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资产评估师《财务会计》模拟试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

存货的核算

某企业为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采用计划成本法对原材料进行核算。“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为12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贷方余额为20 000元,“存货跌价准备”账户贷方余额为6 000元。12月份发生下列甲材料的经济业务:

(1)5日,购入甲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85 000元,税款为14 450元,发票等结算凭证已经收到,货款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该批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 000元。

(2)20日,出售甲材料,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 000元,税款为850元,款项已收存入银行(月末结转成本及差异)。

(3)25日,购进甲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5 000元,材料已经验收入库,但结算凭证未到尚未付款(月末仍未付款)。

(4)31日,汇总结转本月已经付款或已开出商业汇票材料的计划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

(5)31日,“发出材料汇总表”记录发出甲材料(计划成本)为:基本生产车间领用100 000元,辅助生产车间领用15 000元,车间一般耗用5 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耗用2 000元,在建工程领用3 000元,出售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 000元(其计提的跌价准备为15元)。

(6)31日,计算并结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

(7)31日,对甲材料进行减值测试,其可变现净值为90 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5

企业的资产发生评估增值时,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有(  )。

  • A.期末计价时发生的固定资产评估增值
  • B.按照国务院统一规定清产核资时发生的固定资产评估增值
  • C.股份制改造发生的固定资产评估增值
  • D.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时发生的评估增值
  • E.按照评估增值的价格转让国有固定资产发生的净收益
6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主体,但不属于法律主体的有(  )。

  • A.基金公司
  • B.各只基金
  • C.独立核算的分公司
  • D.编制合并报表时的企业集团
  • E.母公司
7

可靠性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之一,其具体要求有(  )。

  • A.如实反映所应反映的交易或事项
  • B.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应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
  • C.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
  • D.在满足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 E.在满足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对不确定事项进行可靠估计
8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时,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与合并对价的差额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有(  )。

  • A.营业外收入
  • B.资本公积
  • C.营业外支出
  • D.长期股权投资
  • E.投资收益
9

下列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 A.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直接计入当期费用
  • B.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资本化处理
  • C.固定资产的装修费用在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时确认为固定资产
  • D.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计入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 E.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计人长期待摊费用
10

企业取得无形资产时,采用合理系统的方法计算无形资产摊销金额应考虑的因素有(  )。

  • A.无形资产成本
  • B.预计残值
  • C.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D.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 E.无形资产公允价值
11

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投资除外)时,其入账价值包括的内容有(  )。

  • A.该项资产的公允价值
  • B.该项资产的交易费用
  • C.该项资产的账面余额
  • D.该项资产已宣告尚未领取的利息
  • E.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13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应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人账基础。下列各项中,表明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有(  )。

  • A.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 B.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 C.换入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可比市场交易但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
  • D.换入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可比市场交易但账面价值非常准确
  • E.换入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可比市场交易但能够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14

下列各项会计计量中,需要借助于会计估计的有(  )。

  • A.历史成本
  • B.重置成本
  • C.可变现净值
  • D.现值
  • E.公允价值
17

企业进行资产交换的行为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需要进行判断。下列各项中,构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判断标准之一的是(  )。

  • A.是否具有商业实质
  • B.交换中不涉及货币性资产
  • C.能否取得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
  • D.能否取得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18

企业采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销售商品的收款期为3年,销售商品时,应作为确定商品销售收入金额的是(  )。

  • A.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
  • B.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日期应收到的款项
  • C.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款
  • D.按照实际收到的款项
23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下列各项中,成为暂时性差异的是(  )。

  • A.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100元,相关的收入已包括在本期应税利润中
  • B.一项账面余额为100元,账面价值为60元的存货
  • C.账面余额为100元的应付工资,相关的费用已包括在本期应税利润中
  • D.账面余额为100元的应付税款滞纳金
24

企业将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且银行拥有对贴现企业的追索权时,企业对该事项的正确会计处理是(  )。

  • A.注销应收票据后作为或有事项处理
  • B.不注销应收票据直接作为或有事项处理
  • C.将其转入应收账款
  • D.不注销应收票据直接作为短期借款处理
25

如果企业采用延期付款的方式购买无形资产,则无形资产初始计量金额的确定基础是(  )。

  • A.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
  • B.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
  • C.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现值
  • D.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26

如果企业采用延期付款的方式购买固定资产,则固定资产初始计量金额的确定基础是(  )。

  • A.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
  • B.固定资产的合同金额
  • C.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 D.购买价款的现值
27

企业购进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发生的溢折价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  )。

  • A.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 B.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 C.持有至到期投资——溢折价
  • D.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29

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  )。

  • A.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 B.投资收益
  • C.持有至到期投资——溢折价
  • D.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30

企业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支付的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租赁费应列示于现金流量表中的(  )项目。

  • A.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 B.投资支付的现金
  • C.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 D.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33

某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0.4,速动比率为0.5。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上述指标表示的内容是(  )。

  • A.经营安全性较高
  • B.该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较强
  • C.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 D.该企业流动负债的规模较大
39

企业采用净现值法对投资项目进行决策时,如果净现值为负数,表明该投资项目(  )。

  • A.为亏损项目,不可行
  • B.投资报酬率小于0,不可行
  • C.投资报酬率没有达到预定的折现率,不可行
  • D.投资报酬率不一定小于0,方案可能可行
43

如果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则“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反映的是(  )。

  • A.当期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
  • B.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
  • C.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
  • D.累计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