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选用的折现率越大,财务净现值越小
- B.随着折现率的逐渐增大,财务净现值由正变负
- C.随着折现率的逐渐增大,财务净现值由负变正
- D.折现率小于内部收益率时,财务净现值大于零
- E.折现率大于内部收益率时,财务净现值大于零
- A.按年结算
- B.按月结算
- C.竣工后一次结算
- D.分段结算
- E.按分项工程结算
- A.公共服务设施
- B.室外噪声与空气污染
- C.住宅套型
- D.隔声性能
- E.无障碍设施
- A.运费和装卸费
- B.包装费
- C.材料储备费
- D.供销部门手续费
- E.采购与仓库保管费
- A.地基
- B.构件
- C.子单元
- D.分部工程
- E.鉴定单元
- A.单层建筑物高度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1/2面积
- B.单层建筑物高度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
- C.高度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 D.高度不足2.20m者应计算全面积
- E.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
- A.刚性防水在防水层的最外层,一般铺设小豆石作为保护层
- B.刚性防水原理是通过增强刚性混凝土构件自身的密实性和不透水性,采取措施切断混凝土内毛细透水孔道,从而达到防水效果
- C.柔性防水的原理是采用具有柔性、延性的防水卷材和涂料,用热粘或冷贴的方法,分层铺设在屋面上,形成防水层
- D.柔性防水的做法是改变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混凝土振捣,或适量加入防水剂
- E.常见柔性防水的方法为铺设沥青油毡卷材
- 12
-
吊顶的面层有( )。
- A.木板条抹灰
- B.装饰石膏板
- C.矿棉装饰吸音板
- D.铝塑板
- E.马赛克面层
- A.单项工程的工程质量验收情况
- B.城市规划设计条件的落实情况
- C.拆迁安置方案的落实情况
- D.城市规划要求配套的国防设施的建设情况
- E.物业管理的落实情况
- A.钢材的结构白重轻,便于装配,易于拆卸
- B.适用于中型工业厂房
- C.可以采用螺栓和铆钉连接
- D.钢材易锈蚀,需经常进行维护
- E.钢材的耐火性好
- A.已经支付全部出让金
- B.按照出让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开发,属于成片开发土地的,形成工业用地或者其他建设用地条件
- C.按照出让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开发,属于房屋建设工程的,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30%以上
- D.受让方已将转让国有土地所获收益中的土地收益上缴国家或者作其他处理
- A.原建设用地经过土地转让、企业改制后依法应当有偿使用的
- B.新增建设用地确定土地用途后依法应当有偿使用的
- C.利用新增建设用地进行房地产开发的
- D.原有建设用地转为经营性房地产开发用地的
- A.利用新增建设用地进行房地产开发的
- B.新增建设用地确定土地用途后依法应当有偿使用的
- C.原建设用地经过土地转让、企业改制后依法应当有偿使用的
- D.原有建设用地转为经营性房地产开发用地的
- A.应当采用招标或者挂牌
- B.应当采用协议
- C.应当采用拍卖或者挂牌
- D.应当采用招标、拍卖或者挂牌
- A.不得低于按国家规定所确定的最低价
- B.最低价不得高于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征地(拆迁)补偿费用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应当缴纳的有关税费之和
- C.最低价不得低于同类级别土地招标、拍卖或者挂牌出让价格的70%
- D.有基准地价的地区,不得低于出让地块所在级别基准地价的80%
- A.工程量清单和工程量清单说明
- B.项目名称、项目特征、工程内容
- C.工程量清单表、措施项目一览表和其他项目清单
- D.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和工程数量
- A.特殊用地
- B.交通设施用地
- C.公用设施用地
- D.水利设施用地
- A.人工费
- B.施工机械使用费
- C.现场管理费
- D.企业管理费
- A.概算指标法
- B.类似工程预算法
- C.扩大单价法
- D.预算单价法
- A.实物法
- B.单价法
- C.定额实物法
- D.单价定额法
- A.检验试验费
- B.基本预备费
- C.勘察设计费
- D.研究试验费
- A.措施费
- B.临时设施费
- C.材料费
- D.工具用具使用费
- A.不
- B.层高为2.20m者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的一半
- C.层高大于2.20m者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
- D.按其顶盖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
- A.108
- B.126
- C.100.8
- D.142.8
- A.不再
- B.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
- C.并入杯口的体积
- D.按其一半体积
- A.利用砌块及砂浆的强度,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求得砌体强度
- B.原位轴压法测抗压强度
- C.原位单剪法测抗剪强度
- D.用回弹法测抗剪强度
- A.外观检查
- B.墙体高厚比
- C.连接构造
- D.结构变位
- A.50%
- B.40%
- C.30%
- D.20%
- A.损伤情况的初步调查—损伤情况的详细调查—损伤检测范围的确定—损伤程度分析
- B.损伤检测范围的确定—损伤情况的初步调查—损伤情况的详细调查—损伤程度分析
- C.损伤检测范围的确定—损伤程度分析—损伤情况的初步调查—损伤情况的详细调查
- D.损伤情况的初步调查—损伤检测范围的确定—损伤程度分析—损伤情况的详细调查
- A.现浇水磨石地面
- B.细石混凝土地面
- C.水泥砂浆楼地面
- D.涂布楼地面
- A.弹簧
- B.推拉
- C.折叠
- D.转
- A.6~12m
- B.7.5~20m
- C.20~40m
- D.16~20m
- A.地面至屋顶
- B.基础至屋顶
- C.地梁至圈梁
- D.基础至楼板
- A.垫层
- B.基层
- C.面层
- D.路基
- A.不锈钢
- B.耐热钢
- C.耐酸钢
- D.工具钢
- A.硅酸盐水泥
- B.火山灰水泥
- C.粉煤灰水泥
- D.矿渣水泥
- 41
-
中碳钢的含碳量是( )。
- A.0.6%~1.3%
- B.0.25%~0.5%
- C.0.25%~0.6%
- D.<0.25%
- A.施工单位
- B.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C.施工图审查机构
- D.工程监理单位
- A.商品房交付使用之日起30日内
- B.销售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
- C.商品房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内
- D.销售合同签订之日起90日内
- A.生产准备
- B.建设准备
- C.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
- D.施工安装