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8值测度系统风险,而标准差测度非系统风险
- B.B值测度系统风险,而标准差测度整体风险
- C.B值测度财务风险,而标准差测度经营风险
- D.B值只反映市场风险,而标准差还反映非系统风险
- E.B值反映系统风险,而标准差还反映企业特有风险
- A.整体式改建
- B.分立式改建
- C.部分式改建
- D.其他
- E.合并式改建
- A.累计折旧
- B.货币资金
- C.应收账款
- D.应收票据
- A.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
- B.会计估计的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的,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
- C.会计估计变更,并不意味着以前期间会计估计是错误的,只是由于情况发生变化,或者掌握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使得变更会计估计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 D.会计估计的变更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数应当在未来期间予以确认
- E.会计估计的变更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
- A.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
- B.为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已资本化的利息费用
- C.因火灾造成固定资产损失而收到的保险赔款
- D.最后一次支付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款
- E.处置子公司收到的现金净额
- A.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 B.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和税款抵减,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 C.企业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其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全部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 D.除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以外,企业对于所有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 E.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量,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不要求折现
- A.购入存货支付的关税
- B.商品流通企业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
- C.自制存货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
- D.委托加工材料发生的增值税
- E.购入原材料时已支付的增值税
- A.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被投资单位发生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 B.债务重组中债务转股本时转换股权的公允价值与股本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
- C.被投资企业增发股票形成的股本溢价
- D.用于对外投资的非现金资产的评估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 E.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模式下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 A.应收账款
- B.其他应收款
- C.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
- D.短期股票投资
- E.长期股权投资
- A.如实反映所应反映的交易或事项
- B.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
- C.在满足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对不确定事项进行可靠估计
- D.在满足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 E.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应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
- A.A项目取得更高报酬和出现更大亏损的可能性均大于B项目
- B.A项目取得更高报酬和出现更大亏损的可能性均小于B项目
- C.A项目实际取得的报酬会高于其预期报酬
- D.B项目实际取得的报酬会低于其预期报酬
- A.为亏损项目,不可行
- B.投资报酬率小于0,不可行
- C.投资报酬率不一定小于0,因此,也有可能是可行方
- D.投资报酬率没有达到预定的折现率,不可行
- A.0.25
- B.0.51
- C.1
- D.2
- A.分析存货的可变现价值
- B.分析存货的质量
- C.分析存货的周转速度
- D.分析存货的账面价值
- A.主发起人
- B.全体发起人
- C.原国有企业
- D.改建后的企业
- A.预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租金
- B.应付产品质量保证金
- C.应付未决诉讼损失
- D.应付交易性金融负债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 A.市场法
- B.成本法
- C.收益法
- D.价格指数法
- A.1200
- B.1520
- C.1440
- D.1400
- A.794
- B.798
- C.802
- D.806
- A.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 B.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 C.会计差错处理
- D.会计估计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
- A.甲方案风险小于乙方案风险
- B.甲乙两方案风险相同
- C.甲方案风险大于乙方案风险
- D.甲乙两方案风险大小依各自的风险报酬系数大小而定
- A.增加财务费用
- B.增加销售费用
- C.增加管理费用
- D.增加销售成本
- A.企业与企业的关键管理人员
- B.企业与无投资关系的被托管企业
- C.同一投资企业所属的各个子公司之间
- D.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
- A.实收资本
- B.资本公积
- C.盈余公积
- D.营业外收入
- A.980000
- B.1000000
- C.985000
- D.940000
- A.0.74
- B.0.84
- C.0.89
- D.0.92
- A.1000
- B.1200
- C.500
- D.450
- A.借:委托加工物资 360 贷:银行存款 360
- B.借:委托加工物资 330 应交税费 51 贷:银行存款 381
- C.借:委托加工物资300 应交税费 60 贷:银行存款 360
- D.借:委托加工物资 360 贷:银行存款 300 应交税费 60
- A.22.50
- B.24.00
- C.24.30
- D.26.25
- A.销售费用
- B.其他业务收入
- C.资本公积
- D.营业外收入
- A.营业外支出
- B.其他业务支出
- C.财务费用
- D.营业外成本
- A.124.5
- B.122.5
- C.112
- D.140
- A.计入投资收益
- B.计入长期投资
- C.不调整初始投资成本
- D.计入营业外收入
- A.投资企业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50%以上的表决权资本
- B.投资企业虽然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50%或以下的表决权资本,但具有实质控制权的
- C.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 D.投资企业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下的表决权资本,但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的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
- A.原材料
- B.委托代销商品
- C,外购半成品
- D.为建造固定资产而储备的材料
- A.56000
- B.67600
- C.67000
- D.60600
- A.套期保值
- B.持有至到期
- C.在近期内出售
- D.进行投机
- A.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入账金额
- B.管理费用
- C.财务费用
- D.投资收益
- A.配比原则
- B.历史成本原则
- C.谨慎性原则
- D.重要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