定货币政策
- D.金融监管
- E.信用创造
- A.黄金货币化
- B.黄金非货币化
- C.货币供给的信用化
- D.货币的单一化
- E.货币的多样化
- A.商业信用
- B.直接信用
- C.银行信用
- D.消费信用
- E.国家信用
- A.信用中介
- B.支付中介
- C.化货币收入为资本
- D.信用创造
- E.生产中介
- 24
-
政府预算的原则有( )。
- A.完整性原则
- B.统一性原则
- C.真实性原则
- D.保密性原则
- E.年度性原则
- 25
-
代用货币包括( )。
- A.金
- B.银
- C.纸币
- D.银行券
- E.辅币
- A.25%
- B.17%
- C.13%
- D.6%
- E.4%
- A.消费税对所有消费品征税
- B.消费税的目的是为了调节特定消费品生产的较高收入
- C.消费税平均税率较低
- D.我国消费税从1994年起开始施行
- E.消费税是一种流转税
- A.债务收入
- B.出卖公产收入
- C.税收收入
- D.罚款收入
- E.经常性的收费收入
- A.经济发展因素
- B.企业规模因素
- C.政治因素
- D.体制制度因素
- E.社会因素
- A.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
- 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 C.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 D.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
- E.提高财政自身效率
- A.国家财政收支
- B.税收
- C.劳务费用的支付
- D.价格体系
- E.银行信贷
- 32
-
宏观调控的手段有( )。
- A.企业自我调控手段
- B.经济调控手段和经济杠杆
- C.法律调控手段
- D.计划手段
- E.行政调控手段
- A.反不正当竞争规则
- B.安全卫生规则
- C.规范作价规则
- D.经营场地规则
- E.不符合要求的商品不许进入市场规则
- A.自由竞争成为经济生活的基础
- B.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 C.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形成了金融寡头
- D.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 E.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 A.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
- B.调节供求关系
- C.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D.解决市场需求与生产能力的矛盾
- E.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 A.在组织设计上采取了职能型结构
- B.组织规模过于庞大
- C.组织层次设计过多
- D.组织运行中违背了统一指挥的原则
- A.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 B.正当的促销行为
- C.变相的倾销行为
- D.限制竞争的行为
- A.管理过程学派
- B.行为科学学派
- C.系统管理理论学派
- D.权变理论学振
- A.大型基本建设支出
- B.城市维护费支出
- C.企业挖潜改造支出
- D.国家机关支出
- A.8625
- B.8425
- C.7625
- D.6625
- A.7560
- B.5040
- C.15840
- D.23760
- A.专项收入
- B.国有资产收益
- C.专用基金收入
- D.其他收入
- A.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总量平衡
- B.调节汇率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 C.调节利率以保持信贷收支平衡
- D.控制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平衡
- A.生产环节
- B.流转环节
- C.分配环节
- D.消费环节
- A.微观营销环境
- B.宏观营销环境
- C.自然环境
- D.社会环境
- A.0.5~10元/平方米
- B.60~320元/辆
- C.8~30元/吨
- D.5%~20%/元
- A.选择产品策略
- B.选择目标市场
- C.选择分销渠道
- D.选择定价策略
- A.按时间划分部门
- B.按地区划分部门
- C.按职能划分部门
- D.按人数划分部门
- A.计划
- B.组织
- C.领导
- D.控制
- A.反不正当竞争
- B.实现市场规则
- C.对市场交易进行管理
- D.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 A.直接标价法
- B.间接标价法
- C.美元标价法
- D.双向标价法
- A.信用货币
- B.纸币
- C.代用货币
- D.第三代货币
- A.市场
- B.人口
- C.商贸中心
- D.社会
- A.效益
- B.产出
- C.目标
- D.投入
- A.“社会人”
- B.“复杂人”
- C.“经济人”
- D.“自我实现人”
- A.它们是不同的所有者
- B.它们的经营方式不同
- C.它们是独立经济利益的实体
- D.它们属于不同的行业和部门
- A.美元与黄金挂钩
- B.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 C.双本位制
- D.美元与英镑挂钩
- A.以人为中心
- B.以领导为中心
- C.以工作为中心
- D.综合的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
- A.该顾客的需要
- B.该顾客的欲望
- C.该顾客的需求
- D.该顾客对产品效用或利益的期望值
- A.纸币
- B.铸币
- C.商业票据
- D.辅币
- A.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 B.审议和批准公司的预算、决算、收益分配
- C.任免公司总经理
- D.日常经营管理
- A.升值
- B.贬值
- C.升水
- D.贴水
- A.矩阵制结构
- B.直线制结构
- C.职能制结构
- D.直线职能制结构
- A.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 B.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 C.发出要约的一方为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为受要约人
- D.内容具体确定,要求必须具备未来合同的主要条款,一旦对方承诺,就能使合同成立
- A.领导方式理论
- B.管理方格理论
- C.领导是连续的统一体
- D.领导权变理论
- A.全面、协调发展
- B.可持续发展
- C.以人为本
- D.统筹兼顾
- A.企业生产
- B.企业利润
- C.政府目标
- D.消费者需要
- A.普遍规律,基本原则、一般方法
- B.具体规律、基本原则、特殊方法
- C.具体规律、基本原则、一般方法
- D.普遍规律、基本原则、特殊方法
- A.裁决应当按照仲裁委员会主任的意见作出
- B.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 C.应另行组织仲裁庭
- D.当事人应撤回仲裁申请
- A.反向关系
- B.正向关系
- C.递进关系
- D.递减关系
- A.要素市场
- B.商品市场
- C.劳动市场
- D.资本市场
- A.资产的最终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
- B.资产的最终所有权与财产的归属权相分离
- C.资产的法人财产权与运营权相分离
- D.资产的占用权与使用权相分离
- A.扭转性营销
- B.刺激性营销
- C.开发性营销
- D.抵制性营销
- A.销售收入额
- B.所得额
- C.收益额
- D.财产额
- A.消灭剥削,实现社会公平
- B.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 C.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
-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 A.利率、汇率和贴现率
- B.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 C.贴现率和再贴现率
- D.利率、汇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 A.15
- B.30
- C.45
- D.60
- A.商业信用
- B.银行信用
- C.国家信用
- D.民间信用
- A.马斯洛
- B.泰勒
- C.韦伯
- D.巴纳德
- A.各种消费品市场
- B.各种生产资料市场
- C.各种生产要素市场
- D.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 A.当事人不得依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 B.当事人可以依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 C.经协商对方同意后才能申请仲裁
- D.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 A.只能向张某要求赔偿
- B.只能向该商场要求赔偿
- C.既可以向张某要求赔偿,也可以向该商场要求赔偿
- D.只有在张某无力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下才可以向该商场要求赔偿
- A.稳定
- B.增长
- C.收缩
- D.产品开发
- A.无效劳动较多
- B.不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C.成本费用较高
- D.双向沟通障碍较多
- A.求偿权
- B.自主选择权
- C.公平交易权
- D.监督权
- A.供应商
- B.中间商
- C.竞争者
- D.客户
- A.财政部长报告
- B.人民代表大会决议
- C.收支一览表
- D.国务院文件
- A.消费者
- B.经营者
- C.生产者
- D.政府机关
- A.纳税人为在中国境内书立、领受应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
- B.印花税一律采用比例税率
- C.印花税采用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
- D.印花税共有13个税目
- A.统收统支
- 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 C.分级包干
- D.分税制
- A.信用中介职能
- B.支付中介职能
- C.化货币收入为资本职能
- D.创造信用流通工具职能
- A.15980
- B.15120
- C.14560
- D.14400
- A.243.5
- B.364.5
- C.445.5
- D.482.5
- A.能够使用的财产
- B.独立的银行账号
- C.独立支配的财产
- D.独立的物业
- A.组织环境
- B.组织传统
- C.组织形象
- D.组织文化
- A.偷税
- B.漏税
- C.欠税
- D.逃税
- A.市场份额
- B.品牌知名度
- C.获利能力
- D.客户满意度
- A.人的活动系统
- B.职位结构
- C.人的集团
- D.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
- 99
-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
- A.国家
- B.社会
- C.部门
- D.机关
- 100
-
银行的汇率报价通常采用( )。
- A.单向报价法
- B.双向报价法
- C.买入汇率法
- D.卖出汇率法
- A.简单再生产
- B.扩大再生产
- C.内涵扩大再生产
- D.外延扩大再生产
- A.利息是现金资产持有者因保有流动性而付出的代价
- B.利息是节约目前消费、抑制现时享受的报偿
- C.利息是其他金融资产持有者放弃流动性而获得的报偿
- D.利息来源于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 A.违约风险
- B.国家风险
- C.操作风险
- D.市场风险
- A.社会平均
- B.社会必要
- C.社会多数人
- D.社会最有效率
- A.主体之间的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
- B.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经济管理与经济协作
- C.权利义务
- D.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