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对票据上的金额予以变更的
- B.对票据上的付款日予以变更的
- C.对票据上的签章予以变更的
- D.经授权对空白票据进行补记的
- E.对票据上的出票日予以变更的
- A.以公共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
- B.依法接受公益信托
- C.信用见证、资信调查及经济咨询业务
- D.代保管财产
- E.经营企业资产的重组、购并及项目融资等中介业务
- A.出资人名称、住所、出资金额及法定代表人
- B.企业名称、住所及法定代表人
- C.企业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 D.企业实收资本、国有资本
- E.企业组织形式发生变动
- A.拆迁补偿费
- B.前期工程费
- C.开发间接费用
- D.公共配套设施费
- E.个人的收入
- A.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 B.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 C.为他人创作进行组织工作,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或者进行其他辅助工作的人视为作者
- D.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
- E.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就是作者
- A.主债权的种类、数额
- B.抵押房地产的处所、名称、状况、建筑面积、用地面积以及四至界限
- C.抵押房地产的占用管理人、占用管理方式、占用管理责任,以及意外毁损、灭失的责任
- D.抵押合同订立的时间与地点
- E.以上均不是
- A.纯获利益的合同
- B.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合同
- C.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精神状况相适应的合同
- D.格式合同
- E.口头约定合同
- A.宣告破产时破产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财产
- B.破产企业在破产宣告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所取得的财产
- C.已作为债务担保物的财产
- D.应当由破产企业行使的其他财产权利
- E.宣告破产时破产企业经营管理的部分财产
- A.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地参加经济法律关系
- B.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经济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
- C.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能够独立地承担经济法律责任
- D.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主体资格
- E.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可以不具备主体资格
- A.所附条件不生汇票上的效力
- B.所附条件无效,承兑有效
- C.视为拒绝承兑
- D.以上答案均不对
- A.名称
- B.住所
- C.法定代表人姓名
- D.实收资本
- E.董事长名称
- A.7日
- B.10日
- C.12日
- D.15日
- A.3个月
- B.6个月
- C.1年
- D.2年
- A.信托目的
- B.受益人或者受益人范围
- C.信托财产的范围、种类及状况
- D.公证机关意见
- A.将其固有财产混同于基金财产从事证券投资
- B.以基金管理人名义,代表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行使诉讼权利
- C.利用基金财产为基金份额持有人以外的第三人牟取利益
- D.向基金份额持有人违规承诺收益或者承担损失
- A.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
- B.投资基金的单位面值、管理费用和购买费用一般较低,有利于吸引社会闲散资金
- C.投资基金由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聘请专家经营,有利于降低风险,得到较高的投资回报
- D.在我国,每份基金单位面值为人民币10元
- A.15300
- B.14940
- C.18000
- D.17640
- A.6000
- B.4500
- C.1500
- D.1250
- A.某一时间
- B.某一时期
- C.某一阶段
- D.某一时点
- A.国有资产
- B.企业资产
- C.中方企业资产
- D.外方企业资产
- A.各篇文章的作者共有
- B.该期刊编辑部
- C.该期刊社
- D.各篇文章的作者单独享有
- A.知识产权的专有性
- B.知识产权的无形性
- C.知识产权的地域性
- D.知识产权的时间性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A.抵押人,抵押权人
- B.抵押权人,抵押权人
- C.抵押人,抵押人
- D.抵押权人,抵押人
- A.该合同因形式欠缺不成立
- B.该合同成立
- C.该合同生效
- D.该合同补办书面合同后生效
- A.县级
- B.市级以上
- C.县级以上
- D.市级
- A.出席会议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通过,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2/3以上
- B.出席会议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通过,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全部债权总额的2/3以上
- C.全体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通过,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2/3以上
- D.全体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通过,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全部债权总额的2/3以上
- A.只能对数量提出异议
- B.只能对质量提出异议
- C.仍享有对数量和质量提出异议的权利
- D.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
- A.要约以信件作出的,承诺期限自信件载明的日期开始计算
- B.要约以电报作出的,承诺期限自电报到达受要约人时开始计算
- C.要约以信件作出的,信件中未载明日期的,自投寄该信件的邮戳日期开始计算
- D.要约以电话、传真等快速通讯方式作出的,承诺期限自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开始计算
- A.20日
- B.60日
- C.30日
- D.90日
- A.破产企业
- B.人民法院
- C.债权人会议
- D.破产企业的主管部门
- A.新要约
- B.要约
- C.承诺
- D.开价
- A.1/3
- B.2/3
- C.3/4
- D.1/2
- A.单独股东权和少数股东权
- B.共益权和自益权
- C.固有权与非固有权
- D.普通股东权和特别股东权
- A.债务人所在地
- B.债权人所在地
- C.申请人所在地
- D.债务人所在地中级以上
- A.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时
- B.行为开始
- C.行为结束
- D.法院判决
- A.送达
- B.作出
- C.签收
- D.执行
- A.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协调关系中依法具有的自己为一定行为和不为一定行为或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和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
- B.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协调关系中依法具有的自己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
- C.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协调关系中依法具有的自己为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的资格
- D.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协调关系中依法具有的自己为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