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申请保护的原则
- B.形式的局限性
- C.独立性
- D.权利的多样性
- E.法律特征和使用特征
- A.利润总额
- B.净利润
- C.利税总额
- D.营业利润
- E.净现值流量
- A.重置核算法
- B.倍加系数法
- C.差额法
- D.分成率法
- E.细节分析法
- A.受市场条件制约
- B.没有考虑企业资本
- C.受企业营运期影响
- D.部分评估参数对评估结果的影响非常敏感
- E.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 A.并购商誉
- B.自创商誉
- C.正商誉
- D.负商誉
- E.零商誉
- A.宏观经济资料
- B.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水平
- C.行业状况及发展前景资料
- D.无形资产所属领域发展水平、市场交易、替代无形资产及竞争对手相关资料
- E.无形资产相关外部监督、法律法规资料
- A.专利权的权利状态
- B.专利的创新性及实用型
- C.专利产品的发展前景
- D.专利的应用领域与保护力度
- E.实施专利开发产品的企业资本结构
- A.剩余股利政策是为了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
- B.采用固定或持续增长股利政策可以避免出现由于经营不善而削减股利的情况,但资本成本较高,在盈利较低时可能会发生财务危机
-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下各年的股利变动较大,容易造成公司不稳定的感觉,对于稳定股票价格不利
- 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可使那些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每年至少可以得到虽然较低但比较稳定的股利收入,从而吸引住这部分股东
- E.股利分配政策对投资者的决策有重大影响
- A.对股权自由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应采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 B.对股权自由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应采用股权资本成本
- C.计算永续价值的FCFE<sub>n</sub>,—定等于预测期最后一期的股权自由现金流量
- D.模型假设企业未来收益期的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是在每期的期末产生或实现的,即进行年末折现
- E.在永续价值的计算过程中,通常假设永续期的资本化支出与当期的折旧及摊销金额的合计数保持平衡,适用于永续期增长率为零值的情形
- 13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 A.对于实物类流动资产,可以采用市场法或成本法
- B.对存货类流动资产的评估,对购入价格较高的存货,按现行市价进行调整;而对于购入价格较低的存货,要分析最终产品价格是否能够相应提高
- C.对于货币类流动资产,其清查核实后的账面价值本身就是现值,毋需采用特殊方法进行评估
- D.对于债权类流动资产评估,宜采用变现净值进行评估
- E.对于其他流动资产,应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其中有物质实体的流动资产,则应视其价值情形,采用与机器设备等相同或相似的方法进行评估
- A.用途
- B.供求关系
- C.性能
- D.竞争状况
- E.工艺条件
- A.待摊费用的评估原则上应该按照其形成的具体资产的价值来确定
- B.只有那些在评估日后仍发挥作用的预付费用才具有相应的评估价值
- C.待摊费用和预付费用的评估思路有明显区别
- D.自有机器设备发生的待摊修理费用,不作为评估的对象
- E.体现在未摊销的低值易耗品的评估应避免与在用的实物的低值易耗品重复评估
- A.非生产性资产
- B.局部功能与整体企业功能不协调资产
- C.闲置资产
- D.融资租赁资产
- E.能耗、料耗大的资产
- A.幼稚阶段
- B.低谷阶段
- C.成长阶段
- D.衰退阶段
- E.顶峰阶段
- A.客户关系
- B.销售网络
- C.法律明确规定的未来义务
- D.合同约定的未来义务
- E.专有技术
- A.企业销售产品收入
- B.企业对灾区的捐款,支出
- C.一次性税收减免
- D.应摊未摊费用
- E.应提未提费用
- A.形成商誉的个别因素可以单独计价
- B.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扣除全部有形资产以后的差额
- C.商誉不能和企业可确指的资产分开销售
- D.商誉是企业长期积累起来的一项价值
- E.商誉属于不可确指的无形资产
- A.通货膨胀预测
- B.国民生产总值(GNP)前景
- C.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者信心
- D.企业成本变化趋势
- E.国际经济形势
- A.著作权中作者的署名权保护期不受限制,永远归作者所有
- B.电影、电视、录像和摄影作品的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首次发表后的50年
- C.公民合作的作品,保护期为至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50年
- D.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限为开发完成之日起之后的50年
- E.法人或组织开发的软件,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软件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软件自开发完成日起50年内未发表的,本条例不再保护
- A.资本市场波动较大
- B.难以寻找与被评估企业相同或类似的可比对象
- C.评估结果可能存在偏差
- D.灵活性较大,难以进行有效监管
- E.难以真实反映资产的经营效果
- A.按商标的功能分类,可分为经常使用的商标、防御商标、联合商标、扩展商标、备用商标
- B.按商标的享誉程度分类,可分为普通商标和著名商标
- C.按商标的作用分类,可分为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
- D.按商标是否享受法律保护分类,可分为注册商标和非注册商标
- A.32 500
- B.67 500
- C.90 000
- D.157 500
- A.市场法
- B.成本法
- C.收益法
- D.路线价法
- A.可辨识度
- B.有无法律保护
- C.取得方式
- D.内容构成
- A.北京烤鸭
- B.“红十字”、“红新月”
- C.“八一”勋章
- D.伊拉克
- A.800
- B.1 000
- C.400
- D.250
- A.1 453
- B.1 778
- C.2 119
- D.1 774
- A.复制权
- B.信息网络传播权
- C.发行权
- D.署名权
- A.产业结构
- B.分配结构
- C.消费结构
- D.技术结构
- A.由汇编人享有
- B.由被汇编作品的作者享有
- C.由汇编人和被汇编作品的作者共同享有
- D.由汇编作品的出版者享有
- A.对于委托方所具有的价值
- B.对于资产占有方所具有的价值
- C.对于社会公众所具有的价值
- D.对于特定投资者所具有的价值
- A.15 天
- B.20 天
- C.30天
- D.两个月
- A.0—100
- B.100—200
- C.0—200
- D.0—300
- A.市场价值
- B.投资价值
- C.在用价值
- D.残余价值
- A.评估对象可以是由多种单项资产组成
- B.决定企业价值髙低的因素是企业的净资产
- C.评估对象可以是由多个单项资产组成的资产综合体
- D.价值评估是一种整体性评估
- A.不完整的
- B.较完整的
- C.全面的
- D.定额
- A.收益法是唯一的方法
- B.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都可以用
- C.只能采用收益法和市场法
- D.只能采用收益法和成本法
- A.独占使用权
- B.排他使用权
- C.一般使用权
- D.回馈使用权
- A.拥有公司股份超过50%的投票权一定会获得控股权
- B.没有占到公司50%的投票权一定不会获得控股权
- C.拥有公司股份超过50%的投票权不一定会获得控股权
- D.公司章程与协议条款不会对控制权产生影响
- A.25%
- B.33.3%
- C.50%
- D.66.7%
- A.政治法律环境因素
- B.经济环境因素
- C.社会和文化环境因素
- D.生活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