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增加利润总额
- B.增加所得税
- C.增加利息支出
- D.减少所得税
- E.减少利息支出
- A.期初应收账款余额
- B.期末应收账款余额
- C.提取的坏账准备
- D.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 E.发生的坏账损失
- A.制造费用
- B.管理费用
- C.预付账款
- D.生产成本
- E.营业费用
- A.对原投资者投资风险的回报
- B.获得原投资的留存收益
- C.对公司资产享有经济利益
- D.参与公司剩余利润的分配
- E.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
- A.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15年改为10年
- B.坏账的核算由直接转销法改为备抵法
- C.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
- D.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由原不计提折旧改计提折旧
- E.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加速折旧法
- A.商品已经发出或劳务已经提供,价款已经收讫或者已经取得收取价款的权利
- B.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 C.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 D.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 E.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 A.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 B.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C.发放现金股利
- D.分派股票股利
- E.用以前年度利润弥补亏损
- A.利润表上的主营业务利润数将会减少
- B.利润表上的主营业务利润数将会增加
- C.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数将会减少
- D.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数将会增加
- E.只对资产负债表有影响,对利润表没有影响
- A.对固定资产进行大修理
- B.对固定资产进行改、扩建
- C.对经营租赁租入固定资产进行改良
- D.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E.对固定资产进行中小修理
- A.购入生产用大型设备时支付的运杂费
- B.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
- C.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
- D.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支付的专利权使用费
- E.企业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研发人员的工资支出
- A.销售预算
- B.生产预算
- C.资产规模预算
- D.现金预算
- A.56.1
- B.66
- C.75.9
- D.115.5
- A.息税前盈余
- B.年利息额
- C.所得税税率
- D.无风险报酬率
- A.1100
- B.1000
- C.975
- D.600
- A.土地增值税
- B.耕地占用税
- C.固定资产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外币借款折算差额
- D.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利息
- A.50%.
- B.25%.
- C.20%.
- D.30%.
- A.整体或部分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
- B.公司清算
- C.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
- D.公司合并或分立
- A.1734
- B.1934
- C.2434
- D.2634
- A.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
- B.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
- C.摊销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 D.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A.折现率
- B.权益乘数
- C.资产周转率
- D.销售净利率
- 25
-
某企业报告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0万元,年初资产总额18000万元,年末资产总额21000万元,年末负债总额10000万元,销售净利率为15%。假设没有其他因素,该企业的股东权益净利率为( )。
- A.5.63%.
- B.4.74%.
- C.4.09%.
- D.2.31%.
- A.100
- B.100,50
- C.101
- D.102.50
- A.用于经营周转的资金量
- B.应收账款的价值
- C.应收款项的账面余额
- D.可收回的应收账款
- A.《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操作细则》的规定
- B.主管部门的规定
- C.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和定量方法计算确定
- D.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合理判断
- A.评估前的固定资产原值
- B.评估前的固定资产净值
- C.评估后的固定资产原值
- D.评估后的固定资产净值
- A.企业与企业的关键管理人员
- B.企业与无投资关系的被托管企业
- C.同一投资企业所属的各个子公司之间
- D.同一投资企业所属的各个合营企业之间
- A.利息费用
- B.营业费用
- C.商品进销差价
- D.计划成本与售价的差额
- A.委托方交付商品时
- B.委托方销售商品时
- C.委托方收到代销清单时
- D.委托方收到货款时
- A.100
- B.108
- C.120
- D.150
- A.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 B.长期负债-流动负债
- C.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 D.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 A.2006年8月8日
- B.2005年10月30日
- C.2005年11月15日
- D.2005年11月20日
- A.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所取得的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
- B.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所发生的支出,计入营业外支出
- C.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 D.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所发生的支出,计入管理费用
- A.54
- B.72
- C.81
- D.90
- A.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
- B.原成本法下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 C.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所占有的份额
- D.按追溯调整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含股权投资差额)加上追加投资成本
- A.-500000
- B.0
- C.500000
- D.600000
- A.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
- B.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 C.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
- D.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规定确定值
- A.只登记存货减少的数量和金额,不登已存货增加的数量和金额
- B.只登记存货增加的数量和金额,不登记存货减少的数量和金额
- C.既登记存货增加的数量和金额,又登记存货减少的数量和金额
- D.通过存货盘点确定存货的增加、减少的数量和金额,并据以编制相应记账凭证登记入账
- A.30
- B.20
- C.10
- D.5
- A.权责发生制原则
- B.及时性原则
- C.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 D.配比原则
- A.增加财务费用
- B.增加营业费用
- C.增加管理费用
- D.增加销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