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土地使用权
- B.探矿权
- C.采矿权
- D.车辆船舶
- E.房屋抵押权
- A.林产品的销售价格
- B.林产品生产周期及利率
- C.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 D.林地交易市场是否活跃
- E.有林地与无林地差别
- A.经济林
- B.薪炭林
- C.产畜
- D.役畜
- E.花卉
- A.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的处理
- B.企业清算业务企业所得税的处理
- C.企业所得税的特别税收调整涉及的企业资产、企业价值、股权等的价值评估
- D.企业所得税的高收入者的税收监管措施中的股权转让等涉及的企业资产、企业价值、股权等的价值评估
- E.与税基相关的评估业务探索
- A.选取的物价指数应与评估对象相配比, 一般采用某一类产品的分类价格指数,而非某个设备的物价指数 E对于进口设备,应选择设备进口国的同类设备价格指数
- B.对于购买时间较长的设备或对处于高通货膨胀期的设备进行评估其重置成本时,价格指数法照样可以很有效地使用,不会受到影响
- C.一般来讲,物价指数并不能反映技术先进性,因此,物价指数法不能运用于确定更新重置成本,也不能作为衡量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差异的手段
- D.价格指数法通常是适应于技术进步速度不快,技术进步因素对价格影响不大的设备自身购置价格的估测
- A.购买价款
- B.良种试验费
- C.运输费
- D.保险费
- E.抚育费
- A.医院
- B.住宅
- C.学校
- D.纪念馆
- E.寺庙
- A.第Ⅰ种无形磨损
- B.第Ⅱ种无形磨损
- C.第Ⅰ种有形磨损
- D.第Ⅱ种有形磨损
- E.设备的设计生产能力
- A.技术寿命
- B.计划寿命
- C.自然寿命
- D.经济寿命
- E.实际寿命
- A.银行手续费
- B.海外运费
- C.海外保险费
- D.进口关税
- E.安装费
- A.确定评估基准日有效的各类技术方法实物工作量的价格及取费标准,计算有关、有效工作量的重置成本
- B.收集分析相关地质勘查资料,选择具体的评估方法
- C.收集分析相关地质勘查资料,收集相近交易案例
- D.确定生产规模和估算服务年限
- E.判定各类工作量的勘察工作效用系数
- A.楼面地价
- B.土地价格
- C.建筑物价格
- D.房地产价格
- E.评估价格
- A.设备的使用时间
- B.设备的负荷程度
- C.设备的制造质量
- D.同类设备的技术更新速度
- E.设备的各种物耗指标
- A.土地
- B.海域
- C.房屋
- D.林木
- E.车辆
- A.应付账款
- B.短期借款
- C.预收账款
- D.递延所得税资产
- E.应付票据
- A.16
- B.20
- C.14
- D.12
- A.建(构)筑物自然老化
- B.自然灾害引起的建(构)筑物结构缺损和功能减弱
- C.因建(构)筑物使用而使建(构)筑物磨损
- D.由于技术革新致使建(构)筑物价值降低
- A.1 000 000
- B.1 015 000
- C.1 045 000
- D.1 060 000
- A.118 800
- B.121 200
- C.122 800
- D.117 200
- A.专业性较低
- B.准确性较高
- C.与矿产资源法律制度联系不大
- D.与矿产资源法律制度密切相关
- A.资产和负债
- B.收入和费用
- C.收入和利润
- D.成本和费用
- A.相对误差较大
- B.在采用成本法评估生物资产时,无法体现自然增殖,通常会低估生物资产的价值
- C.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的估算难以计量
- D.成本法通常只适用于成年期生物资产的价值评估
- E.成本法通常只适用于幼年期生物资产的价值评估
- A.国务院
- B.人民法院
- C.检察院
- D.评估机构
- A.316.78 万元
- B.357.01 万元
- C.510.18 万元
- D.566.87 万元
- A.2个
- B.3个
- C.4个
- D.5个
- A.考虑合同规定对该企业的限制
- B.其他企业受该规定的影响
- C.考虑合同规定对土地使用权的限制
- D.合同规定与市场其他参与者有关
- 32
-
已知被评估企业在用低值易耗品甲的账面原值为1800元,评估基准日低值易耗品甲的市场价格为2000元,低值易耗品甲的预计总使用时间为1年,到评估基准日已使用了3个月。据此,低值易耗品甲的评估值为( )。
- A.450元
- B.500元
- C.1350 元
- D.1500 元
- A.内在价值
- B.票面价格
- C.清算价格
- D.市场价格
- A.10.48万元
- B.11.41万元
- C.12.29万元
- D.14.28万元
- A.合同约定时点
- B.12月31日
- C.审计工作结束时点
- D.评估结论使用时点
- A.预期收益的一种假设
- B.预期收益的一种估计
- C.预期收益的一种认定
- D.历史收益的一种客观认定
- A.市场价格
- B.账面价值
- C.重置成本
- D.收益价格
- A.已用租赁期
- B.使用期
- C.租赁期
- D.剩余租赁期限
- A.2.4
- B.2.52
- C.2.75
- D.6.3
- A.用地
- B.土地级别
- C.用地
- D.公共用地
- A.五
- B.七
- C.三
- D.六
- A.固定资产
- B.无形资产
- C.投资性房地产
- D.商誉
- A.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实质上是成本法的一种具体应用
- B.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一般在宗地地价评估中不作为主要的评估方法,而作为一种辅助方法
- C.评估完成基准地价评估的城镇的土地的价值,适合采用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
- D.可以取得基准地价修正体系是采用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前提条件之一
- A.20
- B.25
- C.30
- D.35
- 45
-
2016年末某公司以分期付款的方式销售出一批产品,长期应收款金额为3 000万元,约定分期6年收取。经过对应收款项的可回收金额进行测试,可回收金额为2700万元,此时 长期应收款评估值为( )万元。
- A.3000
- B.2700
- C.300
- D.0
- A.原材料、能源提价,造成生产成本提高,而售价没有相应提高
- B.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需求降低,设备开工不足,生产能力相对过剩
- C.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强制设备报废,缩短了被评估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
- D.新技术的发展,使得被评估设备的运营费用相对提高
- A.明细账
- B.总账
- C.利润表
- D.资产负债表
- A.123.53
- B.129.41
- C.135.29
- D.135.88
- A.单纯的建筑物作为评估对象的,应根据建筑物经济寿命(不扣减开发建设期)确定未来可获收益的期限
- B.如果建筑物的经济寿命短于土地使用权年限,则根据建筑物的经济寿命,扣减房地产开发建设及装修等期限,确定未来可获收益的期限。以该收益期限为基础计算待估房地产的价值
- C.不论是单独评估建筑物还是评估土地与建筑物合成体,收益期限都应该以建筑物的经寿命为准
- D.如果建筑物的经济寿命短于土地使用权限,可先根据建筑物的经济寿命,扣减房地开发建设及装修等期限,确定未来可获收益期限;然后再加上土地使用权年限超出建筑经济寿命的土地剩余使用年限价值的折现值
- A.整体价值
- B.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
- C.全部权益价值
- D.部分权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