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
- B.简易程序中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
- C.在督促程序中,支付令异议的提出,必须采取书面形式
- D.在公示催告程序中,公示催告的期间不得少于 90 日
- E.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第二审程序审理
- A.原告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 B.有明确的被告
- C.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 D.有充足的证据
- E.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A.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 B.合同解除
- C.债务相互抵销
- D.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 E.债务人名称变更
- A.行业协会自律
- B.行政规制
- C.立法规制
- D.司法规制
- E.舆论监督
- A.根据权利、义务的分担方式,分为双务合同和单务合同
- B.根据合同成立是否以交付标的物为要件,分为诺成性合同和实践性合同
- C.根据合同的形式,分为口头合同和书面合同
- D.根据合同的成立是否以一定的形式为要件,分为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
- E.根据合同条款是由单方事先决定还是双方协商确定,分为主合同和从合同
- A.依法成立
- B.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 C.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 D.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 E.对其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 A.平等原则
- B.意思自治原则
- C.诚实信用原则
- D.正当程序原则
- E.全面履行原则
- A.高体贴与高组织
- B.高体贴与低组织
- C.中体贴与中组织
- D.低体贴与高组织
- E.低体贴与低组织
- A.严酷的环境
- B.明确的目标
- C.协作的意愿
- D.良好的沟通
- E.简单的层次
- A.产品价格
- B.产品产量
- C.生产经营的连续性
- D.供应商的数量
- E.向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 A.“经济人”
- B.“社会人”
- C.“复杂人”
- D.“功利人”
- E.“自我实现人”
- A.产品策略
- B.定价策略
- C.渠道策略
- D.促销策略
- E.包装策略
- A.计划
- B.组织
- C.领导
- D.控制
- E.核算
- A.生产加工
- B.物流储运
- C.市场调研
- D.风险承担
- E.资金融通
- A.购买的随意性较强
- B.偏好各异
- C.需求弹性较大
- D.需求是派生的
- E.交易频繁
- A.品牌名称知晓度
- B.感知的品牌质量
- C.品牌与情感联系的强度
- D.定价水平
- E.竞争激烈程度
- A 市场营销是一门建立在经济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应用科学
- B.营销即是销售
- C.市场营销的目标是通过让顾客满意从而使企业获得利润
- D.市场营销的核心思想是生产质量好、功能强、花色多的产品
- E.市场营销研究的是企业在将其产品或服务销售给顾客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
- A.贷款是临时性的
- B.贷款期限较长
- C.贷款程序严密,审批时间较长
- D.贷款实行浮动利率
- E.贷款仅限于货物和服务所需的外汇部分
- A.银行间债券市场
- B.交易所债券市场
- C.银行柜台债券市场
- D.个人债券市场
- E.企业债券市场
- A.期限性
- B.投机性
- C.流动性
- D.风险性
- E.收益性
- A.由货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
- B.由国库制度所规范的资金收付
- C.金融中介
- D.金融制度和调控机制
- E.金融工具
- A.它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
- B.它是单方面的价值运动
- C.它是双方面的价值运动
- D.它仅仅是一种债权关系
- E.不同社会的信用反映了不同社会的经济关系
- A.中央银行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 B.中央银行是金融中介体系的中心环节
- C.中央银行是工商企业的银行
- D.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 E.中央银行是居民的银行
- A.营业税
- B.资源税
- C.房产税
- D.车船使用税
- E.城镇土地使用税
- A.支付手段
- B.流通手段
- C.价值尺度
- D.世界货币
- E.贮藏手段
- A.消费税
- B.个人所得税
- C.增值税
- D.营业税
- E.关税
- A.纳税人
- B.征税机关
- C.税基
- D.立法机关
- E.课税对象
- A.自觉性
- B.强制性
- C.无偿性
- D.有偿性
- E.固定性
- A.补偿性支出
- B.积累性支出
- C.引导性支出
- D.公平性支出
- E.消费性支出
- A.属于直接税,税负不易转嫁
- B.符合税收纳税能力原则
- C.收入比较稳定
- D.具有收入分配功能
- E.属于间接税,税负易转嫁
- A.权力集中
- B.目标统一
- C.政策协调
- D.功能互补
- E.适时适度
- A.发行国债
- B.调控利率
- C.财政补贴
- D.干预汇率
- E.转移支付
- A.所有权
- B.占有权
- C.使用权
- D.处置权
- E.归属权
- A.国际分工
- B.货物贸易
- C.服务贸易
- D.知识产权保护
- E.国际贸易融资
- A.15 日
- B.1 个月
- C.2 个月
- D.6 个月
- A.行政管理
- B.立法管理
- C.计划管理
- D.行业管理
- E.自律管理
- A.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后作出的第一审判决
- B.重审案件的判决
- C.第二审法院的判决
- D.按照第一审程序对案件再审的判决
- A.仲裁庭首次开庭之前
- B.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时
- C.仲裁庭开庭审理期间
- D.在仲裁裁决作出之前
- A.5
- B.7
- C.15
- D.30
- A.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 B.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 C.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 D.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被继承人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 A.独立原则
- B.公开审理原则
- C.自愿原则
- D.一裁终局原则
- A.1
- B.2
- C.3
- D.4
- A.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
- B.故意拖延消费者提出的修理要求
- C.无理拒绝消费者提出的赔偿损失的要求
- D.欺诈行为
- A.1000
- B.2000
- C.3000
- D.5000
- A.14
- B.18
- C.20
- D.22
- A.1
- B.2
- C.3
- D.4
- A.反不正当竞争法
- B.产品质量法
-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D.国家赔偿法
- A.附和合同
- B.商议合同
- C.定式合同
- D.标准合同
- A.某市交通局限定小轿车使用者只能购买某一品牌的净化器
- B.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处罚达成价格同盟的企业
- C.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制外地商品进人本地市场
- D.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制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 A.与计划相适应
- B.具有客观性
- C.具有整体性
- D.抓住关键点
- A.系统
- B.层次
- C.职位
- D.机制
- A.职能制
- B.直线职能制
- C.矩阵制
- D.模拟分权制
- A.递进
- B.递减
- C.反向
- D.正向
- A.实现目标
- B.配备人员
- C.宣传教育
- D.指挥监督
- A.建议职权
- B.咨询职权
- C.曲线职权
- D.直线职权
- A.战略计划
- B.战术计划
- C.人事计划
- D.作业计划
- A.策划
- B.决策
- C.协调
- D.部署
- A.品牌名称
- B.品牌标志
- C.商标
- D.深度品牌
- A.增大管理跨度、增多管理层次
- B.缩小管理跨度、增多管理层次
- C.增大管理跨度、减少管理层次
- D.缩小管理跨度、减少管理层次
- A.效率
- B.效果
- C.效用
- D.效能
- A.大众化营销
- B.选择目标市场
- C.市场细分
- D.市场定位
- A.品牌忠诚
- B.品牌知晓度
- C.品牌资产
- D.晶牌强度
- A.食物消费
- B.房租与燃料费
- C.教育支出
- D.卫生与休闲支出
- A.收集相关信息
- B.确认购买需要
- C.做出购买决策
- D.评估备选方案
- A.正在发生什么情况
- B.发生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 C.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 D.要取得什么成就
- A.产品形式
- B.顾客需要
- C.制造技术
- D.生产装备
- A.供应商
- B.营销中介
- C.竞争者
- D.顾客
- A.满足
- B.知晓
- C.匮缺
- D.矛盾
- A.扭转性营销
- B.刺激性营销
- C.开发性营销
- D.抵制性营销
- A 自发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 B.人为的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 C.自发的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 D.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 A.成员国缴纳的份额
- B.特别提款权
- C.外汇储备
- D.一般提款权
- A 银行本票
- B.支票
- C.银行汇票
- D.股票
- A 违约
- B.国家
- C.操作
- D.市场
- A 美元标价法
- B.直接标价法
- C.间接标价法
- D.双向标价法
- A 现货
- B.期货
- C.初级
- D.资本
- A 由货币当局决定
- B.有时由货币当局决定,有时由市场货币资金供求关系直接决定
- C.由市场货币资金供求关系直接决定
- D.由货币当局和市场货币资金供求关系共同决定
- A 辅币
- B.银行存款
- C.银行券
- D.现金
- A10 000
- B.10 250
- C.10 500
- D.10 750
- A.国家信用
- B.间接信用
- C.商业信用
- D.消费信用
- A.金本位制
- B.金银复本位制
- C.银本位制
- D.纸币本位制
- A.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
- B.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
- C.一条水平线
- D.一条垂直线
- A.预算
- B.财务
- C.财政
- D.计划
- A.中央银行的负债
- B.中央银行的资产
- C.商业银行的负债
- D.商业银行的资产
- A.1 月 1 日至同年的 12月 31 日
- B.4 月 1 日至次年的 3月 31 日
- C.7 月 1 日至次年的 6月 30 日
- D.10 月 1 日至次年的 9月 30 日
- A.中央和地方两级预算
- B.中央、省、市三级预算
- C.中央、省、市、县四级预算
- D.中央、省、市、县、乡五级预算
- A.18%
- B.33%
- C.27%
- D.30%
- A.营业税
- B.消费税
- C.关税
- D.资源税
- A.消费税
- B.增值税
- C.个人所得税
- D.资源税
- A.个人所得税
- B.资源税
- C.增值税
- D.印花税
- A.个人所得税
- B.财产税
- C.增值税
- D.关税
- A.全面
- B.列举
- C.消费
- D.进口
- A.经济实力
- B.国家信誉
- C.政治权力
- D.财产权力
- A.国家
- B.私有财产
- C.社会管理
- D.剩余产品
- A.405
- B.495
- C.450
- D.270
- A.政府机关
- B.国家
- C.企业
- D.财政部门
- A.社会捐助
- B.社会成员互助
- C.国民收入再分配
- D.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 A.中央预算
- B.地方预算
- C.部门预算
- D.单位预算
- A.利益均等
- B.利益最大化
- C.垄断市场
- D.自力更生
- A.世界贸易标准化
- B.各国利益均等化
- C.世界贸易自由化
- D.世界贸易稳定化
- A.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 B.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 C.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
- D.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支出
- A.财产的归属权
- B.财产的运营权
- C.出资者的决策权
- D.出资者的受益权
- A.间接方式
- B.直接方式
- C.统一管理
- D.风险控制
- A.利益机制
- B.供求机制
- C.价格机制
- D.竞争机制
- A.激励
- B.标价
- C.预期
- D.信号
- A.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 B.国家干预方式
- C.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方式
- D.国家税费征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