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题(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第 105 题 编制政府决算的重要意义有(  )。

  • A.政府决算是制定国家经济财政政策的基本依据
  • B.政府决算体现了预算年度政府活动的方向和重点
  • C.政府决算是系统整理和积累财政统计资料的主要来源
  • D.政府决算体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 E.政府决算是国家政治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反映
2

第 104 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有(  )。

  •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 B.违反法律的
  • C.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
  • D.限制行为能力人接受赠与的
  • E.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3

第 103 题 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商品价值是指商品所特有的(  )。

  • A.本质属性
  • B.自然属性
  • C.独立属性
  • D.社会属性
  • E.质量属性
4

第 102 题 关于税收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课税对象体现不同税种课税的基本界线
  • B.累退税率是指随课税对象数额增加,税率反而逐级递减的税率
  • C.在不存在税负转嫁情况下,纳税人和负税人是分离的
  • D.规定纳税期限,是税收强制性、固定性在时间上的体现
  • E.税收加成征收中,加一成等予加征正税税额的10%
5

第 101 题 税制要素主要包括(  )。

  • A.纳税人
  • B.课税对象
  • C.纳税环节
  • D.利率
  • E.加成和减免
6

第 100 题 在计划的任务中,决定组织能否“做正确的事”的内容有(  )。

  • A.“做什么”
  • B.“为什么做”
  • C.“何时做”
  • D.“何地做”
  • E.“怎么做”
7

第 99 题 经常账户包括(  )。

  • A.货物
  • B.服务
  • C.资本转移
  • D.经常转移
  • E.收益
8

第 98 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途径的是(  )。

  • A.价格体系
  • B.国家财政收支
  • C.工业企业向职工发放奖金
  • D.银行信贷
  • E.劳务费用的支付
9

第 96 题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一系列不同层次的需要,包括(  )。

  • A.安全的需要
  • B.社会的需要
  • C.生理的需要
  • D.生存的需要
  • E.尊重的需要
10

第 97 题 下列信用流通工具中,属于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有(  )。

  • A.商业票据
  • B.储蓄存款
  • C.国库券
  • D.定期存款
  • E.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11

第 95 题 现代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具体形式主要有(  )。

  • A.集体所有制企业
  • B.混合所有制企业
  • C.股份有限公司
  • D.有限责任公司
  • E.国有独资公司
12

第 94 题 我国的狭义货币供应量包括(  )。

  • A.储蓄存款
  • B.定期存款
  • C.流通中现金
  • D.银行活期存款
  • E.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13

第 93 题 下列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货币的购买力与一般物价水平成反比
  • B.绝对购买力平价与相对购买力平价是等价关系
  • C.货币的购买力与一般物价水平成正比
  • D.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
  • E.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
14

第 91 题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有(  )。

  • A.国家财政收支
  • B.银行信贷
  • C.企业职工工资
  • D.服务行业劳务费用支付
  • E.商品价格变动和调控
15

第 90 题 企业可以通过(  )来系统地增加产品线的长度。

  • A.产品线填充
  • B.产品线延伸
  • C.产品线现代化
  • D.产品线特色化
  • E.产品线削减
16

第 92 题 根据控制的时间点,可以将控制分为(  )。

  • A.反馈控制
  • B.事中控制
  • C.滞后控制
  • D.及时控制
  • E.前馈控制
17

第 88 题 影响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外,还有(  )。

  • A.生产技术水平
  • B.经济结构
  • C.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
  • D.政府管理级次
  • E.人民生活水平
18

第 89 题 下列市场经济组织中,应对自身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是(  )。

  • A.合伙制企业
  • B.个体工商户
  • C.个人独资企业
  • D.国有独资公司
  • E.有限责任公司
19

第 86 题 对产业进行分类时,经常采用的方法有(  )。

  • A.投资规模分类法
  • B.两大部类分类法
  • C.消费结构分类法
  • D.三次产业分类法
  • E.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
20

第 87 题 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担负的职能有(  )。

  • A.资源配置职能
  • B.收入分配职能
  • C.经济稳定扣发展职能
  • D.综合平衡职能
  • E.货币发行职能
21

第 83 题 产品线填充策略存在的风险有(  )。

  • A.顾客能否接受新的市场定位
  • B.会使顾客对企业原有高档产品的形象产生疑虑
  • C.会使顾客对企业能否真正作出高档产品产生怀疑
  • D.产品间互相残杀
  • E.在顾客心目中造成定位混乱
22

第 85 题 督促程序适用于(  )的案件。

  • A.继承遗产纠纷
  • B.不动产纠纷
  • C.追索抚养费
  • D.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
  • E.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有价证券
23

第 84 题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确立法人财产权的重要意义是(  )。

  • A.为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所有制结构创造了前提条件
  • B.为清晰产权奠定了理论基础
  • C.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
  • D.为企业制度创新和转换经营机制奠定了基础
  • E.为国有资产的重组和流动、保值和增值创造了条件
25

第 82 题 下列关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特点
  • B.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
  • C.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 D.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特征要通过与其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反映出来
  • E.经济体制只受经济制度的制约
26

第 78 题 下列(  )指标可以用来衡量一国经济的开放程度

  • A.出口占GDP比重
  • B.资本流出入量
  • C.企业跨国经营情况
  • D.对外贸易额占GDP比重
  • E.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27

第 79 题 流转税的主要特点有(  )。

  • A.课征普遍
  • B.税负相对公平
  • C.计算简便,便于征收管理
  • D.税额与商品成本水平密切相关
  • E.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或交易额为计税依据
28

第 80 题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有(  )。

  • A.奴隶制生产关系
  • B.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
  • C.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E.封建主义生产关系
29

第 76 题 公共财政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  )。

  • A.公共财政是非营利性的财政
  • B.公共财政是弥补市场失效的财政
  • C.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活动提供公平服务的财政
  • D.公共财政是法治化的财政
  • E.公共财政是盈利性的财政
31

第 74 题 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认为,领导方式有(  )。

  • A.高体贴与高组织
  • B.高体贴与低组织
  • C.中体贴与中组织
  • D.低体贴与高组织
  • E.低体贴与低组织
32

第 75 题 下列税种中属于流转税的是(  )。

  • A.营业税
  • B.所得税
  • C.车船税
  • D.消费税
  • E.增值税
34

第 71 题 信用形式中属于直接信用的有(  )。

  • A.企业商店对客户赊销
  • B.银行对企业发放贷款
  • C.银行对居民发放购房贷款
  • D.企业发行债券
  • E.股份公司发行股票
35

第 72 题 下列不属于行政法的是(  )。

  • A.行政复议法
  • B.水污染防治法
  • C.药品管理法
  • D.治安管理处罚法
  • E.个人所得税法
36

第 69 题 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这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式产生的途径不包括(  )。

  • A.国家收购私人垄断企业的一部分股份
  • B.国有企业吸收一部分私人垄断资本投资
  • C.国家直接投资兴建国有企业
  • D.国家与私人垄断组织联合共同投资兴建企业
37

第 70 题 直接与间接两种宏观调控方式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  )。

  • A.调控的目的不同
  • B.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否通过市场机制这一中间环节来发挥作用
  • C.平衡社会总供求的效果
  • D.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影响
39

第 67 题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以(  )为主要标志。

  • A.农产品流通体制
  • B.农村税费制度改革
  • C.农产品价格体制改革
  • D.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47

第 60 题 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  )。

  • A.纳税人
  • B.税率
  • C.课税对象
  • D.纳税环节
48

第 58 题 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

  • A.统筹兼顾
  • B.循序渐进
  • C.宏观调控
  • D.注重科技
49

第 57 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于(  )修订、(  )起施行。

  • A.2007年10月,2008年4月
  • B.2007年11月,2008年5月
  • C.2007年4月,2008年10月
  • D.2007年5月,2008年10月
53

第 51 题 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称为(  )。

  • A.课税对象
  • B.纳税人
  • C.征收主体
  • D.负税人
57

第 49 题 国债偿债率是指当年到期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占(  )的比例。

  • A.历年财政收入
  • B.当年财政收入
  • C.历年财政支出
  • D.当年财政支出
58

第 47 题 货币的本质是(  )。

  • A.偶然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 B.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 C.能够用于交换的商品
  • D.固定不变的商品
59

第 48 题 下列各项财政支出中,体现政府非市场性分配活动的支出是(  )。

  • A.转移性支出
  • B.建设性支出
  • C.购买性支出
  • D.消费性支出
61

第 44 题 行政应急原则是(  )的例外。

  • A.合理性原则
  • B.合法性原则
  • C.程序正当原则
  • D.高效便民原则
66

第 39 题 债发生的原因不包括(  )。

  • A.侵权
  • B.无因管理
  • C.紧急避险
  • D.不当得利
69

第 37 题 组织结构扁平化是通过(  )实现的。

  • A.增大管理跨度、增多管理层次
  • B.缩小管理跨度、增多管理层次
  • C.增大管理跨度、减少管理层次
  • D.缩小管理跨度、减少管理层次
70

第 36 题 (  )是指经营满足同样市场需求的不同类别的产品的竞争者,也称作“平行竞争者”。

  • A.品牌竞争者
  • B.愿望竞争者
  • C.产品形式竞争者
  • D.产品类别竞争者
71

第 34 题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方式是(  )。

  • A.划分垄断市场
  • B.严格限制竞争
  • C.规定垄断价格
  • D.控制生产资料
72

第 35 题 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是(  )。

  • A.促销
  • B.分销
  • C.交换
  • D.市场定位
73

第 33 题 根据债的发生原因,债可以分为(  )。

  • A.单一之债与多人之债
  • B.按份之债和连带之债
  • C.合同之债、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之债和无因管理之债
  • D.单一之债和连带之债
74

第 32 题 针对(  )的基本特点,应该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

  • A.“经济人”假设
  • B.“社会人”假设
  • C.“自我实现人”假设
  • D.“复杂人”假设
75

第 30 题 目标营销战略的前提是(  )。

  • A.市场细分
  • B.选择目标市场
  • C.市场定位
  • D.营销组合
77

第 31 题 恩格尔定律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消费者(  )的变化规律。

  • A.收入水平
  • B.消费结构
  • C.储蓄情况
  • D.信贷状况
79

第 27 题 影响定价的企业外部因素不包括(  )。

  • A.竞争形势
  • B.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成本
  • C.市场需求的状况和弹性
  • D.有关的政策法规
80

第 24 题 在申请公示催告的条件中,票据持有人是指(  )。

  • A.争议发生时持有票据的人
  • B.票据被盗、遗失或者灭失前的最后持有人
  • C.最初的出票人
  • D.票据支付人
81

第 25 题 货币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变动(  )来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 A.货币流通速度
  • B.利率、汇率
  • C.货币供应量
  • D.货币需求量
82

第 26 题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由(  )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

  • A.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 B.消费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 C.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 D.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
85

第 21 题 (  )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

  • A.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 B.市场经济
  • C.生产资料所有制
  • D.社会分工
86

第 19 题 社会责任营销认为,企业应当正确处理(  )三方面的关系。

  • A.人力、财力和物力
  • B.生产、销售和消费
  • C.企业、顾客和产品
  • D.企业、顾客和全社会
87

第 20 题 消费者是指为满足(  )而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所有个人和家庭。

  • A.个人生活需要
  • B.个人生产需要
  • C.家庭生活需要
  • D.家庭生产需要
90

第 15 题 (  )认为,企业应通过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分销来降低成本,扩展市场。

  • A.生产观念
  • B.产品观念
  • C.关系营销观念
  • D.社会责任营销
91

第 16 题 行政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包括(  )。

  • A.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 B.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 C.行政救济关系
  • D.行政管理关系
92

第 12 题 税收是国家凭借其(  )取得的财政收入。

  • A.经济权力
  • B.信用
  • C.政治权力
  • D.经济实力
93

第 13 题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有关规定,仲裁裁决一般应当(  )的意见作出。

  • A.按照首席仲裁员
  • B.按照仲裁委员会主任
  • C.按照多数仲裁员
  • D.由首席仲裁员根据仲裁委员会
94

第 14 题 国债傣存度是指(  )。

  • A.当年国债发行规模÷当年财政收入总额
  • B.当年国债发行规模÷当年财政支出总额
  • C.当年国债余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
  • D.当年国债余额÷当年财政支出总额
95

第 11 题 企业在作出促销决策时,首先应当。

  • A.选择信息传播媒体
  • B.收集市场反馈
  • C.确定目标受众
  • D.设计促销信息
98

第 8 题 企业具有两重属性,它既是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又体现一定的(  )。

  • A.社会生产目的
  • B.社会生产关系
  • C.经济发展水平
  • D.生产力发展水平
101

第 5 题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裁定管辖有三种,其中不包括(  )。

  • A.移送管辖
  • B.专属管辖
  • C.指定管辖
  • D.管辖权转移
102

第 4 题 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

  • A.物质资料生产
  • B.人的劳动
  • C.生产资料所有制
  • D.社会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