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生产车间的待摊固定资产修理费
- B.预提短期借款的利息费用
- C.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预付的零星报刊订阅费
- D.生产车间预付的保险费
- A.历史成本
- B.重置成本
- C.可变现净值
- D.现值
- E.公允价值
- A.转入本年的实现利润
- B.转入本年发生的亏损
- C.转入提取盈余公积
- D.转入应付股利
- A.增加利润总额
- B.增加期初资产总额
- C.减少利息支出
- D.减少期末资产总额
- E.减少期初资产总额
- A.内部收益率大于1
- B.净现值大于零
- C.获利能力指数大于1
- D.回收期大于1年
- A.因或有事项确认的负债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单列项目反映,并在会计报表中作相应披露
- B.与所确认的负债有关的费用或支出应在扣除确认的补偿金额后,在利润表中反映
- C.或有资产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应在会计报表中披露
- D.或有资产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所以不确认计量
- A.医护人员的工资
- B.建造职工浴室的支出
- C.购建职工宿舍的支出
- D.职工浴室人员的工资
- E.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 A.采用追溯调整法时,计算出的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 B.会计政策变更对本期以及比较会计报表所列其他各期净损益的影响金额
- C.比较会计报表最早期间期初留存收益的调整金额
- D.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
- A.车间机器设备折旧费
- B.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办公用品费
- C.工会经费
- D.劳动保险费
- E.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 A.存货跌价准备只能按单个存货项目或存货类别计提
- B.资产负债表日,同一项存货中一部分有合同价格约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价格的,企业应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的金额
- C.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使得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的,应按恢复增加的数额,冲减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
- D.已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被处置时,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同时结转
- A.开办费
- B.广告费
- C.为获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土地出让金
- D.开发新技术过程中发生的研究开发费
- A.借:固定资产 250000 贷:累计折旧 100000 资本公积 150000
- B.借:固定资产 35000 贷:累计折旧 100000 资本公积 250000
- C.借:固定资产 350000 贷:递延税款 115500 资本公积 234500
- D.借:固定资产 350000 累计折旧 100000 贷:资本公积 450000
- A.214000
- B.229320
- C.234000
- D.254000
- A.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 B.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中的“成本”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
- C.可变现净值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 D.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所有者权益
- A.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 B.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
- C.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加补价
- D.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减补价
- A.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的,受托方代扣代缴的消费税
- B.一般纳税企业购买物资支付的增值税
- C.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受托方代扣代缴的消费税
- D.企业销售应税矿产品交纳的资源税
- A.消费税
- B.耕地占用税
- C.土地增值税
- D.资源税
- A.应收账款
- B.其他应付款
- C.其他业务收入
- D.其他应收款
- A.长期借款
- B.递延税款贷项
- C.应付股利
- D.应付债券
- A.111600
- B.102000
- C.116600
- D.101600
- A.54
- B.72
- C.81
- D.90
- A.700000
- B.760000
- C.870000
- D.940200
- 27
-
第 17 题某公司接受捐赠一台设备,其原值为40万元,已提折旧10万元,该企业在接受捐赠过程中发生运费支出1万元,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则会计上记入"资本公积"科目的金额为( )万元。
- A.30
- B.20.1
- C.28
- D.40
- A.应将母公司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予以抵销
- B.应将子公司期末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予以抵销
- C.应将子公司本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全额予以抵销
- D.子公司本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对于企业集团来说,是必需计提的
- A.季节性停用的设备
- B.当月交付使用的设备
- C.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设备
- D.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设备
- A.2.93元/股
- B.2.45/股
- C.73元/股
- D.2.05元/股
- A.12
- B.7.51
- C.4.49
- D.4
- A.400
- B.416
- C.420
- D.440
- A.100800
- B.800
- C.4 200
- D.5000
- A.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日
- B.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
- C.完成财务会计报告编制日
- D.实际对外公布日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现金流量表
- D.会计报表附注
- A.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 B.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 C.持有至到期投资——溢折价
- D.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 A.900
- B.1000
- C.1100
- D.3000
- A.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房屋
- B.闲置的房屋
- C.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房屋
- D.经营租赁租入的房屋
- A.存货期末计价采用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 B.客观性原则
- C.可比性原则
- D.一贯性原则
- A.获利能力指数小于0,项目可以接受
- B.获利能力指数大于0小于1,项目可以接受
- C.获利能力指数大于或等于1,项目可以接受
- D.获利能力指数大于或等于2,项目可以接受
- A.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
- B.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 C.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
- D.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 A.1200
- B.2100
- C.3300
- D.6400
- A.定性指标
- B.基本指标
- C.修正系数
- D.综合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