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发行股票公司的副经理
- B.经手股票发行的上市公司会计人员
- C.股票上市时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的注册会计师
- D.证券交易所主管股票发行的副总经理
- E.证卷交易所非该股票的发售的操盘手
- A.表明“信汇”或“电汇”的字样
- B.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 C.确定的金额
- D.委托日期
- A.弥补亏损
- B.转增资本
- C.转为公益金
- D.用于集体福利
- A.债券还本付息的期限和方式
- B.发行公司债券筹集资金的用途
- C.已发行的尚未到期的公司债券总额
- D.公司的注册资本
- E.公司债券的承销机构
- A.有1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
- B.有3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
- C.具备商标评估资格的专职人员不少于3人
- D.具备商标评估资格的专职人员不少于5人
- A.应当实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制度
- B.按计划贷款,坚持综合平衡的原则
- C.对借款人区别对待、择优扶植的原则
- D.信贷资金按期归还、收取利息、不得豁免的原则
- E.严格贷款的资信担保,以担保贷款为主。信用贷款为例外的原则
- A.发起人认购其中的2500万元
- B.发起人认购其中的3000万元
- C.向社会公众发行的部分不得低于1500万元
- D.向社会公众发行的部分不得低于2500万元
- A.改组为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上市股票
- B.股票已在国内上市需在境外上市
- C.以现金资产配发股票
- D.涉及上市公司兼并、收购、转让股权、对外投资等经济行为
- A.国有资产拍卖、转让
- B.国有企业兼并、出售
- C.企业设立分支机构
- D.企业清算
- E.国有企业超过50%资产的租赁
- A.受托人死亡
- B.信托的存续违反信托目的
- C.委托人死亡
- D.信托目的不能实现
- E.信托被撤销
- A.房地产开发是指以土地开发和房屋建设为投资对象所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
- B.房地产开发是指以房屋建设为投资对象所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
- C.房地产开发的基本目的是提供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房屋和其他建筑物
- D.房地产开发必须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 E.房地产开发必须遵循合理调整开发结构,确保重点的原则
- A.国家公务员
- B.本公司监事
- C.本公司财务负责人
- D.本公司经理
- A.建设征用耕地时支付的安置补助费应按被征用耕地的数量计算
- B.每公顷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
- C.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
- D.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 E.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造成的多余劳动力,由县以上土地管理部门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安置
- A.由原耕种该幅耕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核复耕种
- B.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
- C.缴纳闲置费
- D.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
- A.法律、法规
- B.时事新闻
- C.历法、通用数表、通用公式
- D.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及官方正式译文
- E.计算机财务软件
- A.股票
- B.债券
- C.认股权证
- D.基金券
- A.股票定价前
- B.股票定价后
- C.股票公开发行前
- D.股票公开发行后
- A.物权
- B.债权
- C.工业产权
- D.收益权
- A.国家
- B.集体组织
- C.土地占用单位或个人
- D.以上都不正确
- A.社会团体法人
- B.企业法人
- C.事业单位法人
- D.机关法人
- A.1亿元
- B.5000万元
- C.2亿元
- D.10亿元
- A.1988年6月
- B.1986年6月
- C.1986年8月
- D.1988年2月
- A.先按税务机关的意见纳税,后申请复议
- B.先申请复议,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起诉
- C.暂停纳税,向上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
- D.暂停纳税,向法院起诉
- A.乡级人民政府
- B.县级人民政府
- C.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
- D.地市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
- A.书面交房通知确定的交付使用之日
- B.买受人接到书面交房通知之日
- C.出卖人确定的时间
- D.当事人另外约定的时间
- A.30%
- B.50%
- C.75%
- D.90%
- A.天华公司所在地
- B.海北公司所在地
- C.签订合同所在地
- D.没有规定
- A.贷款合同签订之日
- B.质押合同签订之日
- C.权利凭证交付之日
- D.向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之日
- A.产权分离原则
- B.公正原则
- C.谁投资,谁拥有产权原则
- D.公平原则
- A.提取比例按经营效果决定
- B.提取储备基金
- C.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 D.提取企业发展基金
- A.国家工商总局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 C.国家计委
- D.国家外汇管理总局
- A.证券业协会
- B.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 C.证券交易所会员大会
- D.证券交易所理事会
- A.股东之间相互转让股权,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
- B.股东之间相互转让股权时,必须转让其全部出资
- C.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时,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必须购买
- D.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
- A.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子公司
- B.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
- C.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办事机构
- D.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公司
- A.纳税人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款项
- B.经济合同违约金
- C.上交总机构的管理费用
- D.转让固定资产支付的费用
- A.先缴纳罚款、罚金
- B.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C.按同等比例向各主张者支付
- D.向先主张者先支付
- A.初始磨损
- B.正常磨损
- C.急剧磨损
- D.报废
- A.15%
- B.25%
- C.49%
- D.50%
- A.8.6
- B.7.8
- C.7.5
- D.7.2
- A.查账征收
- B.查定征收
- C.查验征收
- D.定期定额征收
- A.设备管理与维修
- B.设备维修
- C.技术管理
- D.经济管理
- A.1年内
- B.2年内
- C.3年内
- D.5年内
- A.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技术方案
- B.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 C.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 D.对产品的外观进行的设计
- A.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不必经其他合伙人同意
- B.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应当通知其他合伙人
- C.合伙人之间转让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应当通知其他合伙人
- D.经过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同意就可以改变合伙企业名称
- A.破产企业上级政府主管部门
- B.人民法院
- C.破产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 D.债权人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