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23%
- B.62.5%
- C.40%
- D.35.6%
- A.科学性
- B.服务性
- C.可行性
- D.整齐划一性
- A.兴建小型饲料加工厂,使农业转向加工型农业
- B.划出100亩菜地农地生产“绿色高科技食品”,提高农产品产值和农民收入
- C.实行良种化,全部从外地引入良种,无需试验性种植
- D.选拨有较好知识基础的本地结业生,将他们培养成新型智力型农民
- A.第一步计算出各个因素的差额
- B.第二步求出第一个因素的影响数值
- C.第三步求出第二个因素的影响数值
- D.第四步求出第三个因素的影响数值
- E.第五步求出三个因素的影响总和
- A.农业劳动力规划
- B.农业用地规划
- C.农业生产规划
- D.农业现代技术规划
- E.新村建设规划
- A.500
- B.600
- C.400
- D.430
- A.-125元
- B.-120元
- C.-115元
- D.-110元
- A.单位面积施肥量×播种面积×单价
- B.单位面积施肥量×单价×播种面积
- C.播种面积×单价×单位面积施肥量
- D.播种面积×单位面积施肥量×单价
- A.平衡分析法
- B.差额计算法
- C.连环代替法
- D.比较分析法
- A.播种面积
- B.肥料单价
- C.单位面积施肥量
- D.肥料单价和播种面积
- A.分类
- B.总帐
- C.序时
- D.日常
- A.收益分配表
- B.收支明细表
- C.资产负债表
- D.科目余额表
- A.会计分录试算平衡公式
- B.会计核算试算平衡公式
- C.发生额试算平衡公式
- D.余额试算平衡公式
- A.价值小、收发频繁
- B.使用中
- C.价值大、收发量大
- D.价值大、收发量小
- A.核算内容
- B.核算资料
- C.详略程度
- D.经济内容
- A.对比分析法是通过各种经济技术指标对比,分析经济活动现象相互关系
- B.因素分析法是假设一个因素不变,其它因素变化,故带有一定假定性
- C.比率分析法又称比较分析法,运用经济指标的绝对数进行对比分析
- D.平衡分析法多用于产销分析、财务状况分析
- A.签发空头支票
- B.出借账户
- C.套取银行信用
- D.支票、印鉴由专人专管
- A.投入期
- B.萌芽期
- C.成长期
- D.成熟期
- E.衰退期
- A.复合分析法
- B.因素分析法
- C.对比分析法
- D.平衡分析法
- A.节约用地
- B.计划用地
- C.因地制宜
- D.善用结合
- E.经济效益
- A.规定
- B.政策
- C.对策
- D.条例
- E.以上都对
- A.经济效果
- B.社会效果
- C.企业素质
- D.企业形象
- E.企业信誉度
- A.土地
- B.房屋和建筑物
- C.融资租入的设备
- D.融资租出的设备
- A.乡镇级集体企业
- B.乡镇级集体企业
- C.农民家庭经营
- D.其它经营
- E.县级企业
- A.会计主体
- B.会计分析
- C.会计预测
- D.货币计量
- E.持续经营
- A.屠宰税
- B.农业特产税
- C.提留统筹费
- D.以资代劳款
- A.价格
- B.内容性质
- C.计量单位
- D.数量
- A.奶牛场
- B.养猪专业户
- C.罐头厂
- D.面粉厂
- E.糖厂
- A.科学性原则
- B.服务性原则
- C.可行性原则
- D.稳定性原则
- A.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 B.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
- C.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 D.较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 E.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 A.指令
- B.情报
- C.数据
- D.磁波
- E.以上都正确
- A.物种的丰富性
- B.有序性与不可逆性
- C.功能发挥的系统性
- D.种群灭绝的可能性
- E.不可更新性
- A.季节性强
- B.短途运输量大
- C.不确定性
- D.运输费用较大
- A.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 B.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 C.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
- D.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 E.大力推进科教兴农
- A.大规模但不成批生产
- B.在空间上有分散性
- C.必须遵循生物学规律进行
- D.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大
- E.以上都正确
- A.销售利润
- B.投资净收益
- C.营业外收支净额
- D.固定资产变卖收益
- A.主体性产品
- B.基础性产业
- C.有决定意义的生产部门
- D.一般性产业
- A.在空间上具有分散性
- B.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大
- C.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 D.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交织
- A.销售收入
- B.利润总额
- C.固定资金占用率
- D.机器设备利用率
- A.单位面积产量
- B.流动资金占用额
- C.产值
- D.质量
- A.财务管理是利用货币形式进行的
- B.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
- C.财务关系就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与职员间的经营关系
- D.财务管理包括计划、核算、监督和分析等一系列综合方法
- A.平均数
- B.相对数
- C.绝对数
- D.相关系数
- A.固定资产
- B.低值易耗品
- C.递延资产
- D.流动资产
- A.协调和指挥他人的一种工作
- B.通过他人的活动达到管理的目标
- C.管理必须关心他人,关心他人的活动
- D.也管理自己的活动
- A.经营与管理是同一个经济概念
- B.两者属于不同的经济范畴
- C.经营对管理起指导作用
- D.管理对经营起指导作用
- A.支票
- B.汇票
- C.现金
- D.债券
- A.一年
- B.五年
- C.十年
- D.二十年
- A.8%
- B.3%
- C.2%
- D.80%
- A.某个
- B.几个
- C.两个
- D.各种
- A.生产费用和销售费用
- B.生产费用和销售费用+税金
- C.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
- D.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税金
- A.先行分析
- B.预测分析
- C.事前分析
- D.决策分析
- A.具有推销技巧
- B.具有良好的商业道德
- C.有干劲
- D.宣传鼓动和交际能力
- A.开发、投产、进入市场,退出市场
- B.投产、使用时,报废
- C.开发、投产,进入市场
- D.进入市场,被使用
- A.因暴雨而财产损失
- B.市场行情变化
- C.因地震而财产毁灭
- D.大火烧毁的原材料
- A.日消耗量
- B.平均年需要量
- C.年需要量
- D.平均日需要量
- A.当时成本
- B.市场价格
- C.实际成本
- D.评估价格
- A.群众评估法
- B.技术测定法
- C.项目作业法
- D.劳动现场试验法
- A.再生产过程的进行
- B.储备资金的形成
- C.成本的垫支
- D.资金的利用
- A.预付款
- B.劳务费
- C.应收款
- D.购货款
- A.原料分级
- B.原料加工成产成品
- C.分销产品给批发商
- D.市场研究
- A.在耕地上种植小麦和棉花两种作物
- B.在耕地上冬季种小麦夏季种玉米
- C.轮作豆科和禾本科作物
- D.在一定耕地上同季种小麦和玉米
- A.进攻型
- B.稳定型
- C.保守型
- D.紧缩型
- A.能力
- B.作风
- C.素质
- D.经验
- A.经营效益
- B.民主管理
- C.平等互利
- D.物质利益
- A.社会化生产
- B.生产关系
- C.生产力
- D.共同劳动
- A.一贯性
- B.客观性
- C.实践性
- D.跟踪性
- A.满足需要
- B.实现交换
- C.获得利益
- D.三者均是
- A.质量
- B.数量
- C.价值
- D.价格
- A.9500
- B.10400
- C.11000
- D.12900
- A.35
- B.35.5
- C.43.5
- D.43
- A.以初级技术为主
- B.以中间技术为主,初级技术为辅
- C.以中间技术和高新技术为主,具有适当的超前性
- D.以高新技术为主,抢占技术制高点
- A.735
- B.729
- C.744
- D.750
- A.5%
- B.1998年
- C.1997年
- D.1999年
- A.直接
- B.间接
- C.显性
- D.隐性
- A.缺乏弹性,灵活性差
- B.不利于发挥子系统的作用,横向联系困难
- C.易滋长个人主义,本位主义
- D.强制性,易使管理工作僵化
- A.生产力的组织
- B.管理的一般性
- C.管理的科学性
- D.生产关系
- A.针对性
- B.经济合理性
- C.可行性
- D.有效性
- A.生产周期短效益高的动物
- B.食肉性动物
- C.食草性动物
- D.食植性动物
- A.协调和指挥他人的一种工作
- B.通过他人的活动达到管理的目标
- C.管理必须关心他人,关心他人的活动
- D.也管理自己的活动
- A.全面性
- B.针对性
- C.综合性
- D.科学性
- A.制定农业发展计划
- B.搞好农业设施投资
- C.做好经费预算
- D.做好物资的筹备
- A.土地总面积
- B.已利用土地总数
- C.农业用地总数
- D.可利用土地总数
- A.全民所有制企业
- B.私营企业
- C.集体所有制企业
- D.个体企业
- A.生产结构
- B.区域经济
- C.国民经济
- D.生产规模
- A.5亿
- B.7亿
- C.7.6亿
- D.8亿
- A.总量较大,人均、亩均量少
- B.地区分布不均衡、呈现梯度分布
- C.水土组合不太均匀
- D.时间分布均衡
- A.经济形势
- B.经济政策
- C.经济活动
- D.经济法律
- A.118
- B.96
- C.120
- D.136
- A.它包括地球表面的陆面、水面,但不包括地表之下
- B.它包括地球表面的陆地、水面,上至大气对流层的下部,下至地壳一定深度的风化层
- C.它包括土壤、植被、水文等要素,但不包括岩石和地貌
- D.它只应包括耕地和可耕地
- A.支票
- B.汇票
- C.现金
- D.债券
- A.农产品价值
- B.农产品利润
- C.农产品成本
- D.农业税金
- A.物品流
- B.消费流
- C.物流
- D.产品流
- A.以农民自己的个体劳动为基础进行生产
- B.自给半自给的商品性农业
- C.为交换而生产
- D.大规模投入产出和高度集约经营的农业生产
- A.美国模式
- B.法国模式
- C.德国模式
- D.20世纪40年代以后,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
- A.培育动植物以取得生物性产品的产业部门
- B.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农业生物为劳动对象的人类劳动
- C.农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全过程
- D.近代农业阶段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