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23.8%
- B.25.2%
- C.27.3%
- D.28.6%
- A.甲方案的静态回收期为1.71年
- B.甲方案的动态回收期为4. 71年
- C.乙方案包含建设期的静态回收期为4.22年
- D.乙方案的动态回收期为5. 19年
- A.甲方案的净现值为434. 64万元
- B.甲方案的净现值为502. 55万元
- C.乙方案的净现值为409. 81万元
- D.乙方案的净现值为718. 48万元
- A.甲方案的现值指数为1.419
- B.甲方案的现值指数为1.58
- C.乙方案的现值指数为1.419
- D.乙方案的现值指数为1.58
- A.甲方案第2年的净现金流量为400万元
- B.甲方案第5年的净现金流量为400万元
- C.乙方案第2年的净现金流量为-300万元
- D.乙方案第5年的净现金流量为1 400万元
- A.1.47
- B.1.58
- C.1.62
- D.1.74
- A.125.82
- B.141.58
- C.152.38
- D.162.69
- A.实物分割
- B.以物易物
- C.折价分割
- D.拍卖
- E.变卖
- A.7.22%
- B.7%
- C.8%
- D.7.54%
- A.托儿所、幼儿园提供的保育和教育服务
- B.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军队空余房产租赁收入
- C.学生勤工俭学提供的服务
- D.避孕药品和用具
- E.古旧图书
- A.合并
- B.分立
- C.解散
- D.申请破产
- E.增资
- A.罚金
- B.赞助支出
- C.税收滞纳金
- D.缴纳的财产保险费
- E.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
- A.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在发生时计入投资收益
- B.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发生的相关交易费包括债券溢价、折价、融资费用
- C.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 D.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所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不应计入交 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
- E.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将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 A.因自然灾害毁损的库存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
- B.因管理不善被盗窃的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原材料
- C.不动产在建工程所耗用的购进货物
- D.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的购进货物
- E.购进的旅客运输服务
- A.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
- B.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改为出租
- C.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
- D.自用建筑物停止自用,改为出租
- E.将投资性房地产出售
- A.资本成本较高
- B.筹资速度快,容易取得
- C.筹资富有弹性
- D.资本成本较低
- E.筹资风险高
- A.即兴演讲
- B.计算机软件
- C.模型作品
- D.摄影作品
- E.科学发现
- A.乙出卖房屋使得所有权绝对消灭
- B.甲购买房屋是所有权的取得
- C.甲在办理完房屋过户手续后请求乙搬走其家具是所有权的行使
- D.因乙的所有权在先,所以可以对抗甲要求其搬走家具的请求
- E.甲将房屋出租给丙是所有权的消灭
- A.将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移动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
- B.改变离职后福利核算方法,按照新的会计准则有关设定受益计划的规定进行追溯
- C.因车流量不均衡,将高速公路收费权的摊销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为车流量法
- D.因市场条件变化,将某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方法由第一层级转变为第二层级
- A.应付职工薪酬
- B.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 C.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
- D.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或继续涉人被转移金融资产所形成的金融负债
- A.书面申请原则
- B.先申请原则
- C.单一性原则
- D.先发明原则
- E.先使用原则
- A.旧设备的税后净残值收入为192.75万元
- B.旧设备现金流出量的现值为3 973.67万元
- C.新设备的税后净残值收入为168.75万元
- D.新设备现金流出量的现值为3 573.87万元
- E.由于旧设备的现金净流出量现值大于新设备的现金净流出量现值,因此应该更新
- A.董事长
- B.董事
- C.董事会秘书
- D.总经理
- E.总会计师、财务总监
- A.该成本与一份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关,明确由客户承担的成本以及仅因该合同而发生的其他成本
- B.该成本增加了企业未来用于履行履约义务的资源
- C.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
- D.该成本减少了企业未来用于履行履约义务的资源
- E.该成本预期无法收回
- A.前一次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尚未募足
- B.对已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或者其他债务有违约或者延迟支付本息的事实,仍处于继续状态
- C.违反《证券法》规定,改变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所募资金的用途
- D.近12个月内公司财务会计文件存在虚假记载,或公司存在其他重大违法行为
- E.本次发行申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 A.工程投资额30万元以下的
- B.建设面积300m<sup style="white-space: normal;">2</sup>以下的
- C.建设面积500m<sup style="white-space: normal;">2</sup>以下的
- D.工程投资额30万元以下且建筑面积在400m<sup>2</sup>以下的
- E.投资额50万元以下且面积不超过300m<sup style="white-space: normal;">2</sup>的
- A.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 B.市级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 C.需要退耕还林的耕地
- D.蔬菜生产基地
- E.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
- A.相关性
- B.收付实现制
- C.权责发生制
- D.及时性
- A.120 000
- B.100 000
- C.80 000
- D.60 000
- A.可能性的判断
- B.风险大小的评估
- C.预计负债的确认
- D.最佳估计数的确定
- E.预期可获得补偿的处理
- A.乙、丙有优先购买权,丁无优先购买权
- B.乙、丁有优先购买权,丙无优先购买权
- C.乙、丙、丁都有优先购买权
- D.丙、丁有优先购买权,乙无优先购买权
- A.180
- B.120
- C.70
- D.130
- A.股东只能是一个自然人
- B.—个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 C.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 D.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 A.甲公司产品保证费用的计提比例为售价的2%,乙公司为售价的3%
- B.甲公司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为期末余额的3%,乙公司为期末余额的5%
- C.甲公司折旧年限按不少于15年确定,乙公司按不少于20年
- D.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乙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 A.50
- B.40
- C.30
- D.100
- A.11.75,54.92
- B.8.08,58.59
- C.4.16,62.5
- D.3.67,63
- A.客观性
- B.谨慎性
- C.实质重于形式
- D.相关性
- A.280 000
- B.275 000
- C.270 000
- D.265 000
- A.谨慎性
- B.可理解性
- C.可比性
- D.实质重于形式
- A.只有第一发明人才可以作为申请人
- B.申请人、发明人的署名顺序应一致行使
- C.申请人的署名顺序不影响日后专利权的
- D.王某可不告知于某自行申请专利
- A.26.22%
- B.38.74%
- C.56.92%
- D.42.86%
- A.子公司的少数股东依法从子公司抽回权益性投资
- B.子公司向其少数股东支付的现金股利
- C.子公司吸收母公司投资收到的现金
- D.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投资收到的现金
- A.16.2%
- B.16. 3%
- C.16.4%
- D.16.5%
- A.120
- B.132
- C.136
- D.156
- A.专门用于运送销售商品的运输设备的日常修理费
- B.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包装物的成本
- C.筹建期间发生的产品广告费
- D.交纳的诉讼费
- A.发行对象为公众投资者
- B.发行条件比短期银行借款苛刻
- C.筹资碑本比公司债券低
- D.—次性筹资数额比短期银行借款大
- A.全额扣除
- B.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2%以内的部分扣除
- C.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扣除
- D.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扣除
- A.企业国有资产转让中,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决定转让全部国有资产的,应当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 B.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决定是否评估
- C.向本企业的董事转让国有资产时,该董事可以参与转让方案的制订
- D.国有资产不得向境外投资者转让
- A.国务院批准的年森林采伐限额,每5年核定一次
- B.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
- C.森林采伐包括主伐、抚育采伐、更新采伐和低产林改造等方式
- D.采伐林木的单位和个人,应在采伐后的当年或者次年内必须完成更新造林任务,其中人工更新当年成活率应当不低75%,3年后保存率应当不低于70%
- A.发行股票
- B.利用商业信用
- C.吸收直接投资
- D.向金融机构借款
- A.会计政策变更有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两种处理方法
- B.在追溯调整法下,企业应当将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本期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末余额和其他比较数据也应当一并调整
- C.如果提供比较财务报表,对于比较财务报表期间的会计政策变更,应调整各期间净损益各项目和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视同该政策在比较财务报表期间一直采用
- D.会计政策变更涉及损益调整的事项通“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
- A.销售预算
- B.生产预算
- C.预计利润表
- D.预计资产负债表
- A.科学发现
- B.植物品种的生产方法
- C.疾病的治疗方法
- D.智力活动的规则
- A.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应当合理利用土地,绝对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 B.建设用地使用权自登记时设立
- C.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以及同一土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应当采取招标、拍卖等公开竞价的方式出让
- D.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转让、互换、出资或者赠与的,该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处分
- A.经乙、丙、丁同意,甲可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
- B.如果合伙协议没有约定,即使甲、乙均不同意,丁也可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
- C.合伙协议可以约定,经2个以上合伙人同意,乙可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
- D.合伙协议可以约定,未经2个以上合伙人同意,丙不得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
- A.515.97 万元
- B.526.5 万元
- C.573.2 万元
- D.585 万元
- A.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 B.正差额不做账务处理
- C.正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 D.正差额计入商誉
- A.利用开展业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 B.以恶性压价、支付回扣、虚假宣传,或者贬损、诋毁其他评估机构等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的
- C.受理与自身有利害关系业务的
- D.出具虚假评估报告的
- A.单位定期存款期限分为3个月、半年、一年三个档次,金额1万元起,多存不限
- B.存款单位支取定期存款可以用于结算或从定期存款账户中提取现金
- C.金融机构对单位活期存款实行账户管理,单位活期存款按结息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息,遇利率调整不分段计息
- D.单位通知存款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同期、同档次通知存款利率计息
- A.10
- B.20
- C.40
- D.45
- A.剩余股利政策
- B.固定股利政策
-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 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 A.以企业财务报告为主要依据
- B.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
- C.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和发展趋势
- D.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
- A.抵押权已登记的,按照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
- B.抵押权已登记且登记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 C.抵押权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
- D.抵押权未登记的,按照抵押合同生效时间的先后顺序清偿
- A.法定公积金按照公司税后利润的10%提取
- B.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
- C.资本公积金可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
- D.公司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发行价格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款,应列为资本公积金
- A.企业进行与资产评估相应的经济行为时,应当以经核准或备案的资产评估结果为作价参考依据
- B.当交易价格低于评估结果的80%时,应当暂停交易,在获得原经济行为批准机构同意后方可继续交易
- C.资产评估报告应当由至少两名承办该项业务的评估师签名并加盖资产评估机构印章
- D.资产评估档案的保存期限不少于30年
- A.处于季节性修理过程中的固定资产在修理期间应当停止计提折旧
- B.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暂估价价值计提折旧
- C.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以后各期折旧费用必然降低
- D.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的,应当调整折旧方法
- A.营运资金为正,说明企业财务状况稳定,偿债能力强
- B.流动比率高意味着短期偿债能力一定很强
- C.资产负债率属于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 D.长期贷款的金额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
- A.PICC
- B.乡巴佬
- C.红十字
- D.满口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