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等于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加上应分摊的差异额
- B.发出材料应该负担的成本差异额等于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乘以差异率
- C.“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余额方向不固定
- D.“材料采购”账户借方余额为超支差异额
- E.结转“材料成本差异”的方向不固定
- A.管理费用
- B.销售费用
- C.营业外支出
- D.其他应收款
- E.营业外收入
- A.待处理的存货盘亏、损失价值
- B.盘盈存货的转销价值
- C.待处理的存货盘盈价值
- D.盘亏、毁损存货的转销价值
- E.入库的材料超支金额
- A.实耗材料成本
- B.支付的加工费
- C.负担的运杂费
- D.支付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 E.支付的增值税
- A.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 B.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 C.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原材料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且原材料的市价低于其账面成本
- D.材料生产的产品过时,导致其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 E.产品的市场价格大于该产品的合同协议价格
- A.用于继续加工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时支付的消费税
- B.一般纳税企业委托加工物资收回时所支付的增值税
- C.发出用于委托加工的物资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 D.商品流通企业外购商品时所发生的合理损耗
- E.商品流通企业外购商品时所发生的非合理损耗
- A.生产成本
- B.制造费用
- C.管理费用
- D.其他业务成本
- E.在建工程
- A.库存商品
- B.生产成本
- C.工程物资
- D.材料成本差异
- E.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 A.银行存款
- B.长期股权投资
- C.投资收益
- D.资本公积
- A.1 585
- B.1 625
- C.1 800
- D.2 100
- A.260
- B.140
- C.100
- D.240
- A.按成本法核算的投资方确认在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中应享有的份额
- B.按成本法核算的投资方在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后分配的现金股利
- C.收到的股票股利
- D.按成本法核算的投资方确认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
- A.对合营企业的投资
- B.对子公司的投资
- C.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投资
- D.对联营企业的投资
- A.0
- B.630
- C.20
- D.-20
- A.16 500
- B.76 500
- C.75 000
- D.15 000
- A.A公司拥有B公司40% 的表决权资本,同时根据协议,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由A公司控制
- B.A公司拥有B公司25%的表决权资本,但对B公司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相关股票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
- C.A公司拥有B公司15%的表决权资本,同时根据协议规定,由A公司负责向B公司提供生产经营所必须的关键技术资料
- D.A公司拥有B公司40%的表决权资本,A公司的子公司拥有B公司30%的表决权资本
- A.12
- B.10
- C.8
- D.0
- A.计入投资收益
- B.冲减资本公积
- C.计入营业外支出
- D.不调整初始投资成本
- A.10
- B.20
- C.30
- D.0
- A.期末被投资单位对外捐赠
- B.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
- C.被投资单位计提盈余公积
- D.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 A.350
- B.320
- C.30
- D.50
- A.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和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 B.权益法下,因被投资方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在处置时不需要做处理
- C.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时候要将原来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也进行结转
- D.对于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贷记“应收股利”
- A.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下,被投资方宣告分配的现金股利,投资方应按照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
- B.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下,被投资方宣告分配的现金股利,投资方不应确认投资收益
- C.期末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大于可收回金额,不需要做处理
- D.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按照处置比例结转资本公积的金额至投资收益
- A.借:投资收益 420 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420
- B.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200
- C.借:投资收益 20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20
- D.借:资产减值损失 20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20
- A.确认为商誉
- B.调整资本公积
- C.计入营业外收入
- D.计入营业外支出
- A.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发生的与企业合并相关的审计、评估、咨询费
- B.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发生的与企业合并相关的审计、评估、咨询费
- C.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对价发生的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相关的手续费
- D.合并以外的方式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
- A.835
- B.750
- C.800
- D.855
- A.12 000
- B.15 000
- C.10 000
- D.2 000
- A.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
- B.账面价值
- C.公允价值
- D.账面余额
- A.冲回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 B.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C.销售存货
- D.不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后回购发出的商品
- A.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万元
- B.转回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
- C.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
- D.转回存货跌价准备3万元
- A.个别计价法
- B.先进先出法
- C.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 D.移动加权平均法
- A.生产成本
- B.原材料
- C.工程物资
- D.在途物资
- A.运输费
- B.保险费
- C.装卸费
- D.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 A.-2%
- B.2%
- C.3.33%
- D.-3.33%
- A.材料采购
- B.在途物资
- C.原材料
- D.银行存款
- A.394
- B.396.8
- C.399
- D.420
- A.183 600
- B.122 400
- C.181 800
- D.117 600
- A.管理费用
- B.其他应收款
- C.营业外支出
- D.销售费用
- A.有销售合同的库存商品以该库存商品的合同售价为基础
- B.无销售合同的库存商品以该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为基础
- C.用于生产有销售合同产品的材料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 D.用于出售且无销售合同的材料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 A.历史成本
- B.公允价值
- C.重置成本
- D.现值
- A.360
- B.357.5
- C.370
- D.147.5
- A.130 000
- B.100 000
- C.220 000
- D.120 000
- A.120
- B.102
- C.92
- D.110
- A.25
- B.20
- C.-20
- D.-5
- A.600
- B.440
- C.500
- D.400
- A.个别计价法
- B.先进先出法
- C.加权平均法
- D.移动加权平均法
- A.32.4
- B.32
- C.35.28
- D.36
- A.委托代销商品
- B.受托代销商品
- C.为在建工程购入的工程物资
- D.约定将于未来购入的商品
- A.7 068 000
- B.7 088 000
- C.7 283 800
- D.7 079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