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退火
- B.正火
- C.淬火
- D.回火
- E.渗碳
- A.热能
- B.光能
- C.声能
- D.电能
- E.化学能
- A.电阻焊
- B.电弧焊
- C.电渣焊
- D.气焊
- E.钎焊
- A.钢的热处理是在液态时,改变合金成分从而改变其性能的方法
- B.钢的热处理是在固态时,改变其内部组织从而改变其性能的方法
- C.热处理的目的不是改变零件的形状和尺寸
- D.热处理的主要过程是加热、保温、冷却
- E.热处理可以通过特殊方法,将必要的成分渗入零件表面
- A.模锻件精度高
- B.模锻件形状简单
- C.生产率高
- D.可以锻造薄壁零件
- E.适于锻造大批量、中小型零件
- A.铸造
- B.模锻
- C.熔焊
- D.热处理
- E.压焊
- A.机械传动
- B.水力传动
- C.流体传动
- D.电力传动
- E.磁力传动
- A.生产过程包含工艺过程
- B.工序是工艺过程最基本的组成单位
- C.工艺过程是计算劳动量、进行质量检验和班组经济核算的基本单位
- D.把工艺过程用表格或文字形式确定下来,形成组织、指导生产的文件就是工艺规程
- E.工艺过程包括生产服务、技术准备、毛坯制造、零件加工、产品装配等过程
- A.零件是机器的制造单位
- B.构件都是可动的
- C.具有相对运动的构件组合称为机构
- D.通常以机械这个词作为机构和机器的统称
- E.机器工作部分的结构形式取决于机械本身的组成情况
- A.1~2
- B.2~3
- C.3~4
- D.4~5
- A.动力部分
- B.传动部分
- C.控制部分
- D.能量转换部分
- E.工作部分
- A.单件工艺成本随着年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 B.年度工艺成本和年产量成双曲线关系
- C.年度工艺成本等于工艺成本中可变费用D和不变费用B之和
- D.使用现有设备时,当产量为变量时,要通过对比工艺方案临界产量的计算对两种工艺方案进行经济分析
- A.生产纲领
- B.原材料费用
- C.可变费用
- D.不变费用
- A.全年工艺成本和年产量成直线关系
- B.全年工艺成本和年产量成双曲线关系
- C.单件工艺成本和年产量成直线关系
- D.单件工艺成本和年产量无关
- A.专用机床
- B.通用机床
- C.组合机床
- D.专门机床
- A.单件生产
- B.批量生产
- C.大批生产
- D.大量生产
- A.任意配合
- B.过渡配合
- C.过盈配合
- D.间隙配合
- A.单件产量
- B.小批产量
- C.大批产量
- D.大量产量
- A.轴的公差带在孔的公差带之上
- B.轴的公差带和孔的公差带交叉
- C.轴的公差带在孔的公差带之下
- D.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 A.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
- B.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
- C.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
- D.三种配合均有可能
- A.间隙可以为零
- B.间隙必须大于零
- C.间隙可以小于零
- D.间隙和过盈随意
- A.加工合格的零件,其实际尺寸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基本尺寸
- B.圆跳动属于形状公差
- C.位置精度是指加工后零件有关要素,相互之间的实际位置与理想位置的符合程度
- D.零件上同一表面的同一尺寸形状公差不允许大于尺寸公差值
- A.一个圆
- B.一个球
- C.两个等距曲线
- D.两个同轴圆柱
- A.m
- B.cm
- C.mm
- D.μm
- A.公差可以为正、为负、为零
- B.偏差可以为正、为负、为零
- C.在轴和孔间隙配合时,间隙可以为零
- D.一对轴和孔配合时,出现间隙,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渡配合
- A.IT6~IT5
- B.IT7~IT6
- C.IT9~IT8
- D.IT10~IT13
- A.IT6~IT5
- B.IT7~IT6
- C.IT9~IT8
- D.IT10~IT13
- 28
-
尺寸公差的数值( )。
- A.可以为零
- B.可以为正值
- C.可以为负值
- D.可以为正值、负值,但不可以为零
- A.热处理是保证金属零件内在质量的重要工序
- B.热处理方法是改变金属材料性能的唯一方法
- C.有的金属零件在整个工艺过程中要运行两次以上的热处理
- D.渗氮也是一种热处理工艺
- A.热处理
- B.检验
- C.油漆
- D.包装
- A.淬火
- B.回火
- C.正火
- D.退火
- A.车削
- B.刨削
- C.锉削
- D.铣削
- A.改变零件尺寸
- B.改变零件形状
- C.改变材料性能
- D.提高零件精度
- A.采用压力加工方法制造的毛坯力学性能不好
- B.模锻加工需要模具而冲压加工不需要模具
- C.模锻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而冲压只适用于小批量生产
- D.模锻适用于加工多种形状的金属原材料而冲压适用于板料、条料加工
- 35
-
钎焊时( )。
- A.被焊金属熔化
- B.钎料熔化
- C.被焊金属和钎料都熔化
- D.被焊金属和钎料都不熔化
- A.单件、小批量
- B.大量
- C.成批
- D.任意生产量
- A.内应力作用
- B.外力作用
- C.重力作用
- D.热应力作用
- A.500,800
- B.1000,800
- C.1000,1000
- D.1200,800
- A.制造与零件形状相同的铸型
- B.制备成分、温度都合适的液态金属
- C.将液态金属浇注到铸型空腔内
- D.凝固后取出铸件并清理它的表面和内腔
- A.工艺过程
- B.工艺规程
- C.生产定额
- D.生产纲领
- A.工序卡片
- B.工艺过程卡片
- C.生产卡片
- D.技术卡片
- A.机构
- B.机器
- C.构件
- D.生产线
- 43
-
以下论述错误的是( )。
- A.机器的工作部分是直接完成机器预定功能的部分
- B.机构由许多构件组合而成
- C.控制系统是由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组成的
- D.机器是机械和机构的统称
- A.温度
- B.开关信号
- C.压力
- D.流量
- A.控制系统中,时间上和数值上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称为模拟量
- B.控制系统中,如果各环节所有的信号都是模拟量,这个系统就称为模拟控制系统
- C.控制系统中,如果存在从输出端引到输入端的反馈信号,这个系统就是开环控制系统
- D.控制系统中,如果用计算机作为控制器,这个系统就叫做计算机控制系统
- A.齿轮变速箱
- B.凸轮机构
- C.蜗杆传动
- D.流体黏性传动
- A.带传动
- B.蜗杆传动
- C.链传动
- D.螺旋传动
- A.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和工作部分都应该根据控制部分的功能要求和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的合理范围进行设计和选择
- B.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和控制部分都应该根据工作部分的功能要求和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的合理范围进行设计和选择
- C.控制部分、传动部分和工作部分都应该根据动力部分的功能要求和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的合理范围进行设计和选择
- D.动力部分、控制部分和工作部分都应该根据传动部分的功能要求和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的合理范围进行设计和选择
- A.磁力传动
- B.气压传动
- C.电力传动
- D.螺旋传动
- A.动力部分
- B.传动部分
- C.工作部分
- D.控制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