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发行普通股筹措资本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归还
- B.普通股的筹资一般比负债的筹资成本低,且不会分散投资者对企业的控制权
- C.增加公司的举债能力,提高公司的信誉
- D.没有固定股利负担,股利的支付视公司有无盈利和经营需要而定,不存在不能偿付的风险
- E.站在投资者角度,普通股的预期收益较高并可一定程度地抵销通货膨胀的影响,因此普通股筹资容易吸收资金
- A.运用资产评估结果时,资产评估所对应的经济行为是否实现
- B.进行账务处理时,资产评估结果是否有效
- C.运用资产评估结果时考虑评估基准日资产是否发生权属变更的情况
- D.运用资产评估结果时考虑评估基准日后资产价值是否发生贬值
- E.资产评估结果是否符合委托方的要求
- A.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 B.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 C.会计政策变更
- D.前期差错更正
- E.会计估计变更
- A.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由5年改为10年
- B.坏账的核算由直接转销法改为备抵法
- C.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
- D.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由原不计提折旧改为计提折旧
- E_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为加速折旧法
- A.对固定资产进行大修理
- B.对固定资产进行改建
- C.对经营租赁租入固定资产进行改良
- D.对固定资产进行中小修理
- E.对固定资产进行扩建
- A.企业原投资者将其所持该企业股权转让给其他投资者
- B.企业增资扩股
- C.企业通过利润分配派发股票股利
- D.企业同购本企业股票
- E.可转换债券转为股本
- A.应付的租入包装物租金
- B.应付的社会保险费
- C.应付的客户存入保证金
- D.应付的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租金
- E.应付住房公积金
- A.投资企业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50%以上的表决权资本
- B.投资企业虽然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50%或以下的表决权资本,但具有实质控制权
- C.投资企业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下的表决权资本,但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的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
- D.被投资单位为投资企业的合营企业
- E.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的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 A.支付的土地出让金
- B.企业支付的特许经营费
- C.为建造固定资产而发行债券的手续费
- D.购置固定资产时支付的增值税
- E.生产工人工资
- A.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
- B.以举借新债偿还旧债
- C.企业缩小经营规模而减资
- D.企业具有一定的偿债能力
- A.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货并退回的事项
- B.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期间,外汇汇率发生较大变动
- C.已确定将要支付赔偿额大于该赔偿在资产负债表日的估计金额
- D.发行债券
- A.22%
- B.17%
- C.16%
- D.18.5%
- A.10%
- B.0
- C.20%
- D.200%
- A.32.50
- B.33.75
- C.37.50
- D.50.00
- A.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的,以活跃市场上报价确定公允价值
- B.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的价格确定
- C.不存在活跃市场的,也不存在最近交易价格的,采用评估技术确定公允价值
- D.账面价值
- A.90%
- B.85%
- C.100%
- D.75%
- A.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
- B.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
- C.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处置后的公司在处置期末不再纳入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合并范围
- D.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
- A.41.1
- B.50.0
- C.57.7
- D.58.9
- A.发出商品时
- B.收到商品销售货款时
- C.商品运抵并开始安装时
- D.商品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时
- A.其他费用
- B.管理费用
- C.营业外支出
- D.长期待摊费用
- A.增加销售收入
- B.冲减销售收入
- C.冲减销售成本
- D.增加销售成本
- A.冲减资本公积
- B.计入财务费用
- C.计入营业外支出
- D.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 A.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 B.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 C.盈余公积
- D.股本
- A.或有事项的结果只能由未来不确定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加以证实
- B.对未决诉讼、仲裁的披露至少应包括其形成的原因
- C.或有负债不包括或有事项产生的现时义务
- D.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或有资产应予披露
- A.计提应付债券利息
- B.发放股票股利
- C.摊销无形资产
- D.宣告现金股利
- A.股本
- B.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 C.应付账款
- D.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 A.会计估计变更
- B.会计政策变更
- C.会计差错更正
- D.或有事项披露
- A.0
- B.10
- C.20
- D.15
- A.630
- B.545
- C.534
- D.544.65
- A.计人投资收益
- B.冲减资本公积
- C.不调整初始投资成本
- D.计人营业外支出
- A.5600
- B.5440
- C.4832
- D.5472
- 37
-
存货的最终目标是( )。
- A.出售
- B.消耗
- C.自用
- D.保留
- A.有关机构批准后再作处理;未经批准的,期末不作处理
- B.无论是否经有关机构批准,均应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其中未经批准的,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出说明
- C.有关机构尚未批准的,期末可以暂不处理,但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出说明
- D.有关机构尚未批准的,期末可以估价处理,下期期初应红字冲回
- A.190
- B.205
- C.215
- D.225
- A.资本公积
- B.投资收益
- C.该资产账面价值
- D.当期损益
- A.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 C.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收益
- D.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净收益
- A.公允价值
- B.历史成本
- C.现值
- D.可变现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