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考试《中级公路运输》考点预测习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铁路车站按照其技术作业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 )。

  • A.中间站
  • B.客运站
  • C.编组站
  • D.综合站
  • E.区段站
2

运输的基本效用包括( )。

  • A.时间效用
  • B.增值效用
  • C.速度效用
  • D.空间效用
  • E.服务效用
4

目前,我国道路货运企业的货运站大致可分为( )。

  • A.零担货运站
  • B.整车货运站
  • C.港湾货运站
  • D.口岸站
  • E.集装箱货运站
5

对运输业性质的认识,我国较为流行的理论有( )。

  • A.运输业的生产特性
  • B.运输业的产业特性
  • C.运输业的服务特性
  • D.运输业的公益特性
  • E.运输业的基础设施特性
6

在运价制定方法中,成本导向定价法包括( )。

  • A.成本加成定价法
  • B.固定成本定价法
  • C.长期变动成本定价法
  • D.边际贡献定价法
  • E.损益平衡定价法
7

下列关于昼夜时间利用系数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实行单班制,昼夜时间利用系数在0.3~0.4左右
  • B.通过延长单班制出车时间,提高昼夜时间利用系数,是可取的
  • C.通过实行多班制或双班制的工作制度,来提高昼夜时间利用系数,是可取的
  • D.单纯通过延长单班制出车时间,提高昼夜时间利用系数,可能会导致行车事故增加
  • E.昼夜时间利用系数越高,车辆的时间利用越充分
8

客运站的主要功能包括( )。

  • A.通信、信息功能
  • B.维护、修理功能
  • C.运输服务功能
  • D.运输组织功能
  • E.中转、换乘功能
9

综合运输网按地理条件、行政区划可分为( )。

  • A.国际级运输网
  • B.国家级运输网
  • C.省级运输网
  • D.县市级运输网
  • E.地区级运输网
10

运输布局是研究各种运输方式的( )等工作总称。

  • A.运输管理
  • B.合理分布
  • C.运输规划
  • D.合理配备
  • E.发展规律
11

货运站的主要功能包括( )。

  • A.运输组织功能
  • B.中转换乘功能
  • C.综合物流服务
  • D.通讯信息功能
  • E.辅助服务功能
12

对运输业性质的认识,我国较为流行的理论有( )。

  • A.运输业的生产特性
  • B.运输业的产业特性
  • C.运输业的服务特性
  • D.运输业的公益特性
  • E.运输业的基础设施特性
13

公路客运“三化”是指( )。

  • A.服务内容全面化
  • B.服务过程程序化
  • C.服务管理规范化
  • D.服务质量标准化
  • E.服务水平一流化
14

在运输布局的基本方法“空间运输联系定量分析法”中,对运输通道节点的要求是( )。

  • A.节点必须表明中心城市的互相作用
  • B.节点必须同属一个规划层次
  • C.节点必须是运输干线上的主要运输枢纽
  • D.节点是区域经济活动中心
  • E.节点是区域集散中心
15

汽车战场按照位置特点不同,可以分为( )。

  • A.公用站
  • B.港湾站
  • C.口岸站
  • D.枢纽站
  • E.停靠站
16

按照运输距离划分的运价包括( )。

  • A.计程运价
  • B.计时运价
  • C.长途运价
  • D.短途运价
  • E.地方运价
18

从联合运输的性质和内容看,联合运输( )。

  • A.是一种新的运输组织方式
  • B.要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或运输工具
  • C.是一种新的运输方式
  • D.可分为单一运输方式联运和多式联运
  • E.可分为旅客联运和货物联运
19

汽车客运站分级的主要依据有( )。

  • A.设施和设备的配置
  • B.地理位置
  • C.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
  • D.运输市场状况
  • E.营运客车数量
20

运输生产的派生性特征反映了( )。

  • A.运输生产依赖于其他社会生产活动
  • B.运输生产滞后于其他社会生产活动
  • C.运输需求的实现超前于相关本源性需求
  • D.运输需求在整个社会需求中的从属地位
21

公路运输车辆二级维护检测分为( )。

  • A.二级维护前的诊断检测
  • B.维护过程中的检测
  • C.二级维护竣工检测
  • D.四级维护检测
  • E.日常维护检测
22

以下不属于根据我国《汽车货物运输规则》的规定,划分的货运合同的种类的是( )。

  • A.定期运输合同
  • B.一次性运输合同
  • C.道路货物运单
  • D.临时运输合同
23

( )是按平均工资盈利率来确定盈利。

  • A.成本型的运价
  • B.资金型的运价
  • C.工资型的运价
  • D.复合型的运价
25

运输枢纽中的最高层次是( )。

  • A.综合性运输枢纽
  • B.站场
  • C.运输工具
  • D.方式性运输枢纽
26

营运速度是指在( )执勤营运时间内平均每小时行驶的距离。

  • A.运输工具
  • B.运输对象
  • C.运输距离
  • D.运输时间
27

在影响供给量的诸因素中,最灵敏、最重要的因素是( )。

  • A.运输价格
  • B.运输量
  • C.运输方式
  • D.运输时间
28

( )是直接反映汽车设计速度利用程度的指标。

  • A.营运速度
  • B.最高速度
  • C.技术速度
  • D.平均车日行程
33

按运输方式的不同,联合运输可分为多种运输方式联运和( )。

  • A.单一运输工具联运
  • B.单一运输方式联运
  • C.多个经营组织联运
  • D.多条运输线路联运
34

零担货物站的工艺流线以( )为主。

  • A.货流
  • B.车流
  • C.人流
  • D.箱流
35

我国公路网是由干道网和( )组成。

  • A.地方道路网
  • B.高速公路网
  • C.省级道路网
  • D.国道网
36

假定现值为P,等额年金为A,年利率为i,那么n年后的本利和F的计算公式为( )。

  • A.F=P×(F/P,i,n)
  • B.F=P×(P/F,i,n)
  • C.F=P×(F/A,i,n)
  • D.F=P×(P/A,i,n)
37

运输生产可以分为生产过程运输和流通过程运输,其中流通生产运输可以实现的是( )。

  • A.劳动对象的位置变化
  • B.劳动工具的位置变化
  • C.劳动者的位置变化
  • D.货物和旅客空间位置的变化
38

车辆修理应贯彻( )的原则。

  • A.视情修理
  • B.定期修理
  • C.强制修理
  • D.主动修理
39

政府给予某种运输服务以补贴时( )。

  • A.运价上涨,需求量降低
  • B.运价降低,需求量增加
  • C.运价降低,需求量降低
  • D.运价上涨,需求量增加
40

运输业的一项综合性经济指标是( )。

  • A.运输线路长度
  • B.运输量密度
  • C.运送速度
  • D.运输成本
43

以( )为标志分类,运输需求可划分为货物运输需求和旅客运输需求。

  • A.运输需求主体
  • B.运输需求范围
  • C.运输对象
  • D.运输市场主体
44

下列政府主管部门中,管理水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的是( )。

  • A.铁道部
  • B.交通运输部
  • C.管道局
  • D.国家民用航空局
45

根据运输供求规律作用机理,运输供求规律的核心是运输市场的( )。

  • A.需求运行机制
  • B.供给运行机制
  • C.价格运行机制
  • D.政策运行机制
46

运输供给价格弹性系数是采用( )之比来计算的。

  • A.运输供给量与运输需求量
  • B.运输供给量增加量与运输价格增长值
  • C.运输供给量与运输价格水平
  • D.运输供给变化率与运输价格变化率
47

汽车货运成本由成本较高的可变成本和( )两部分构成。

  • A.成本较高的固定成本
  • B.成本较低的可变成本
  • C.成本较低的固定成本
  • D.成本较低的公共成本
49

枢纽货运的一种新形式是( )。

  • A.地方性流通中心
  • B.区域性流通中心
  • C.流通中心
  • D.仓库
50

按照我国产业分类标准,交通运输业属于( )。

  • A.第一产业
  • B.第二产业
  • C.第三产业服务部门
  • D.第三产业流通部门
51

航空运输的最大特点和优势是( )。

  • A.运量大
  • B.机动灵活
  • C.服务周到
  • D.速度快
54

运输生产可以分为生产过程运输和流通过程运输,其中流通生产运输可以实现的是( )。

  • A.劳动对象的位置变化
  • B.劳动工具的位置变化
  • C.劳动者的位置变化
  • D.货物和旅客空间位置的变化
56

运输业的发展是( )发展的先行行业和重要基础。

  • A.第一产业
  • B.第二产业
  • C.第三产业
  • D.第四产业
59

以所运货物本身价值高低为基础确定运输价格的方法,属于( )。

  • A.均衡价格理论
  • B.边际成本论
  • C.从价理论
  • D.劳动价值理论
60

需求导向定价法是根据( )确定运价水平的定价方法。

  • A.市场竞争变化情况
  • B.市场需求变化情况
  • C.同行业产品价格变化情况
  • D.工农业产品价格变化情况
62

提供一定运输服务的运输者所愿意接受的价格,称之为( )。

  • A.运输市场价格
  • B.运输交易价格
  • C.运输供给价格
  • D.运输均衡价格
63

在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合同中,机动车辆维修合同属于( )。

  • A.运输附属合同
  • B.承揽合同
  • C.委托合同
  • D.技术合同
64

运输生产按( )的不同,可以分为营业性运输和非营业性运输。

  • A.运输方式
  • B.运输对象
  • C.运输经营活动性质及服务对象
  • D.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位置
65

( )是指单位国土面积或单位人口拥有各类等级公路的数量。

  • A.公路网长度
  • B.公路网密度
  • C.公路网面积
  • D.交通密度
66

( )是道路客运“三优”的核心,是客运服务的根本要求。

  • A.优雅言行
  • B.优良秩序
  • C.优美环境
  • D.优质服务
69

按照我国产业分类标准,交通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的( )。

  • A.公用事业部门
  • B.商业部门
  • C.服务部门
  • D.流通部门
70

通常情况下,运输产品即运输服务本身是( )。

  • A.可以触摸的
  • B.具有无形性的
  • C.具有实物形态的
  • D.可以用肉眼观察的
71

( )是提高出车时间利用系数的有效途径。

  • A.压缩商务作业时间
  • B.提高车辆总行程
  • C.车辆有效行程
  • D.压缩出车时间中的停歇时间
72

营运速度是指在( )执勤营运时间内平均每小时行驶的距离。

  • A.运输工具
  • B.运输对象
  • C.运输距离
  • D.运输时间
74

运输生产活动按其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分为生产过程运输和( )。

  • A.营业性运输
  • B.流通过程运输
  • C.非营业性运输
  • D.消费领域运输
76

成本加成定价法的计算公式为( )。

  • A.运价=单位运输成本×(1+加成率)
  • B.运价=单位运输成本×(1-加成率)
  • C.运价=单位运输成本÷(1-加成率)
  • D.运价=单位运输成本÷(1+加成率)
79

联合运输按运输对象分类可分为货物联运和( )。

  • A.国际联运
  • B.国内联运
  • C.综合联运
  • D.旅客联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