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企业价值最大
- B.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
- C.负债率低
- D.企业财务风险最小
- A.董事会
- B.股东大会
- C.经理或厂长
- D.类似权力机构
- E.财务经理
- A.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 B.资产负债率
- C.净资产收益率
- D.主营业务利润率
- E.存货周转率
- A.原国家投入冲减潜亏的部分
- B.专项拨款
- C.各类建设基金
- D.先征后退的所得税
- E.国家股享有的未分配利润
- A.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 B.借:固定资产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 C.借: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 D.借:固定资产 贷: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
- E.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
- A.贴现率
- B.市场利率
- C.投资项目的效用期
- D.原始投资额
- E.流动比率和速度比率
- A.存货的账面成本
- B.存货估计完工成本
- C.存货销售中预计的税金
- D.销售所必需的估计费用
- E.存货的储存费用
- A.债券初始投资成本
- B.债券面值
- C.相关费用
- D.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尚未到付息期的债券利息
- E.债券票面利息与实际利息的差额
- A.一体性原则
- B.以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
- C.统一母子公司的会计政策
- D.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 E.重要性原则
- A.作为股份制企业的资本公积
- B.作为股份制企业的股本
- C.用以后年度国家股分得的股利补足
- D.冲减国家股的股本
- E.调整未分配利润
- A.按照破产程序已宣告被清理整顿的子公司
- B.直接拥有其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的被投资企业
- C.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其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的被投资企业
- D.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占多数表决权的被投资企业
- A.营业收入增加
- B.营业费用增加
- C.财务费用增加
- D.管理费用增加
- A.其摊销期限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的下个月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 B.其摊销期限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 C.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的当月起开始摊销
- D.无形资产可能计提减值准备
- A.能分散所有风险
- B.能分散系统风险
- C.能分散非系统风险
- D.不能分散风险
- A.400
- B.416
- C.420
- D.440
- A.先进先出法
- B.后进先出法
- C.加权平均法
- D.移动平均法
- 18
-
下列表述错误的足( )。
- A.应付账款是指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 B.应付账款入账时间的确定,应以与所购物资的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或劳务已经接受为标志
- C.应付账款的支付期限较长
- D.如果企业根据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购货定金或部分货款,也可以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
- A.借:材料采购 贷:应付账款
- B.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
- C.借:材料采购 贷:其他应付款
- D.借:原材料 贷:在途材料
- A.用税前利润弥补亏损
- B.权益法下年末确认被投资企业当年实现的盈利
- C.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D.将一项房产用于抵押贷款
- A.2008年度的纳税调整事项
- B.2007年度的纳税调整事项
- C.调整2008年度的损益
- D.调整2007年度的损益
- A.成本法
- B.权益法
- C.追溯调整法
- D.追溯重述法
- A.按实际支付的历史成本进行核算
- B.按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核算
- C.期末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
- D.收到的股票股利作为投资收益处理
- A.232500元、150000元
- B.232500元、200000元
- C.220000元、150000元
- D.310000元、200000元
- A.31
- B.30.93
- C.35.1
- D.36.03
- A.700000
- B.760 000
- C.870000
- D.940200
- A.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
- B.专门借款和占用的一般借款所发生的允许资本化的借款费用
- C.一般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
- D.专门借款和所有一般借款发生的借款费用
- A.约当产量比例法
- B.定额比例法
- C.定额成本计价法
- D.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
- A.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记入“原材料科目
- B.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记入“材料采购”科目
- C.按合同价暂估入账,记入“材料采购”科目
- D.不作账务处理
- A.股本
- B.应付股利
- C.利润分配
- D.盈余公积
- A.利润构成不合理
- B.该企业难以实现持续经营
- C.出售固定资产以补充企业的经营资金
- D.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划分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