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关税完税价
- B.增值税
- C.关税
- D.消费税
- E.车船税
- A.企业现有的管理团队和员工团队
- B.并购后的协同效应导致成本开支的压缩
- C.收购方对收购对价的判断失误导致收购对价过低
- D.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包括各类不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其他资产
- E.并购后的协同效应导致销售额的增加
- A.公开市场
- B.评估对象与市场参照物是相似的或可比的
- C.设备预期交易可确定
- D.设备投资风险可确定
- E.市场有效
- A.企业改制设立股份公司
- B.企业股权转让或收购
- C.机器设备出资、抵押
- D.机器设备转让、保险、涉讼、涉税 企业兼并
- A.分别对可比案例成交价格修正或调整的幅度不宜超过20%
- B.共同对可比案例成交价格修正或调整的幅度不宜超过30%
- C.当修正幅度或比值超过相关规走,应调整取值
- D.当修正幅度或比值超过相关规定,应重新选择可比案例
- E.经修正或调整的可比案例价格,最高值与最低值的比值不应超过1.2
- A.国外运费
- B.进口设备安装费
- C.运杂费
- D.进口设备基础费
- E.关税
- A.不同方法与评估目的及评估结果的用途是否匹配
- B.不同的企业特点与资产使用状况对不同方法评估结果的影响
- C.各种方法的评估范围及价值内涵是否一致
- D.不同方法得出的结论是否对客户有利
- E.不同方法评估价值结论所依据信息资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 A.所有权相对确定
- B.可变价性
- C.合法性
- D.可比性差
- E.法定抵押权由于约定抵押权
- A.畜禽资产是生物资产中交易最活跃的资产
- B.在公开市场上不能够找到可比的资产及其交易活动
- C.肉畜、肉禽市场属于生产性生物资产市场
- D.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市价
- E.所有动物资产都具有活跃的交易市场
- A.船舶
- B.汽车
- C.车间
- D.生产线
- E.工厂
- A.被评估资产的实体特征、内部结构及其功能必须与假设的重置全新资产具有一致性
- B.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 C.对自行营造或繁殖的生产性生物资产, 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费用资本化处理,计人成本
- D.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有形损耗主要是预计的产畜和役畜衰老及经济林老化等
- E.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无形损耗,主要是预计因新品种的出现而使现有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产出能力和产出农产品的质量等方面相对下降、市场需求的变化使生产性生物资产产出的 农产品相对过时资产产出的农产品相对过时等
- A.收集长期应收款的合同、协议
- B.对大额、有疑问的长期应收款项进行函证,了解长期应收款的存在性及可回收性
- C.抽查相关会计凭证,核实长期应收款发生的真实性
- D.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恰当的方法
- E.调查对付款方的经营情况进行调查并判断其是否有偿还能力
- A.市场价格变化
- B.运输费用
- C.变现费用
- D.安装费用
- E.实体性贬值
- A.我国《森林法》把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
- B.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属于公益性生物资产,虽然产权属于国家,基于其防护功能和公益性功能,仍存在市场交易行为
- C.薪炭林主要解决山区和林区能源问题,基本上不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
- D.经济林的活跃市场发展相对滞后
- E.理论上,经济林存在公开的交易市场
- A.现金流量折现法
- B.增量收益折现法
- C.内含报酬率法
- D.多期超额收益法
- E.节省许可费折现法
- A.百货商场
- B.星级酒店
- C.综合写字楼
- D.政府办公楼
- A.72 000
- B.60 000
- C.54 000
- D.48 000
- A.与评估目的有关
- B.与目标矿种有关
- C.与勘查工作有关
- D.与评估基准日有关
- A.直接比较法
- B.物价指数调整法
- C.净利润现值法
- D.相似比较法
- E.比率估价法
- A.建筑物建筑总面积为5 000平方米,底层建筑面积为700平方米
- B.建筑物建筑总面积为1 500平方米,底层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
- C.建筑物建筑总面积为4 800平方米,底层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
- D.建筑物建筑总面积为7 000平方米,底层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
- A.大于
- B.小于
- C.等于
- D.不确定
- A.对于大部分生产性生物资产而言,在现实中很难找到公平、活跃的交易市场
- B.过程难以用数学公式进行量化
- C.市场法不需要在交易情况、交易日期、资产特征等方面对比较对象进行修正
- D.调整系数难以确定
- A.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 B.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 C.两者之间较高者
- D.两者之间较低者
- A.2 900
- B.3 223
- C.3 322
- D.4 000
- A.续用价值
- B.清算价值
- C.市场价值
- D.变现价值
- A.更新重置成本是在功能和效用上与被评估资产相同或最接近的类似新资产的购置或构 建成本
- B.对于原来使用的材料已淘汰,目前的市场无法得到这些材料,也没有办法确定它的成本的设备,可以用复原重置成本或更新重置成本
- C.有些设备尽管可以进行复原重置,但是其成本要高于更新重置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复原重置是没有意义的,一般使用更新重置成本
- D.复原重置成本異指购置或建造一个与被评估对象完全一样的新资产的成本
- A.61000
- B.60000
- C.54000
- D.55000
- A.成本
- B.收益
- C.利润
- D.税金
- A.
- B.
- C.
- D.
- A.1.00
- B.1.10
- C.1.03
- D.0.94
- A.开发期的一半、整个开发期和销售期
- B.整个开发期和销售期、销售期的一半
- C.整个开发期和销售期、开发期的一半
- D.销售期的一半、整个开发期和销售期
- A.远期合同
- B.贷款
- C.期货合同
- D.期权
- A.150000
- B.180000
- C.163636.36
- D.136363.64
- A.市场法
- B.成本法
- C.收益法
- D.累加法
- A.确定账龄
- B.预计风险损失
- C.确认已经发生的坏账
- D.重新认定债券金额
- A.20 226.91
- B.19 398. 57
- C.20 848. 00
- D.19 179. 38
- 42
-
下列说法错误的( )。
- A.风险调整值应根据评估对象所在行业、地区、市场等存在的风险综合考虑
- B.维修费是指为保障房屋正常使用需支付的修缮费用
- C.管理费主要是对出租房屋进行必要管理所需的人工工资等
- D.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调整值
- A.有活跃市场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按照购买日活跃市场中的市场价值确定
- B.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如权益性投资等,应当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采用适当的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
- C.房屋建筑物,存在活跃市场的,应以购买日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
- D.应收款项,对其中的短期应收款项,应以适当的现行利率折现后的现值确定其公允价值
- A.6. 5,0. 6
- B.9. 8,0. 8
- C.5.2,0.5
- D.5,0. 5
- A.15000万元
- B.30000万元
- C.50000万元
- D.60000万元
- A.1 000
- B.1500
- C.2 100
- D.2800
- 47
-
被评估设备与同类新型设备相比,在相同产量下每年需多耗费材料10万元、多支付工资费用5万元,若被评估设备预计剩余使用年限为5年,折现率为10%,所得税税率为25%,则被评估设备的功能性贬值为( )。
- A.14万元
- B.28万元
- C.43万元
- D.57万元
- A.104000
- B.143200
- C.161600
- D.183500
- A.直接比较法
- B.相似比较法
- C.比率估价法
- D.综合估价法
- A.设备的FOB价+进口关税
- B.设备的FOB价+海运费+进口关税
- C.设备的FOB价+海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
- D.设备的FOB价+进口关税+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